一、基本案情
2005年6月開始,犯罪嫌疑人談某為給他人利用虛假資料辦理戶籍而騙取出入境證件,從中牟利。期間談通過朋友梁某結識犯罪嫌疑人黎某,在得知黎與本市某派出所戶籍民警陳某相熟后,于是請黎某聯(lián)系陳幫忙辦理。黎某于是按照談某的要求與陳某聯(lián)系商議辦理證件條件。陳某遂通過黎某告知談某:“辦理一個虛假戶籍和身份證收1.2萬元”,談某得知后又通過黎某與陳某達成了1.15萬元的價格。此后,談某通過黎某總共將16.2萬元的“好處費”和意圖出境人員的虛假身份資料轉交給陳某,由陳某違規(guī)辦理了17人的戶籍和身份證。在此過程中,黎某多次在陳某與談某之間往來促成“交易”,其后,黎某又以同樣的手段,促使了談某和陳某之間的辦證交易,黎某接過談提供的4.6萬元后,給陳某1.4萬元。
事后查證,犯罪嫌疑人黎某在整個犯罪過程中,共將辦證費用4.8萬元交給國家工作人員陳某,其從中獲利6千多元。
二、分歧意見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圍繞對黎某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存在以下二種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黎某主觀方面知曉談某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陳某行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從中斡旋,積極引見,幫助談某向陳某行賄財物使其犯罪行為得以實現(xiàn),其行為已經構成行賄罪的共犯,是幫助犯;且有介紹賄賂的行為,是想象競合犯,應當從一重罪處斷。本案黎某應構成行賄罪(幫助犯)。
第二種意見認為,黎某在行賄人與國家工作人員之間進行引見,溝通和撮合,促使行賄與受賄得以實現(xiàn),其行為完全符合刑法第392條相關規(guī)定,應構成介紹賄賂罪。
三、評析意見
就本案而言其實并不復雜,筆者認為關鍵是如何把握二種意見的背后所代表的法律政策界限問題。但是行賄罪幫助犯罪與介紹賄賂犯罪都屬于貪污賄賂犯罪的范疇,二者存在著高度相似性,因此綜觀上述二種意見,我們可以看到要正確處理此案,有以下幾個方面必須關注:
?。ㄒ唬┬匈V罪與介紹賄賂罪犯罪的法律構成
介紹賄賂罪是指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介紹賄賂,為行賄人和作為行賄對象的國家工作人員之間進行引見,溝通和撮合,促使行賄與受賄得以實現(xiàn)而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第392條第1款的規(guī)定,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第390條,犯行賄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當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行賄犯罪的幫助犯應當符合刑法總則第25條第27條相關規(guī)定,在犯罪的過程中協(xié)助,輔助使犯罪目的得以實現(xiàn)。我們看到,介紹賄賂罪與行賄罪幫助犯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相同和相似:第一,犯罪對象相同。二者的犯罪對象都是國家機關人員。第二,犯罪手法相似。在具體的案件過程中,二者都是通過一定的途徑直接或者間接給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定的物質利益。
就本案而言,似乎二種解釋都適合對于黎某的定性:談某在黎某的大力協(xié)助下實現(xiàn)了行賄和牟利的目的,而黎某在整個過程中居間的角色又十分明顯。二者在犯罪的客觀表現(xiàn)方面是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甚至吻合。那么。到底應當如何區(qū)分二者呢?綜合本案,筆者認為,應當以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法律分析原則對二者做具體的區(qū)分。
?。ǘ┵V賂罪幫助犯與介紹賄賂罪一些相關問題
目前在我國刑法理論界關于如何界定賄賂犯罪幫助犯與介紹賄賂罪存在著巨大的爭議。
對于二者鑒別的標準眾說紛紜,并產生了如下幾類學說:第一種是主觀因素說,這種學說主張從主觀方面分析二者,并認為賄賂罪的幫助犯僅有單純幫助賄賂實行犯罪的意思,而介紹賄賂罪的行為人則是出于介紹賄賂的故意,區(qū)分二者的關鍵就是看行為人有無介紹賄賂的故意。第二種是既得利益說,即認為行為人是否獲得利益,如何獲得利益為標準對二者進行區(qū)分。最后一種是犯罪地位說,該觀點認為應當全面考慮行為人在犯罪過程中的地位和傾向,即認為介紹賄賂罪與行賄罪幫助行為的區(qū)別在前者中,行為人處于介于行賄人與受賄人之間的第三者的地位,后者所說的幫助犯則必然傾向與一方。
筆者贊同第三種學說,即地位說。地位說從客觀角度出發(fā),較為明確的闡明了犯罪嫌疑人主觀動機,較為鮮明地指出了介紹賄賂犯罪與賄賂犯罪幫助犯的不同。正因為如此,第三種觀點也得到國內大多數學者的贊同。那么,就本案件而言,全面分析黎某在整個犯罪的過程中的地位和主觀定位就是判斷其犯罪性質的關鍵。
1.客觀定位中立
應當說,正確評價黎某在這個案件演的角色當是非法居間的第三者。黎某在客觀方面幫助談某行賄,但是并不能由此推出她傾向于談某并且積極幫助其行賄。我們不妨先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一根連接自來水公司和家庭之間的水管,并不是為了自來水公司的利益和家庭的利益而存在,它存在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輸送自來水。在本案中,黎某處于非法居間的定位與此有相似之處,但最為重要的是:黎某犯罪動機就是緊緊圍繞其通過居間所能獲得的利益———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黎某在整個案件中始終處于“中介”地位:談某向誰行賄,誰受賄甚至不管干什么都是她所不關心的,她所關心的是她能得到的。黎某在整個犯罪過程的地位就是如此:行賄與受賄的居間者。
2.主觀定位中立
正確評價黎某的主觀定位,是探析案件性質的關鍵。筆者認為,在評價其作案主觀因素方面,第一要根據黎某自我的交代,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二我們可以從犯罪行為學角度對其進行分析,由客觀的合理性推導其真正的主觀動機。首先我們知道:一個正常人所作所為如果是能夠獲得利益——在盡量獲得最大利益的同時,他總是會而且一定會盡量采取所花精力最少,風險最小的方式。在本案當中,黎某在犯罪過程實際上是清楚其居間的定性的——她被談某等人賦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個居間者:她所要做的就是做好其居間者的工作來換取“報酬”。在此情況下,她不會也沒有必要多做其他行為傾向和取悅于他們二者中的一位: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黎某的主觀定位就十分明顯了。
?。ㄈτ诶枘扯ń榻B賄賂罪合理性的探討
筆者認為,對于本案來說,黎某雖然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廉潔性的法益,但她所侵犯的程度以及其行為和動機與談某有較大的區(qū)別。刑法把介紹賄賂這種行為單獨刑罰化是合理的:一對于這種行為能夠使得在刑法上進行客觀的認定和公平的處理;二用此類刑法處罰這種行為能夠取得預防和抑制該行為的效果。就本案而言,對黎某定介紹賄賂罪能夠達到上述目的,使得懲處和教育效果相統(tǒng)一。介紹賄賂罪與行賄罪在量刑上存在巨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應冷靜客觀地判斷案件,使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與起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對于體現(xiàn)檢察機關公正執(zhí)法,維護司法活動的公平正義,使我們審理案件緊緊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與黎某定介紹賄賂罪是符合我們國家當前的刑事政策,符合嚴而不厲的立法趨向。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對于黎某定介紹賄賂犯罪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