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回看歷史長河中那些人與人之間的故事,能給今天的我們很多的啟迪。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代王,名瑕。昭王尚武,經常御駕親征,在位十余年間陸續(xù)征服了大小二十六國,氣勢極盛。
楚國是南方大諸侯國,但當年曾支持商紂王的兒子起兵反周。周從此極不待見楚。后來周天子會盟天下諸侯時,楚國國君連席位也沒有一個,國君只能被稱為“楚子”。這令楚國極其不滿。
到了周朝末期,遠在南方的楚國慢慢強大起來。在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楚附近的南方諸小國都得服從楚國的命令,楚的派頭已是堪比周天子了。于是,楚國與周王室彼此敵視的態(tài)度由暗處又擺上了臺面。
按照規(guī)矩,各地諸侯都要向周王室進獻貢品,楚國封爵低微,貢品也只是代表一個向周王稱臣伏命的意思而已:每年十車菁茅(也稱包茅,一種生長在楚地江水里的茅草)。這東西不能吃不能穿,只是在祭祀之時用于濾酒,算是勉強派了個用場。
但就是這樣微薄的貢品,楚國也不想再貢了。這當然不是因為菁茅這種“土特產”的價值能達到大紅袍茶、掛綠荔枝一類水準,而是因為“納貢”代表著一種向周天子稱臣服管的姿態(tài)。楚國再不想向周稱臣,當然也就拒絕進貢了。
于是周昭王姬瑕火冒三丈,在昭王十六年(前980年)時,決定興兵南征,攻打楚國。
周王京城在鎬京(西安),楚國卻遠在江漢。就算在今天有了火車汽車,走陸路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更何況在三千年前的那個時候,兩地不但相隔遙遠,而且還一路充滿瘴癘狼蟲,路途坎坷險阻。
周昭王率領大軍,一路推進,雖因路途遙遠而沒能直入楚境深處開戰(zhàn),沿途小國倒也望風而伏,楚國也派出了請罪求恕的使者,貢上大量禮物。周軍車馬勞頓,也就此罷手北返。
然而,接下來的兩年,楚國的每年十車菁茅還是照樣不貢。終于在昭王十九年(前977年),姬瑕又一次率大軍“南巡”了。這一次,周昭王帶上了全部的王室直屬部隊,還征召了中原諸侯軍,實力比第一次南巡還強。而且為了鞭策軍隊的必勝決心,在渡過漢水后周昭王下令鑿沉了所有船只。
“楚子”聰明地再次選擇了避其鋒芒的做法,不但主動派遣使者,還半路上親至昭王軍中請罪,恭恭敬敬地為周王執(zhí)戈做前導護衛(wèi),陪同周昭王和其他前來拜謁的南方諸侯們一起,到云夢澤中狩獵。云夢澤,是今湖南湖北兩省交界處的大片湖泊沼澤丘陵地帶,世代為楚國游獵之所。盤桓多日后,周昭王在諸侯的恭送下率軍北返。
周軍行至漢水,才想起來的時候為了表示必勝的決心,已將船只盡毀。沒辦法,周昭王便下令岸邊百姓造船進獻。據說,楚國船民對周昭王上一次毀船事件深為痛恨,便設下報復圈套,造了一批新船,船的主體卻是用膠粘合的。于是周軍乘船行至中途,船只就紛紛解體沉沒了。當然,還有兩種更大的可能:一是周軍確實向百姓征船,但膠船的制造者并非尋常百姓;二是諳熟水性的楚軍趁周軍渡江之機,向多數人都不識水性的周軍發(fā)動了突襲。
結果都是一樣的:倒霉的周昭王壯志未酬,就和隨行人員、六軍將士一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滔滔漢水之中。
昭王和主力部隊盡覆,對周王朝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從此以后,周朝再也不敢與楚國正面交鋒,這也是西周由盛轉衰的主要事件之一。周王室的實力從此每況愈下,完全無法與當年相比。于是,分封的諸侯之間彼此爭戰(zhàn)吞并,“競選”五霸七雄,周天子也只能旁觀,再沒有能力去制止了。
不過,周王室名義上仍是諸侯的“共主”,于是在春秋年間,周昭王沉江事件又一次被提了起來,成為諸侯們大打出手的理由。
春秋年間,蔡國國君穆侯之妹蔡姬做了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的夫人。年輕的蔡姬恃寵而驕,在游湖時玩鬧過了頭,幾乎把老丈夫給弄進水里。當眾丟人現(xiàn)眼的齊桓公覺得大失顏面,一怒之下就把蔡姬送回娘家。
蔡穆侯怒火中燒,立刻就安排妹妹改嫁,嫁給了另一強國楚國的國君楚成王。齊桓公聽說此事,又羞又惱又恨,決意要把蔡夫人搶回來,于公元前656年“沖冠一怒為紅顏”,聯(lián)合了宋、魯、陳、衛(wèi)、鄭、曹、許七國,“八國聯(lián)軍”一起,先攻下蔡國,又南征楚國。
楚成王對齊桓公的真實動機當然心中有數,卻故意裝傻,一面調集軍隊,一面派使者去軍陣前質問聯(lián)軍盟主齊桓公:“齊楚兩國一南一北素不往來,風馬牛不相及,大軍來這里做什么呢?”齊桓公當然不能當眾說自己的夫人棄夫改嫁,便讓管仲發(fā)言道:“楚國不服從周天子,多年不進貢菁茅,諸侯有權代天子討伐。”使者一聽這老生常談,立即報以例牌回答:“十車菁茅而已,很快就會送上了?!惫苤贈]啥理由說了,就質問:“當年周昭王南巡,怎么就再沒有回去了呢?”使者張口便答:“昭王南巡為什么再沒有回去,你問我們干什么?問漢水去吧。”
齊桓公想想楚國態(tài)度如此強硬,周昭王沉江也確實沒處問去,也就順梯下房,和楚國簽訂了和約,帶著楚將會進貢十車菁茅的應允撤軍了。
至此,周昭王沉江事件算是徹底了結,再也沒有人理會過周昭王。后人想起周昭王,恐怕只會思索一下他沉江的時候,有沒有后悔當初沒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呢?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