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機制就是經(jīng)過多方調研、論證,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取得預期的、好的效果的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體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應盡快建立選拔任用的科學機制。
關鍵詞:強化觀念;嚴格程序;構建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選拔任用的科學機制??茖W機制就是經(jīng)過多方調研、論證,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取得預期的、好的效果的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體制。盡快建立選拔任用科學機制的主要原因有: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踐行為人民服務,實現(xiàn)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解決用人上不正之風的有效途徑;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的手段和途徑。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建立干部選拔任用的科學機制。
一、強化“四個觀念”,營造公平競爭、人盡其才的用人環(huán)境
一是強化發(fā)展觀念,二是強化效益觀念。經(jīng)濟工作講效益,干部工作更應講效益,用好一個人,就可以救活一個企業(yè),興一方經(jīng)濟,富一方百姓。三是強化政績觀。憑政績用干部,這是一個重要的用人導向問題。啟用干活的人,大家就拼命干工作,啟用跑關系的人,大家就會千方百計跑門路。做到憑政績用干部,必須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干部的政績,既要看當前工作的成績,又要看其基礎性和長效性工作中的成果;既要看工作成績大小,又要看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既要看日常工作成效,又要看關鍵時刻的表現(xiàn);既要看物質文明的成效,又要看精神文明的成效。四是強化資格觀。干部資格主要是指德、才、年齡、學歷、任職年限、受培訓程度等。新頒布的《干部任用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突破這一原則,沒有規(guī)定和有彈性的,也要注意把握好。經(jīng)驗來自實踐,能力需要鍛煉。把干部放在必要的臺階和不同的崗位上鍛煉,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并按照干部標準擇優(yōu)選拔,逐級晉升,這是實踐第一的觀點在干部工作上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和平時期培養(yǎng)、選拔合格領導干部和實現(xiàn)領導干部合理結構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干部逐級晉升是符合干部成長規(guī)律的,實際工作中的教訓也表明,一個干部越的臺階越多,不勝任的比例也就越大。當然,這里講“有臺階”,逐級晉升,絕不是論資排輩,而是強調在一定臺階上鍛煉干部,提高素質。
二、嚴格程序選人用人,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
德才兼?zhèn)涫俏尹h培養(yǎng)和提拔干部的惟一標準,德就是干部政治覺悟、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和思想作風;才就是干部工作能力、業(yè)務知識、理論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德與才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個優(yōu)秀干部必須德才兼?zhèn)?,如果片面強調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都會降低干部素質,就難以勝任領導工作。
《干部任用條例》中規(guī)定,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競爭上崗在本單位或者本系統(tǒng)內部進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大改革,從“伯樂相馬”到“賽場選馬”的轉變,使干部的動力源,由“上面”更多的變成了“下面”,這一改革促使干部在工作態(tài)度、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上發(fā)生了大轉變。但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不能搞形式主義,一定要按照職位空缺和實際情況,依照《干部任用條例》中規(guī)定和程序進行。在進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前,一定要經(jīng)過嚴肅的調研論證,證明運用這種方式來選拔是行之有效的,才能組織實施。應建立一支專門考察干部的小組,挑選那些政治素質過硬、具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德高望重、沒有私心的干部進入到考察小組,這樣才能對被考察者作出公正公平的評價??疾鞎r要通過個別談話、發(fā)放征求意見表、民主測評、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專項調查等方法,充分走群眾路線,廣泛深入的了解情況,對考察對象作出客觀的評價。填寫考察結果時要全面深入,要體現(xiàn)干部的個人特質和優(yōu)缺點,不能千篇一律??傊?,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只是干部選用的方式之一,一定要嚴肅對待,認真組織實施。
三、構建新的政績評價體系,約束干部的從政行為
建立政績評價指標體系,一要分類評價,對各口以及工作部門領導班子分類設計各有側重的指標體系。二要突出重點,選擇重要且能反映實際情況的評價指標,避免面面俱到。三要客觀公正,制定相對公平統(tǒng)一尺度進行評價。四要簡便易行,評價指標體系操作性強,并且在現(xiàn)行體制的承受范圍之內。
要探索擴大群眾參與政績評價的方式和途徑。“群眾公認”是干部考核評價工作中的重要原則。因此,在構建干部政績評價機制時,必須也只有始終把群眾公認的原則落實到位,積極探索并不斷擴大群眾知情、參與、選擇、監(jiān)督的方式和途徑,真正解決好“誰來評價”的問題,才能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我黨的群眾路線,政績評價工作也才能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成為激勵廣大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真抓實干的助推器。
要合理地充分運用好政績評價結果,引導干部朝著正確的政績方向去努力奮斗。合理運用政績評價結果是政績評價工作的必然延伸,并對干部的從政行為具有極大的導向作用。要按照規(guī)則在先、獎罰分明、能上能下的原則,把政績評價結果與領導班子的獎懲、調整和領導干部的升遷、降免緊密聯(lián)系起來,做到褒有章、貶有據(jù),以事實為依據(jù),憑實績用干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一是把政績評價結果作為獎勵的重要依據(jù)。堅持精神激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法,對政績突出的班子和干部應予以通令嘉獎、通報表彰、記功或授予榮譽稱號,大張旗鼓地進行典型宣傳,并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二是把政績評價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調整的重要依據(jù)。政績評價結果的合理充分運用,就是要將其與干部的使用緊密結合起來,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這既是有效解決干部能“上”不能“下”問題的重要切入點,也是有效發(fā)揮用人導向作用的關鍵所在。三是針對政績考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開展教育。對政績“較差”或“一般”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幫助他們總結經(jīng)驗、分析原因、找出問題、制定措施、限期改進,同時,應根據(jù)政績考核中發(fā)現(xiàn)的主要問題,在班子中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通過對干部開展多形式的教育,幫助廣大干部準確地把握創(chuàng)造政績的正確努力方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干勁用在事業(yè)中,在各自崗位上體現(xiàn)應有價值。
?。ㄗ髡邌挝唬胡Q崗礦業(yè)集團物資供應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