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娃哈哈一次輕易的“以身相許”,令宗慶后一直如鯁在喉。既然不舒服,那就另謀出路擺脫吧,不成想,又中了老到的達能的“欲擒故縱”之計。
如果世上真的有“后悔藥”,宗慶后或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以期從巨人達能的咽喉里奪回娃哈哈品牌,為此,他甚至不惜以“拼命”為代價。要知道,從娃哈哈品牌誕生發(fā)展至今宗慶后已經(jīng)精心培育了20年。
但是,情況或許不容樂觀。從4月3日以來,盡管他成功地發(fā)動了媒體攻勢,讓“達能強購娃哈哈”事件世人盡知,并獲取了無數(shù)人的支持與同情,但是,達能那把“訴諸法律”的利劍,還是讓他難以坦然處之。
宗慶后曾激動地將法國達能比喻為“八國聯(lián)軍”,在他看來達能的行為和“八國聯(lián)軍”是一樣的,是來掠奪我們中國的財富的,那份合同上的條約是徹頭徹尾的“不平等條約”。如果這是“不平等條約”,那么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正是他自己,種下苦果的也是他自己。
宗慶后一直是個值得讓人尊敬的企業(yè)家,他對社會、國家、企業(yè)、甚至包括對達能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這場糾紛的根本其實是一場經(jīng)營模式在轉變過程中的沖突,其中也包含了民族感情等等因素,一個戰(zhàn)爭年代的個人英雄與和平年代的接軌需要再調和,娃哈哈要做成一個百年民族企業(yè),其經(jīng)營模式不管與達能的糾紛如何解決,相信必將要做一個痛苦的轉軌,畢竟不能靠宗慶后的個人能力來支撐娃哈哈的百年大業(yè)吧!
如今,宗慶后的背水之戰(zhàn),一步步把自己和達能逼到了“懸崖邊上”,但是,這位62歲的老人,確實難有其他的上上策了。他該何去何從?難道真的“只能在訴訟中度過余生?”我們只有懷著支持民族品牌的精神靜觀其變,個中恩怨姑且不論,只希望娃哈哈不要成為第二個樂百氏,不要把這場鬧劇變成兩敗俱傷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