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到某地辦事,下飛機之后搭計程車。
由于是初次到那個城市,就跟司機打聽當?shù)氐那樾巍K藶槲医榻B,還發(fā)表了不少對時局的看法,兩人談得很投機。
到達目的地,計價表上是一百八十塊。
“給一百就好了!”他居然手一揮豪爽地說。
“那怎么成?”我遞過去兩百塊說:“不用找了!”就跳下車。聽到他在背后連聲說著謝謝、謝謝,覺得好溫暖。
辦完事,我又打車回機場。這個司機看起來很嚴肅,我也就沒多跟他說話。
機場到了,計價表上的數(shù)字是一百二十元,我真是哭笑不得。雖然我和前一位司機談得很投機,但在談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我是外來客,也就大繞遠路。加上我給他的小費,足足多要了我80塊。
但是,再想想,他后來主動說:“給一百就好了?!比绻艺辙k,他不是反而虧了嗎?他為什么降價?一定是談得投機,心里過意不去了。
我有個朋友,夫妻二人到南歐旅行。臨回國,特別跑去了工藝品店。訂一個大號的“圣母抱基督哀慟像”復(fù)制品。
店老板是個豪爽的人,仿佛一見面就成了老朋友,七折八扣,還附送女士一件小禮物。
但是當他們拿過賬單時,覺得數(shù)字好像不對,細看才發(fā)現(xiàn),居然把上面的一九九五年,也當做貨款加了進去。
“天哪!多糊涂!”店老板把兩只手攤向天空,又做成祈禱的樣子,趕快做了“修正”,直賠不是的送二人出門,并保證東西準時寄到。
夫妻倆站在門口等計程車,偏偏碰到了下班,一輛空車也沒有。眼看飛機要起飛,夫妻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叫不到車?”店老板探出頭來,“飛機幾點起飛?”接著跑到屋后,開出自己的車,飛馳到機場。
“快走!快走!不要付錢!下次再說!”又叫又搖頭,又飛吻的把他們推進機場,正好趕上飛機。
回國后,兩人立即寄了張支票過去。還寫了封信,感激老板的臨危相助。
不久,接到郵包,“圣母抱基督哀慟”寄到了,但包裝得非常講究,毫無損傷,只是——大號變成了小號1uQz0I4XyrSWIaaloXFcMg==。
我常常把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想,想那司機和工藝品店的老板。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抑或是好人,也是壞人?
想來想去,我發(fā)現(xiàn),其實世上很多人,都是這種不好也不壞的人。當你不小心的時候,他們會占你的便宜;當你跟他有了交情,他又有可能對你付出。
我也發(fā)覺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每個人似乎都成了旅客,當你有一點陌生、有一點外行,或不懂得工作倫理的時候,他們在指導(dǎo)你之前,可能先欺負你。
如果你同時養(yǎng)了貓和魚,貓吃了魚,你除了責備貓,更應(yīng)該責備自己。同樣的道理,當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點,卻不加防范,而吃虧的時候,除了怨恨那個人,也應(yīng)該檢討自己。
每個人都是“人”,都有著人性的貪婪、自私與溫情,如同前面的司機和工藝品店的老板。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xiàn)的善良,而忘記他也是有人性的弱點。更不可由于他一時的卑劣,而否認他可愛的一面。
?。ɡ钤瀑F薦自《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