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美國,一個普普通通的學校里,正在進行著每年都舉辦的越野賽跑。
一共46個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孩子在路上爭先恐后地跑著,路邊的行人中不時有好事者向這群奔跑的孩子們張望。
其中一個個子矮小的孩子是剛剛才入學的新生,他控制著自己的節(jié)奏,緊閉雙唇表情嚴肅地跑在隊伍里面。他才加入校田徑隊不久,沒有人對他抱以希望。他得做出點什么讓大家認識到他的潛力,于是他加快了步伐,努力想趕超前面的人。
但他畢竟是個新手,個頭很小,步長又短,跟那些大孩子相比根本沒有競爭力。于是他加快了頻率,這才勉強跟上隊伍。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由于體力的下降,他的頻率一點點慢下來了。
后面的孩子一個一個從他身邊跑了過去。
他數著數著,發(fā)現跑在他前面的學生數目正在增長,他想要努力趕超,可是他步長就那么短,而頻率也由于體力的下降沒有辦法保持在高頻率。
但他還是努力地跟著大隊伍向前奔跑。
終于,終點已經遙遙在望。他馬上振作精神,拼盡全力沖了過去。
他到達了終點,回頭張望,只有兩個比他瘦弱的家伙遠遠地落在隊伍后面。成績顯而易見,他“當之無愧”地排在了整個越野比賽的倒數第三。
在終點,當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得到冠軍而異常沮喪的時候,有人發(fā)現倒數第三的他卻一臉泰然。
同學們漸漸地圍住他,等待著他回答為什么跑了倒數第三還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
他笑了,帶著自信對那些以得冠軍為榮的同學說:“我堅持跑完了全程,而且不是最后一名?!边@就是他驕傲的全部理由。
這個男孩就是海明威。小小年紀的海明威已經有了一套屬于他自己的評價世事的標準,而不盲從于求勝的成功觀。冠軍只有一個,可是因為環(huán)境、自身等差異,不是每個人都只有得第一才算得上成功。只要你曾經作過百分之百的努力,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奮斗的過程,至于結果并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求全力以赴便無愧于心。
海明威帶著這種自信,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做過記者,還是最早到中國采訪報道的美國記者之一,他還做過斗牛士、拳擊手、打獅子的獵手和帆船上的漁夫,每一種職業(yè),他都擁有了全力以赴的那份精彩。當然,這些精彩紛呈的生活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盡的源泉,在他成為作家后都成了最好的素材。
1954年,海明威憑著一部兩萬余字的《老人與?!帆@得諾貝爾文學獎。在這部書里。他用簡潔明快的筆法寫出了一個真正的老人和一片真正的海。他在《老人與海》里把他深刻領會到的真理告訴了大家:“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洛洛薦自《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