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云
沉重,壓抑。
依舊忙碌,聽自己無法放慢的呼吸聲和腳步聲湮沒在喧囂的塵世中。
開始尋找釋放欲念的地方,于是行走,不顧一切地離開。
然而當(dāng)我踩著質(zhì)樸莊重的石板路時,內(nèi)心追溯著一段段失落的感動。青綠古銅色的石板被歲月打磨得溜光錚亮,被風(fēng)雨侵蝕得千瘡百孔,被烙上了光陰的痕跡。
在這里,一切都祥和地進行,有條不紊甚至有點慵懶的味道,讓我可以松弛著緊繃的神經(jīng),感受用心打磨的真實。
古老的吊井旁,有婦女在打水,明亮的笑容在抬頭時綻放,有小孩嬉笑著奔跑著躲到媽媽身后,有斑白頭發(fā)的老人用鄉(xiāng)音很重的普通話給我們講曾幾何時,憶往昔崢嶸歲月……
巷子,蜿蜒著伸向前方。寂靜,令人盲目沉醉,于是一直走,一直走,不希望走到盡頭。這個古樸的鎮(zhèn)子,有漂亮的木雕,鏤花的窗戶,陽光從青瓦縫里射進屋子。古老的石墻已經(jīng)斑駁陸離,刻寫了古鎮(zhèn)的年齡與歲月的滄桑……
巷子終究是有盡頭的,有點失落。內(nèi)心卻已被這安靜的古鎮(zhèn)所感染,置身其中,不自覺已融入其中,在靜謐的角落里安靜,心如止水。
踏進一家有著木桌木椅的酒店,不由想起了魯迅先生的咸亨,遺憾沒有穿長衫站著喝酒的人。女店主善解人意地給我們斟一杯涼涼的清茗,清香撲面而來,似乎聞到了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嫻淑和淳樸善良。
最后一線夕陽的余暉漸漸暗了下來,主人家點起了燈,搖曳的燈光溫暖了一顆落寞的心。石板路,石墻,酒家,恍若隔世。
月光下,靠著她,看遠處星光點點,想到永遠,卻不知道永遠到底有多遠,只是行走著,眺望著,思考著。
明天還在繼續(xù),有很多東西,都是這樣,注定曾經(jīng)擁有,然后失去。反復(fù)的,是無能為力寂靜的痛楚。
人潮洶涌,卻倍感孤寂的日子,吟不出“凄凄慘慘戚戚”的句子,想到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視線模糊,一片晶瑩。
風(fēng)景如畫,明天依舊。
(廣東省樂昌一中梅花文學(xué)社)
指導(dǎo)教師:陳佩麗
文章如一首悠悠的琴曲,將我們的思緒拉進了如畫的古鎮(zhèn)。靜謐中我們體會巷子的幽深,清茗里我們品位古鎮(zhèn)的質(zhì)樸。目之所及,有歷史的烙印和時間的軌跡,更有那只有用心才能感受的古鎮(zhèn)情懷。
很多東西,注定會失去,而明天的風(fēng)景依然會繼續(xù)。(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