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井亞
執(zhí)著、團結、永不言敗,這就是《集結號》。
影片描述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連長谷子地奉命率領全連固守舊窯廠,全連除連長谷子地以外全部陣亡,以及谷子地為證明全連是陣亡而不是逃跑的這一經(jīng)過。
影片剛開始,我就被戰(zhàn)爭所充滿的緊張、恐懼、血腥的畫面所吸引、被他們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折服。九連指導員剛說完那句:“你不沖,我沖”,之后便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剛沖上去,被炮彈炸碎了。戰(zhàn)爭就是這樣的殘忍、無情,生命竟是那樣的渺小、脆弱。
在固守舊窯廠的戰(zhàn)役中,面對著優(yōu)勢敵人的猛烈進攻,身邊戰(zhàn)友的一個又一個倒下,死神就站在他們面前,是什么讓他們無所畏懼?是什么讓姜茂財和呂寬溝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那塊表?是什么讓一個在戰(zhàn)場上嚇尿了的人能夠沖鋒陷陣?是什么讓他身背炸藥包直沖敵人的坦克,與敵人同歸于盡?又是什么讓他堅持著為九連伸張正義?
是情義,比血還要濃的兄弟情,是在死亡面前互相信任,相互依靠,甚至在緊要關頭,愿意犧牲自己以換取大家生命的情義。這是一種只有經(jīng)過死亡的考驗才能享有,也應該屬于他們的情義。
生活在物欲橫流的今天,遠離了戰(zhàn)火的考驗,真情是否依然存在?那是肯定的。或許有人會說自己出生的不是時候,沒有趕上那血腥的戰(zhàn)爭,無法證明自己也是個英雄。假如真的讓你出生在戰(zhàn)場上,你就真的不會尿褲子嗎?在全連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你真的不會逃跑嗎?
假如人人都死過一次,他還會在乎什么權力、金錢、榮譽?我想唯一能夠打動他的是,他曾經(jīng)用生命堅守過的執(zhí)著。
開格指導
顯然,這次的習作符合觀后感的常用格式:“述評材料——找出動人的細節(jié)——展開評論——聯(lián)系現(xiàn)實——回歸材料”。規(guī)范格式的目的是基本達到了。很多習作的述評部分也非常簡潔扼要地介紹了影片的主要內容,相對于上次作文的冗長陳述來講是個進步。難能可貴的是,在宏觀介紹的基礎上,作者又精心挑選了一個感人的“點”。并由這個點生發(fā)出感想來:英雄的壯舉是情義支撐的。盡管這個“點”還可以再進一步豐富,盡管這一觀點還嫌稚嫩,但學生能有自己的思考已經(jīng)純屬不易了。
當然這篇文章在文氣貫通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首先題目是《人生的意義》,而文章談的卻是“情義”,這是自相抵觸的。其次在評論現(xiàn)實的時候,作者已經(jīng)說情義在如今的社會肯定有,可是作者卻偏離了情義的方向去談“如何去證明自己是英雄”。再次,結尾一段本該有力回扣主題,可是作者卻又談權力、金錢和榮譽這一枝蔓的問題,既游離中心,更顯蒼白無力。
如果再進行修改就進入到比較高的寫作境界:文以氣貫之。既然文章中心已經(jīng)涉及到情義,那干脆用情義來做題目。文章開頭的述評部分還可以再作整合,以使得行文更簡潔,更流暢。文章中找的感到的點,應該繼續(xù)渲染,這當然要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技巧。最關鍵的是,正文中要緊扣住情義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