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俊
家鄉(xiāng)端午的風(fēng)俗和別處沒有什么兩樣。有吃雞蛋、賽龍舟等,我至今還記憶猶新的便是家鄉(xiāng)的粽子了。
端午的前幾天,村姑們便去河邊或小溝邊采粽葉,粽葉要挑頂寬的、老些的,我們這些孩子也跟著湊熱鬧,像青蛙似的在粽葉叢中亂跳,大人們望著我們,也只是笑笑。
粽葉要先放在水中泡半天左右,因為有的粽葉太硬,包的時候容易破損。粽葉泡好后,將糯米、紅棗、花生米等洗凈,便開始包了。
包粽子是門很巧的手藝。奶奶說,如果誰家的主婦不會包,則會被一些老太婆嘲笑。
粽子可以包成各種形狀,最常見的是寶塔粽──尖尖頂,三角形的底座,約有小孩的拳頭那樣大。更有心靈手巧的,將幾個粽子串在一起,包成“連環(huán)粽”、“月亮粽”等。聽奶奶說,有的家境較富裕,還包些葡萄干、蜜棗等,家境貧寒的,只能包面粉,稱作麥粽。不過,在我們鄉(xiāng)下,大多數(shù)人是吃糯米的,至于夾些葡萄干、蜜棗的很少,又因這里是“魚米之鄉(xiāng)”,麥粽并不多見。
在以前,每家都包粽子,鄰里互相交換著吃,剝開粽葉,吃著粽子,滿堂的空氣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
聽奶奶說,以前包粽子不僅是自己吃,還要挑最大的、形狀好看的扔進(jìn)河里。
小時候,我只知道屈原是投江自殺的,便問母親:“屈原是跳進(jìn)家門前的水溝里嗎?”母親深情地說:“孩子,天下的水是相通的?!?/p>
現(xiàn)在望著眼前的小溪,我想到了故鄉(xiāng)。既然天下的水是相通的,我想,這小溪里一定也帶著故鄉(xiāng)那醇醇的粽子的香味吧!
(指導(dǎo)教師吉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