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檀
現在談論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動輒以意識形態(tài)手法上綱上線,很少有人認真從技術角度探討在改革過程中的成敗得失,避免日后重蹈覆轍。
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闷匠P模蜕庹撋猓?/p>
也許銀行賤賣論的壓力太大,最近央行機關報《金融時報》一直在發(fā)表反駁賤賣論的文章。先是清華大學金融學教授宋逢明指出建行賤賣沒有理論依據,而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與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行了“中國銀行業(yè)改革開放熱點問題學術論壇”,主旨就是銀行業(yè)引入外資上市的改革路徑是成功的,拔除了中國經濟中最大的隱形炸彈;近日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先生再次接受采訪,指出“改革開放使中國銀行業(yè)更穩(wěn)健更安全”。
現在談論經濟、金融方面的問題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動輒以意識形態(tài)手法上綱上線,很少有人認真從技術角度探討在改革過程中的成敗得失,避免日后重蹈覆轍。于是,一場認真的討論往往會變成帽子橫飛的鬧劇,雙方或者指責對方極左、極右,甚至是利益集團二奶、買辦世家、反對開放等等,這種爭論污染空氣、于事無補,還會讓我們智力低下。
所有的爭論總應該舉出足夠充分論據,用事實說話,對于銀行是否賤賣給外資的討論也應該如此。討論的前提是,當時銀行的資產狀況如何,依照資產狀況大致的國際標準的定價是怎么樣的,而在剝離壞賬、注入資本金之后,銀行應該享有怎么樣的溢價?從中國銀行業(yè)改革的戰(zhàn)略路徑來說,對內開放為主還是對外開放為主,中國的納稅人、投資者是否有權與國外投資者一樣享有同等的溢價權?在股價的擬定與期權價格的設定上,如何做才是對中國銀行業(yè)最有利的?對外資提供的技術幫助究竟應該如何定價?
這些技術問題對于中國今后在國際上爭奪定價權至關重要,也是在越來越多的股權交易中搶得先手的重要步驟。
很可惜,在以往的爭議中,都未深入探討銀行業(yè)期權定價的問題,談的是一些大而化之的理論,如當時中國幾大國有商業(yè)銀行處于技術性破產,在引入外資后短短幾年后,我國幾大國有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表大大改善,對市場大有助益,而反對者則以外資數年來所獲收益的具體數據,以及戰(zhàn)略投資者的入股價、境外發(fā)行價與A股發(fā)行價比較,以坐實賤賣罪名。
國有商業(yè)銀行技術性破產,不能證明當時價格的正確,引入外資后資產負債表的改善,外資與國內納稅人、A股投資者的功勞也得分別計算,而不能一股腦地算到外資的頭上去。為什么到現在為止,國內大型銀行坐上了世界十大銀行的三把交椅,還不能向零售銀行與中間業(yè)務轉變,利差利潤仍然占據大頭?這中間顯然有個中國現階段的市場化與先進的管理接軌的問題——如果美國銀行那50位技術智囊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讓建行起死回生,那么,央行還是索性把控股權讓渡給美國銀行,或者將所有管理層換成美國銀行的人比較靠譜。
甚至學者也在意氣用事,他們用缺乏因果鏈條的邏輯來證明一些并不清楚的理論。宋逢明先生對期權與現貨市場作了一番經濟科普之后,到末了也沒有說清楚期權如何定價。再如楊再平先生最近表態(tài),“改革開放使中國銀行業(yè)更穩(wěn)健更安全”,就有偷換概念之嫌。文章了無新意,重彈了當時中國金融機構的困境與注資上市之后的美妙,這中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包括筆者在內的大多數人絕不反對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也絕不等同于向外資開放這一條途徑。人們探討當時外資入股的價格高低,難道是反對改革開放嗎?這種說法、這種邏輯顯然是荒唐的。
放著這些具體問題不討論,攻擊辯論對手不講改革開放的大局,與因為對方參與了當時外資入股的具體操作,就指責對方賣國一樣,都有亂扣帽子之嫌。
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先生比較誠實,北京銀行最初引入外資高攀ING時,要求對方從8%的持股比例提升至外資單個持股比例的上限20%以下的19.9%,以便與ING更牢固地捆綁在一起。而現在,他開始了反思,當時的決定是否失之倉促,以凈資產大筆引入外資是否合適?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是國際金融市場的新丁,有太多的知識與技巧需要學習,需要彌補。如果連這點反省心都沒有,誰能保證金融機構下一次引資不再陷入同一個錯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