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爾樂 崔鶴同
用自己做鏡子
文/雷爾樂
愛因斯坦的父親和杰克大叔去清掃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大叔在前,愛因斯坦的父親在后,一級一級地爬上去。下來時,杰克大叔依舊在前,愛因斯坦的父親跟在后面。當(dāng)他們走出煙囪時,杰克大叔的后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愛因斯坦的父親身上連一點(diǎn)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看見杰克大叔的模樣,心想自己的臉肯定和他一樣臟,于是就到小河里洗了又洗;而杰克大叔看見了愛因斯坦的父親干干凈凈的樣子,就只草草洗了洗手,然后大模大樣地上街了。街上的人笑痛了肚子,還以為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這是愛因斯坦16歲時,他父親講給他的一個自己經(jīng)歷過的故事。他父親說:“其實,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如果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p>
(方素娜摘自2007年12月21日《滄州晚報》 )
素材解讀:用自己做鏡子,照出的自己才是真實純粹的,而不是扭曲變形的。前提是這面鏡子是平面鏡,而不是放大鏡。
適用話題:認(rèn)識自己、真實與假象、鏡子……
進(jìn)退藝術(shù)
文/崔鶴同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離珠峰僅剩下300英尺時,他毅然轉(zhuǎn)身獨(dú)自下山??寺迤找缘巧綖樯?,這次為了到達(dá)珠峰,他騎自行車從瑞典出發(fā),行程700英里,千辛萬苦。若前功盡棄,將損失慘重,貽笑大方。
在離峰頂近在咫尺之處,克洛普為什么轉(zhuǎn)身而返?原因在于, 他預(yù)定返回的時間是下午2點(diǎn)。雖然僅需45分鐘就能登頂,但那樣他會超過安全返回的時限,無法在夜幕降臨前下山。
事實證明,克洛普是明智的。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數(shù)登上了頂峰,但最終都因錯過了安全時間,葬身于暴風(fēng)雪。后來,經(jīng)過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克洛普相對輕松地登上了珠峰。他在意味著更多危險的春季登峰,卻沒有留下影響終生的凍傷,也沒因慘烈教訓(xùn)留下心靈的創(chuàng)傷,毫發(fā)無損地下山,這本身就是—個奇跡。
(方方摘自2008年1月17日《羊城晚報》)
素材解讀:進(jìn)退得當(dāng),是一門藝術(shù)。有時以退為進(jìn),反而比一味向前更容易創(chuàng)造奇跡。
適用話題:進(jìn)與退、生存的智慧、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