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啟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續(xù)派常頞繼李冰在僰道所修公路向前延伸。至今曲靖,直通滇池?!拔宄叩馈钡蔫彸蔀槲髂弦母鞑亢偷岢氐貐^(qū)的道路交通,提供了便利條件。
漢武帝時,在滇王降漢之后,派唐蒙對“五尺道”進(jìn)行大規(guī)模的修筑,并稱為“朱堤道”。唐代韋皋南征大理時。對“朱堤道”又進(jìn)行了修整并改稱“石門道”,到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詔王異牟尋歸唐,受唐皇冊封,為迎接唐朝使臣,便沿道派大批人馬修整道路,使當(dāng)時昆明到大理的道路整修得很寬闊,可五馬并馳。
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從成都出發(fā),前往西南夷通好,經(jīng)青衣(雅安),邛都(今西昌),弄棟(今姚安),抵云南(祥云云南驛)。曾大規(guī)模開鑿修整這條古道,因道經(jīng)清溪峽谷,故稱為“清溪道”,與石門道匯合。許多唐朝與南詔之間演繹的故事,都曾發(fā)生在這條古道周圍。
從“石門道”與“靈關(guān)道”匯合處的云南驛出發(fā),經(jīng)大勃弄(今祥云),趙州(今鳳儀),抵葉榆(今大理)后,再西行經(jīng)漾濞,博南(今永平)渡瀾滄江,經(jīng)永昌(今保山),渡怒江抵滇越(今騰沖),西出麗水城(今緬甸密支那),轉(zhuǎn)去印度。此道因入永平后,盤繞跨越地勢險要的博南山而得名。亦統(tǒng)稱為蜀身毒道。
博南道不僅是一條通商道;也是一條宗教文化傳播的主要通道,早在隋唐、宋元時期,我國南方興盛的佛教支系——“小乘佛教”,大致在西漢時期就從印度經(jīng)此道傳至南方各省,乃至中原地區(qū)。如今有遺址可考證的有永平“永園寺”,大理的大小佛塔,以及昆明西山的“華亭寺”,“太華寺”等廟宇,均是博南道佛教傳播的歷史佐證。昔日古道,沿途廟宇輝煌林立,佛燈高照。常年不少僧侶游人。論其與南亞各國問經(jīng)濟(jì)和文化之規(guī)模,確屬我國古驛道交通史上的一大壯觀,無愧于“南方絲綢之路”之美稱。
博南古道上,于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建成一座大型鐵索橋餌口霽虹橋,清代曾多次重修,它是我國最大最早的鐵索橋之冠。
霽虹橋位于永平杉陽至保山水寨間,跨瀾滄江,古為蘭滓渡口,橋東險峰,西為絕壁,架于兩岸峭壁問,為“西南絲綢”要津。霽虹橋總長113.4米,凈跨57.3米,寬3.7米,橋面為木板,鐵鏈索18根,底索16根,余二根作兩側(cè)扶欄。鐵索兩端固于兩岸橋臺中,兩端橋臺上建有橋亭、閣樓,建筑藝術(shù)精湛,十分美麗壯觀,我國著名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明崇貞十二年(公元1639年)從大理到永呂(今保山)經(jīng)過此橋,在其旅游日記中稱此橋為“迤西咽喉,千載不能改也”。如今在霽虹橋旁的普陀上遺有眾多石刻,明嘉靖吳鸝題“西南第一橋”,并有張含等名人題詞及詩句。在滇緬公路未通車以前,此橋一直是滇西交通要津,亦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古老的鐵索橋之一。建國后,曾把此橋列為重點文物保護(hù),可惜1986年10月12日因連日暴雨,江水猛漲。橋被沖毀。重修后的鐵索橋又于1993年9月再度被沖毀。如今的霽虹橋雖修筑了一座人馬吊橋,但氣勢已大不如前。隨著“小灣電站”的建設(shè),該橋即將沉入江底,兩邊懸?guī)r上正在修建一座現(xiàn)代公路大橋。霽虹橋也將永遠(yuǎn)載人歷史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