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資產極其有限,但這是否意味著不用理財呢?很多人在剛走出校門的時候,并不重視自己財富的積累。當工作一段時間后想創(chuàng)業(yè)時,卻發(fā)現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自己的夢想,于是,只能無奈地向父母伸出了雙手;又或者,有些人由于過早地透支未來,買車,買房……被重重的按揭壓得透不過氣來,出于對每月固定現金收入的需要,束手束腳,不敢輕易跳槽或創(chuàng)業(yè),失去了一展抱負的機會。
資金有限
石先生是北京某重點大學的應屆畢業(yè)生,自大四上學期起,他就在一家外資企業(yè)見習,當時每月稅后工資為3000元,而且公司為他上了三險一金。由于表現優(yōu)異,石先生在見習半年后終于正式成為了該公司的一員,月薪漲至5000左右(稅后)。
畢業(yè)前夕,石先生父母給了他5萬元創(chuàng)業(yè)啟動金,他將其全部購入股票。并且,父母還為他買了一輛車,方便他出行。目前這輛車由石先生自己供養(yǎng),每年花銷在12000左右。
石先生一直夢想能做一次長時間的遠足,預估花銷在30000元左右。而且,在工作一段時間后,他覺得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相對于現在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打算去進行相關專業(yè)的培訓,這筆開銷每年在10000元左右。此外,石先生的父母還打算為他貸款購買一套住房,首付款由父母來付,每月按揭則由石先生自己支付。
從年收支表來看,石先生每月的所能留存下來的資金非常有限,該怎么樣實現他的目標呢?
不做房奴
對于一個剛剛走出校園直面夢想的年輕人來說,早早背負上過多的債務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我們來理智地分析一下是否有購買房屋的必要。石先生現在與父母一起住在一套3室一廳120平米的房子里,這樣的住房條件已經足夠祖孫三代人的生活。即使因為年輕人與老人生活作息有沖突,想要出去獨住,購房也是不理智的?,F今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婚后雙方家長都有住房。等辛苦地還完了30年貸款,也到了雙方父母最需要照顧贍養(yǎng)時候,這時的石先生將會擁有3套住房。因此,過早購房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貸款會讓生活負擔加重,對持續(xù)性工作的依賴性過強。好鋼用在刀刃上,剛畢業(yè)走入社會的大學生,現今正是原始積累階段,更多的資金應該用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上來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對于現階段的石先生,租房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車是奢侈品
車是父母為了幫石先生代步而專門購買的,而石先生需要每月為供車支出1000元。根據試驗,石先生開車上班每天要用1個小時左右,而改坐地鐵僅需45分鐘左右。所以,理財師建議石先生把車還給父母。減少開支,同時也節(jié)約了時間。
經過上面的節(jié)流,每月石先生能有2500左右較為固定的收入。
投資組合
增加保險
由于公司給上三險,只需要在相對增加少量的保險既可。建議配置FOF產品。FOF產品規(guī)避了挑選基金不當的風險,既可更換風險程度不同的賬戶,也還因其帶有一定的保險功能,從而再次增加了石先生的保障。買掉價值40000的股票,20000元用于FOF產品第一次的購買。日后每月500元追加到投連產品中。預計年收益約為20%。
減持股票
只建議保有10000元的股票,因為股票的不確定性太大。而石先生對每年再教育的費用有著固定的需求。現在對于石先生來說,資本市場上的投資并不是最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加強自身能力的提高,所以每年用于學習的經費必須風險極低。
定期存款
每月定期一年存款1000元。一年后將有每月固定1000元存款到期,用于每月的額外開銷,也可繼續(xù)儲蓄。此外,貨幣市場基金具有流動性好、風險低的優(yōu)點,可以適當購買一些,也可以用它來取代定期存款。
零存整取3年期:每月固定投入1000元。由于零存整取可隔月續(xù)存,較為靈活,利率雖然不高,但非常穩(wěn)定。3年后這筆資金將會給石先生的小想法一個穩(wěn)定的支持。
收藏
石先生從小學開始積攢郵票,紀念幣。郵幣市場雖然現在一直不振。但從長遠來看,一些藏品還是非常具備收藏空間的。在增加了投資品種的同時,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陶冶了情操。建議每月500元用于收藏。
理財規(guī)劃的制定,主要目地是保障每年的學習經費,并且為將來創(chuàng)業(yè)資金打下基礎。這份理財規(guī)劃只是在現階段條件下制定出來的,當石先生情況變動時,應該相應改變或重新制定規(guī)劃。
(張大寧諾亞財富(北京)理財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