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劉
新教學樓蓋起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搖頭,因為不是正規(guī)建筑隊所建,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而那些搖搖晃晃的樓梯欄桿和各式各樣參差不齊的燈泡似乎也在證明,教學樓從蓋起來的那一天起,就是一座危樓。
但因為教室緊張,學校的領導還是決定要搬一部分師生過去。那時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是學校為數(shù)不多的黨員,別人不敢搬,他帶頭搬了進去。
后來他當校長了,從他當上校長的那一天開始,他就開始把危樓的修復納入了自己的長遠計劃。
1997年,他向上面要到了5萬元,馬上就把與新樓相連的一棟廁所樓拆除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廁所樓的建筑質(zhì)量也很差,污水銹蝕了鋼筋,他怕建筑質(zhì)量不高的廁所樓牽連同樣質(zhì)量可疑的新教學樓。就在這次施工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新樓的樓板縫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袋。他顧不上生氣,忙又找來正規(guī)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縫中灌上了混凝土。
緊接著,他又把籌措到的一筆資金,用在了整座樓的修復之中。他要求建筑公司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設計的要求,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加粗了15厘米。與此同時,他又把那些原來華而不實、又很沉重的磚欄桿拆掉,換上輕巧美觀結實的鋼管欄桿。
工程結束的時候,一算賬,他嚇了一跳,教學樓建筑的時候才花了17萬元,而他光用于加固的費用就花了40多萬元。面對這樣的財務報表,有的人笑他多此一舉,有的人說這些錢干點兒什么不好,他都是一笑了之,因為在這些不同的意見當中,他覺得沒有什么比教學樓的安危更重要,因為那是成百上千師生的所在地啊。
5·12汶川大地震的當天,他正在綿陽辦事。電話線斷了,手機打不通,在第一波震蕩過去之后,他急急忙忙驅(qū)車往自己所處重災區(qū)的學校里趕。一路上他擔心著那座教學樓,惦記著學校所有師生的安全。
等他沖進學校的時候,并沒有出現(xiàn)他所擔心的情景,全校有8棟教學樓部分坍塌。他惦記的那座教學樓沒有塌,而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整齊地站在操場的中間,站在他們外面的是所有的老師。
他聽著老師們的報告,學生安全,老師們也安全。
那一刻,他像個孩子似的哭了,全然不像一個已經(jīng)55歲的校長了。
在他的校園之外,百分之百的房子都受損了,90多位教師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師的家里,砸得什么都沒有了。
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在汶川地震中死難6萬多人,他所在的學校2200多名師生竟沒有一個傷亡!這個消息像一縷春風,安慰了許許多多苦難中焦急等待著的心靈。
他,就是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的校長葉志平。
其實他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只是做了一個校長職責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無論修復危樓,還是2005年以后數(shù)次的緊急疏散的演練,他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本色的校長,正如學校墻上寫著的那樣:責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這,也許就是他創(chuàng)造奇跡的簡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