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云
1984年,陳道明因出演電視劇《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儀一角,而一舉成名。此后的《圍城》更是令他囊括了多個表演獎項,奠定實力派地位。近年來《康熙王朝》和《黑洞》等電視劇的熱播,陳道明再創(chuàng)事業(yè)高峰,被認(rèn)為是目前國內(nèi)最優(yōu)秀的男演員之一。
然而,在繽紛的娛樂圈,陳道明卻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演戲之余往往深居簡出。即使不得不參加一些公開的宣傳活動,也是惜字如金,身上流露著一股圈內(nèi)人少有的“清高、孤僻”的文人氣質(zhì)。于是,“孤芳自賞”、“高傲冷漠”這些詞,就成為一些人對他性格的描述。
1971年,“上山下鄉(xiāng)”的陳道明陰差陽錯地考上了天津人藝。那會兒,他只能飾演一些匪兵甲、匪兵乙之類的角色。一次,劇組安排他在最后一場戲里,演一個匪兵。動作是:從左邊幕條跑到右邊幕條;臺詞是:“快跑,他們追上來啦?!币驗橹挥邪雮€臉對著觀眾,所以他化妝時,就消極怠工地化了那半邊臉。結(jié)果挨了一頓狠批,產(chǎn)生了不滿和抵觸情緒,一度想改行。
年輕倔犟的陳道明終于沒有改行,他覺得不能這樣灰溜溜地逃跑,一定要像模像樣地站在臺上,演上像模像樣的角色。1978年,他考入央戲。1984年剛剛畢業(yè)兩年的他,憑借電視劇《末代皇帝》一夜成名,生活從此變得喧嘩、紛繁起來。雖然,在圈子里,他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傻尉撇徽矗栌诮浑H的他,一上酒桌,總覺得是一種煎熬。當(dāng)某些“大腕”噴著酒氣,一個話題反復(fù)對他說教五六遍時,他心里涌起莫名的厭惡、煩躁和憤怒。
1990年,他又把錢鐘書《圍城》中,那個玩世不恭、怪僻難測的方鴻漸演繹得入木三分。然而,正處于鼎盛時期的陳道明,卻幾乎回絕了當(dāng)時所有的片約和商業(yè)邀請。他“要獨處,要自我凈化、自我調(diào)教。教化自己,在獨處中安安靜靜地思考生活”。
由于這樣格格不入的個性,接下來的六七年里,陳道明門庭冷落,演藝事業(yè)陷入低谷。其間,每當(dāng)情緒低落、心理有壓力時,他就用“二半吊子”的水平彈奏鋼琴。鋼琴前的那扇窗,只看見藍(lán)天。他用琴聲和音樂作為情緒的輸出口、用琴聲跟蒼穹聊天……遠(yuǎn)處,湛藍(lán)的天幕下,不知道是誰,正用純白的云彩,描繪著一幅美景。仿佛在說:“你說的,我聽到了。”他的心態(tài)逐漸平順,變得不焦急、不煩躁也不郁悶。有人說:“有志者失意時,重新審視自己,不肯彎下高貴的身脊。失意的同時珍惜了自己,也就是重新走向成功的開始。珍惜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強,生活也會珍惜你?!?/p>
2000年,沉寂已久的陳道明沒有被人遺忘,他出演的電視劇《康熙王朝》,再次引發(fā)了收視狂潮,他再次站在了事業(yè)的巔峰。2002年的電視劇《黑洞》中,陳道明又給人們帶來一個中國電視史上全新的“憂郁的犯罪分子形象”。作為出演的第一個反派角色,陳道明相當(dāng)?shù)耐度?,參與了大量的前期創(chuàng)作,甚至自己撰寫臺詞。他用自己的身心、靈魂,演繹出聶明遠(yuǎn)獨處時,柔軟、淡泊、本真的心境:他在散發(fā)著書香氣的房間里,陶醉地拉起小提琴,古老輕揚的音樂,水一樣滌蕩、撫慰著他那不安、世故的心靈……
這樣一類角色是陳道明特別擅長扮演的。他們外表冷靜睿智,內(nèi)心卻充滿了糾葛。這何嘗不是他本人內(nèi)心的寫照呢?這么多年下來,要做到完全的清高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他卻苦苦堅持著自己處世的原則和個性的底線。從藝30多年,憑著精湛的演技和超高的觀眾緣,有人多次請他出任導(dǎo)演,但均遭他拒絕。他冷靜地說:“我不善交際,所以做導(dǎo)演不適合我。況且我不想那么累?!?/p>
陳道明,宛如一棵寧靜、沉穩(wěn)的古柏,華蓋如蔭,勢頭正旺,卻低調(diào)怡靜、毫不張揚。他說:“眼下,我將正步走變成齊步走。過去我可能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F(xiàn)在,希望變得更自我、更閑散一點。六十歲以后,我將齊步走變成散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