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佳 郡
睡眠,對于人類和動物而言,是一種消除疲憊和積蓄能量的方式,它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時間的長短,則會直接影響睡眠的質(zhì)量。人類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臨時變更睡眠時間,并且能夠以短時睡眠讓自己恢復(fù)充沛體力,而動物在這方面似乎更勝一籌。
睡眠的多樣性
據(jù)說,戰(zhàn)爭時期的拿破侖每天只需要睡4個小時的覺,遇到萬不得已時,他還會伏在馬背上睡上一會兒。但是,他騎的馬比他睡得還少,通常睡3個小時就足夠了。
可是,長頸鹿的睡眠更少,它們每天只需睡兩個小時,它的睡覺姿勢也很可愛:入睡前先將兩條前腿跪下,兩條后腿向前一屈,屁股順勢往地上一坐,開始酣睡。它那長長的脖頸,則高高指向天空。而蝙蝠和條形鼠以20小時的睡眠保持著愛睡懶覺者的紀錄。在動物王國里,不僅在睡覺的時間長短方面,在睡覺的技巧方面都有真正的高手:某些動物站著睡覺(大象、馬、綿羊等),如果它們躺下“休息”,則說明其身體出了毛?。挥行﹦游飭瓮日局X(鸛、紅鸛等);某些動物在水里睡覺(海豹、河馬等);某些動物甚至可以在飛行時睡覺(鳴鳥、軍艦鳥和信天翁等)。
動物睡眠的多樣性使動物研究人員對它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八鼈?yōu)槭裁催@樣做?”“它們怎樣做到這點?”“我們?yōu)槭裁礋o法這樣做?”這是人們在研究動物睡眠時經(jīng)常提到的問題。
對于動物睡眠的秘密,研究人員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認識之一是,確實所有的動物都睡覺(不僅僅是哺乳動物)。如果它們因受干擾過長時間得不到休息,那么它們會像人一樣補回被耽誤的覺。而且,如果動物長期不睡覺,那么它也會死亡。
睡眠時間長短不一
對于睡眠時間的長短問題,科學(xué)家們早已注意到,動物的體積越大,睡覺就越少。這是符合邏輯的,可以這樣認為:動物的體積越大,它在天敵面前躲閃逃避的機會就越小。因此,一些大型動物總是來去匆匆。這個論點同樣也適用于馬、長頸鹿和牛,它們吃草來消磨大量時間,并且不能很好地隱蔽。但是,下面的例子卻讓這種說法有些站不住腳:大象只睡4~5個小時,也屬于睡覺少的動物,盡管它們幾乎沒有天敵;獅子雖然體積不小,但睡眠多達18個小時,是極其明顯的愛睡懶覺者。因此,科學(xué)家們似乎更多地認為,睡眠習(xí)慣與飲食習(xí)慣有關(guān)。在整個動物王國,食肉動物睡得最多,而食草動物則睡得最少。
現(xiàn)在,有關(guān)動物睡眠之謎已經(jīng)被科學(xué)家逐一解開。例如,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知道,鳥類為什么在睡著時不會從樹枝上掉落下來?而且,它們睡得越熟,就會將樹枝抓得越牢。那是因為動物與人不同,人在想要抓住一些東西時,必須繃緊肌肉,而鳥類則相反,它們?nèi)粢砷_抓住樹枝或者其他物體的爪子時,就必須先繃緊肌肉。所以,它們要松開抓住樹枝的爪子,就必須先醒來。
科學(xué)家們同樣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海洋哺乳動物在水里睡覺的秘密。雖然在這些動物的腦子里沒有可以本能地向它們發(fā)出“浮出水面”這種指令的呼吸中樞系統(tǒng),但它們在水里睡覺卻不會被淹死。鯨、海豹和海豚等哺乳動物其實只用一半大腦睡覺。而當它們進入深睡狀態(tài)時,其一半大腦就關(guān)閉了,另一半大腦則操縱其身體游動。一只眼睛閉上,另一只眼睛則睜開,它們側(cè)著身子兜圈子,并經(jīng)常浮出水面呼吸。過了一段時間后,它們又會轉(zhuǎn)身,閉上另一只眼睛,用另一半大腦睡覺。海豹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不時變換方向。
睡眠方式與人類相似
研究越深入,在動物睡眠和人類睡眠之間發(fā)現(xiàn)的相似之處就越多。許多動物有固定的入睡習(xí)慣:黑猩猩每天晚上都會先鋪好“床”,再把自己的“枕頭”拍松,還要找一個偎依的伙伴;馬戲團里的大象會來回兜圈子;狐貍、狗和貓則要將自己的毛皮舔干凈;倉鼠和家鼠睡覺時要先把自己的“臥室”變暗。就像人類一樣,幼小動物的睡眠時間通常也要比成年動物長。
不僅僅是人類和動物的睡眠習(xí)慣相同,所有的哺乳動物在睡眠時也經(jīng)過相同的階段:熟睡階段、短波輕睡階段和活躍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在馬普馬克斯·普朗克鳥類研究所工作的美國鳥類學(xué)家尼爾斯·拉坦博格對候鳥的睡眠非常感興趣:候鳥怎樣做到在夜間飛行那么長距離,雖然它們夜間通常都睡覺?
拉坦博格從在威斯康星大學(xué)工作時開始,就一直對候鳥的這種現(xiàn)象進行觀察。有一種北美的鳴禽,它們每年從夏季棲息地阿拉斯加遷徙到加利福尼亞,途中要飛行4500公里。對這些動物在鳥籠里的觀察表明,它們在受到“遷徙干擾”時,幾乎一直醒著。拉坦博格解釋說:“候鳥在籠子里來回蹦跳,并且不停地拍打翅膀,但它們的兩只眼卻始終是睜開的。”腦電圖的測試結(jié)果也表明,它們的整個大腦都處于清醒狀態(tài)。
(圖/賈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