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生詞一掃光]①浣溪沙:詞牌名。②簌簌(su su):象聲詞,花落下的聲音。③繅(sao)車:一種抽繭出絲的工具???,剝繭抽絲。④牛衣:穿牛衣的農(nóng)人。牛衣,類似蓑衣。⑤漫:隨意。⑥野人家:鄉(xiāng)下路邊的陌生人家。
[詩意串串香]大雨過后,雨打花凋,樹上的棗花紛紛撲落在詩人的衣襟上,發(fā)出簌簌的聲響,整個村子里,人們都在辛勤勞作,抽絲剝繭的吱吱呀呀的聲音從村南響到村北,一位披著蓑衣的農(nóng)人正在古柳樹蔭下,賣著黃瓜,趕路的詩人酒意微醺,時近正午自然昏昏欲睡,太陽當(dāng)頭,他只想討碗茶解渴,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敲門詢問路邊的人家。
初夏農(nóng)忙的景致,男耕女織,商賈往來,在詩人的眼里看了個真真切切。
[知識小鏈接]
初夏求雨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夏天旱情嚴重,于是蘇軾帶領(lǐng)百姓去石潭求雨。古代求雨是一種習(xí)俗,初夏的雨水對于莊稼來說,尤為重要。而在大雨下過之后,要返回求雨地去“謝雨”,答謝上天賜予雨水,賜予豐收。
失于夏天的古詩詞佳句好有這些: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東晉·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晌。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nóng)》)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宋·周邦彥《蘇幕遮》)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宋·蘇軾《阮郎歸·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