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衡
史鐵生, 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雙腿癱瘓。1979年始有文學作品發(fā)表,1997年當選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老屋小記》、《往事》;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散文、隨筆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其作品多次獲獎,某些篇章被譯成外文在海外出版。最受矚目的是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杰出成就獎。
21歲,本是年輕人青春盛放的時期,本來活蹦亂跳的小伙子卻突然癱瘓了,在不幸降臨的最初時間里,史鐵生的內心充滿了恐慌、焦慮,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畢竟史鐵生不是天才,一個健康的小伙子,突然殘疾了,他需要審視自己的過去和正視自己的未來。災難降臨到一個年輕生命的身上,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俗話說半路盲了的人要比天生就盲的人痛苦,對一個內心敏感的潛在作家而言,史鐵生的痛苦是雙層的,從肉體到精神,這種痛苦比一般人體會得更深。
那時,史鐵生住在一個六七個平方的小屋子里,連輪椅打個轉身都很困難。原本照顧他的奶奶去世了,母親請了假照顧他。史鐵生經常搖著輪椅到荒涼的地壇公園,看春天的花開,秋天的葉落。幾乎每天都是清晨來到地壇,聽著樹間的鳥叫蟲鳴,注意著發(fā)生在公園里的簡單故事,直到一切墜入蒼茫的黑夜,呱呱的烏鴉歸林,才回家。而他的母親,遠遠地充滿擔憂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史鐵生回憶當時的思緒,有三個問題交替著折磨他:第一,要不要去死?第二,是為什么活著?第三,他干嗎要寫作?最后他選擇了為活著而寫作,決心用自己的紙和筆在報刊上闖出一條路來。
然而,還沒有看到兒子的成就,史鐵生的母親就去世了。一位49歲的母親,能夠承受為兒子治病欠下的幾千元債務的重負,能夠承受后半生服侍一個病人的磨難,卻怎么也承受不了生龍活虎的兒子失去雙腿的打擊。她走了,留下殘疾的史鐵生和13歲的妹妹。由于生活拮據,史鐵生不得不搖著車到街道工廠去上班,日復一日地在鴨蛋上畫仕女,每月掙十幾元錢貼補家用。
在這樣苦難的日子里,史鐵生的思想,在重重圍困、疑惑中徘徊、追問,終于突破了現(xiàn)實的藩籬,化成了最動人的文字——《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等作品相繼發(fā)表,多次獲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與地壇》被讀者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一篇散文作品。它不僅僅表達了一個殘疾人肉體殘疾的切身體驗、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更重要的是,史鐵生從此超越了對命運的哀憐和自嘆,走向生命豐盈的達觀,在沉郁中透著明朗和快樂,把寫作當作精神歷程的求索,堅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從而有了《病隙碎筆》《務虛筆記》和《丁一之旅》等等優(yōu)秀的作品,有了這些溫暖宏大的文字。
周國平說:“史鐵生可能是中國當代最具有自發(fā)哲學氣質的小說家。”在史鐵生的著作里,那些追問很多是發(fā)人深省的哲學式追問?!恫∠峨S筆》《務虛筆記》和《丁一之旅》似乎就是哲學的問答與自我認識的闡述,而這種闡述給人以無盡的啟迪。比如,在《務虛筆記》“寫作之夜”中對什么是生死和死的歸宿的追問。這不是個體的追問,而是群體的。史鐵生看輕了自己,用更寬厚的手掌來撫摩世界,來愛自己與世界。
史鐵生讓我們明白,命運多舛是種常態(tài),但是生命可以平和而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