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華
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第5頁的圖6.1-3,是一幅介紹電鰩的圖片(如圖):它可以產生200 V左右的電壓,用來自衛(wèi).
在世界許多亞熱帶的海濱,當人們徘徊在犬牙交錯的礁石間,尋找各種各樣小動物的時候,有時候會突然感到周身麻木難受,猶如電擊一樣,殊不知這就是電鰩搗的鬼,這種電就是由附近水里的電鰩放出來的.由于電鰩會發(fā)電,所以人們把它叫做海中的“活電站”.
電鰩屬于卵胎生,行動緩慢,身體柔軟光滑,沒有食用價值,大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近海處.電鰩的體形一般不是很大,背腹扁平,尾部呈粗棒狀,像團扇,頭和胸部連在一起,一對小眼長在背側面前方的中間.在電鰩的頭胸部腹面兩側有一種特殊的放電器官,是它們的“發(fā)電樞紐”——發(fā)電器,它像兩個扁平的腎臟,是由許多蜂窩狀的細胞組成的,叫電板柱.電鰩身上共有2 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這些電板之間充滿膠質狀的物質,可以起絕緣作用.發(fā)電器最主要的樞紐是器官的神經部分,每個電板的表面都分布有神經末梢,一面為負電極,另一面則為正電極,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極流向負極,也就是從電鰩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經脈沖的控制作用下,這兩個發(fā)電器就把神經能變成電能,放出電來.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可是,由于數(shù)量很多,就能積累足夠的電能,放出很強的電來.
電鰩可以放出50 A的電流,它每秒鐘能放電50次,但連續(xù)放電后,電流逐漸減弱,10 s~15 s后完全消失,休息一會兒后又能重新恢復放電能力.電鰩能隨意放電,放電時間和強度完全能夠自己掌握.電鰩發(fā)出的電流能擊斃水中的小魚?蝦及其他小動物.可見,電鰩放電實際上是它捕食和打擊敵害的一種手段.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電池?蓄電池?插頭等,在其正極與負極之間都會有膠狀的填充物,這是用來絕緣的,以免因正?負極相碰而造成短路現(xiàn)象.這些都是受電鰩發(fā)電器里的膠狀物的啟發(fā)而改進的.
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醫(yī)生們常常把電鰩放到病人身上,或者讓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電的電鰩,利用電鰩放電來治療風濕病等.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國和意大利沿海,還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風濕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后的海灘上尋找電鰩,欲請它們來做自己的“家庭醫(yī)生”呢.
責任編輯程哲
《電阻檢測題》參考答案
1. 容易導電導不容易導電絕緣導電性能半導 2.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R歐姆歐Ω不相同 3. 丙?乙?甲 4. 超導現(xiàn)象用超導體做成輸電線,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電阻引起的電能損耗 5. 變大變小 6. 1×104 1×106 7. 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 8. 變亮其他條件一定時,接入電路的導體越短電阻越小9. 量程分度值電阻26
10. C 11. C 12. D 13. C 14. B 15. A 16. C 17. B 18. C
19. (1)減小(2)金屬導體的電阻跟溫度有關,溫度升高,電阻增大(3)導體的材料 導體的橫截面積
20. 按照導電性能來選擇,用銀做導體最好,但太昂貴.鋼鐵雖然又多又便宜,但導電性能較差,又容易生銹,所以導體的材料多選用銅和鋁.安裝室內導線且用量較少時,常用銅.室外導線,尤其是大規(guī)模架空電線,更多選擇鋁,因為鋁不僅導電性能較好,而且密度小,較輕.中心加鋼絲,則是為了提高電線的抗拉能力.(2)較大轉換法
21. (1)2?4(2)較大轉換法
22. (1)變小(2)右(3)如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