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惺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王楠老師。王楠老師生下來時就十分不幸,因為他的舌頭比正常人大出許多,常常露在嘴外,使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幸運的是,3歲多時他遇見一位非常好的醫(yī)生,醫(yī)生告訴他:“等你到了6歲,就可以做手術,你就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說話了?!?/p>
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但什么時候才到6歲啊?媽媽告訴他:“還差1000天呢?!睂σ粋€只有3歲多的孩子來說,1000這個數(shù)字實在太含糊。于是,媽媽給他準備了1000顆小石子,讓他每天從瓶子里拿出一顆,什么時候拿完小石子,他什么時候就6歲了。
瓶子里的石子一天天減少,手術的時間一天天臨近,孩子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愉快,而媽媽的心情卻一天比一天沉重,因為手術的費用實在太昂貴了,那30000多元對一個小鎮(zhèn)上的低保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shù)字。爸爸看這筆錢一時難以湊齊,索性棄他們母子而去。他媽媽盡管每天干好幾份保潔工作,但那點收入還是太少太少。后來,她試著去賣血,但醫(yī)生見她極度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一次又一次拒絕了她。最后她急了,終于做出誰都不敢相信的大膽決定——把自己的一只腎“捐”出來!
為兒子動手術的錢有了,兒子的手術也非常成功,她的兒子終于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說話了。
6歲,正是一個孩子受教育的最佳年齡,為了讓剛會說話的孩子受到全中國最好的教育,這位母親又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帶孩子到祖國的首都北京上學。
為了去北京,這位母親變賣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后干脆把祖上留下的房子也賣掉,但等到了北京他們才知道,從老家?guī)淼哪屈c錢很難在這里生活下去。
一位好心的老鄉(xiāng)借給他們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同時也幫孩子聯(lián)系到一所半寄宿學校,母子倆就這樣在北京定居了。因為家里窮,早上他們吃窩頭、米粥,晚上吃米粥、窩頭。因為孩子中午在學校吃飯,母親中午就餓著肚子。晚上,母親為給孩子改善一下伙食,用從牙縫里省下的錢,買一根最細的火腿腸,然后切成小薄片,讓孩子一片片去品嘗,而她總說自己不愛吃。
這樣的生活一天天過去,換掉一只腎的母親終于積勞成疾,身體變得更加虛弱,虛弱得幾乎無力照料孩子。更讓母親想不到的是,這所半寄宿的學校多半都是有錢人的孩子,攀比之風甚盛,由于受到方方面面的不良影響,孩子也一天天在追求高消費,每次上學,都讓媽媽給帶上一塊對這個家庭來說價格并不算低的巧克力。為了滿足兒子的虛榮心,母親盡管一次次暗暗流淚,盡管一次次忍饑挨餓,但每次上學時,總是讓孩子帶上一塊他愛帶并非愛吃的巧克力。
這天,兒子依然像往常一樣去學校。下午剛上完一節(jié)課便接到急救中心的電話。原來,母親拖著病弱的身體,用撿了一天的廢品,去給兒子換他喜歡帶的巧克力,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酒后駕車的司機撞倒在地,當即被壓斷了一只胳膊。
等兒子趕到急救中心,母親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但那只被壓斷胳膊的手里,還死死抓著為兒子換回的巧克力。兒子再也受不了啦,撲通一聲雙膝跪地,一下子撲到全身是血的媽媽身上,久久不愿站起。他好難受,他只說了一句話:“對不起,媽媽,我不該要那巧克力!”
可媽媽再也聽不到了。
故事的結局還算令人滿意,也許會令那位死去的媽媽九泉之下感到欣慰:因為她的兒子,在后來的全國大學生辯論會上成為最佳辯手,如今已成為知名的演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