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蕾
《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職卑微,未被囚禁。第二年三月,詩人看到人民流離失所,長安城一片殘破景象,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五言律詩《春望》。該詩集中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由“遠望”到看到凋敝景象后“失望”,到希望得到家人音訊的“渴望”,始終貫穿著作者希望國家早日結(jié)束戰(zhàn)爭和分裂、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的強烈“愿望”。詩人的感情由弱到強,在感情和景色的交融中表達了一個愛國者無盡的憂國憂民之情。
一、遠望
春天又來了,詩人登高遠望,看到的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還在,卻是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長安本是繁華之地,如今卻只見草木了。白居易詩歌中的那些水邊麗人哪兒去了?那些游玩的王公大臣哪兒去了?甚至連耕夫樵子也沒有了蹤跡,更沒有了游人如蟻冠蓋如云的盛況、沒有了人聲鼎沸貨物如流的鬧市!詩人只用了“草木深”三個字就把這個都市的繁華變成了痛苦的回憶。詩的首聯(lián)一個“破”字,仿佛有聲,使人聞之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分明有形,叫人觸目傷懷。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懷,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悲愴的氣氛?!皣啤睂Α俺谴骸保皣啤钡臍堅珨啾谕挥猩獾摹俺谴骸睂εe,對比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令人心驚。此聯(lián)對仗工整,圓熟自然。
二、失望
作者看到這樣的凋敝景象,想起大唐盛世的繁榮勝景,感到心情沉重,無比失望和憂傷,于是就有頷聯(lián)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當屬花與鳥,我們描寫春天最常用的詞語也是“鳥語花香”。這二者,其一鮮艷美麗,可供人目睹;其一婉轉(zhuǎn)動聽,可供人耳聞。但這一切對詩人而言,卻成了觸景傷情。無論是理解成“以花鳥擬人,因感時傷亂,花也流淚,鳥也驚心”,還是理解成“詩人因感傷時事,牽掛親人,所以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也感到心驚”,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家、對人民和自己家人無限感傷、憂慮的真誠情懷,是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詩的前四句都在“望”中,詩人視線由近及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三、渴望
杜甫作此詩時受困長安已有七八個月了。他在《述懷》和《對雪》中分別有“去年潼關(guān)破,妻兒隔絕久”和“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的詩句。詩人身陷長安,妻兒、弟妹的生死不明,才發(fā)出“家書抵萬金”的慨嘆。他“渴望”在這“烽火連三月”的時刻,能夠有家人報平安的書信或音訊。
本詩先是分頭寫了國破和春來兩種景象,接著寫了“感時”和“恨別”兩種情感。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時”,“家書”承接“恨別”,而親人的“別”,正是由于戰(zhàn)亂的“時”造成的。從這里,我們看到詩人因國事而憂家,更因家事而憂國,家與國的命運在他的心中已融為一體。杜甫的偉大,正在于他在詩中把國恨與家愁融為一體,使之達到難解難分的統(tǒng)一——這就是“詩史”的魅力。
四、愿望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盡管詩人這時才四十多歲,本不應(yīng)有太多的白發(fā),但因終日愁情熬煎,如今連這白發(fā)也更短更少了,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上了。作者選用搔發(fā)這一下意識動作,把滿腔的愁情變成了可見可感的生動形象,很自然地引導(dǎo)讀者進入詩的意境,產(chǎn)生共鳴。全詩以“望”字貫穿始終,“望”就是詩人對國家繁榮穩(wěn)定和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強烈“愿望”?!斑h望”、“失望”,繼而“渴望”、“愿望”,無不滲透著詩人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
(作者地址:河南許昌市普通教育教學(xué)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