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牛
一
西藏,我的天堂!
二
在小小的地球上有一片大大的高原。但多少年以前,這里卻是一汪神秘莫測的海洋。海洋隨著時間飄流,不知到了某一年,流動的大陸板塊在這里相撞,于是深藍的海水慢慢地退卻了,海底陡然隆起,誕生了氣勢磅礴的喜馬拉雅山脈,孕育了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山峰的腳下,在山脈的周圍,分離的海水與山峰惺惺相惜,和諧地安居于高原,成了人們久仰不去的三大圣湖:羊卓雍措、瑪旁雍措、那木措。
“神山”、“圣湖”的完美結(jié)合,為人類的文明輸送著血液,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滔滔不斷,源遠流長。
誕生在這里的民族,是個神奇的民族,他們敬天敬神,轉(zhuǎn)山轉(zhuǎn)湖,終結(jié)的是生命,永遠的是朝圣。他們大眼睛、高顴骨、筆直的鼻子、黝黑的臉膛,鬈曲的烏發(fā)。男子強悍,女子純樸,孩子們會說話了就會唱歌,會走路了就會跳舞。雖歷經(jīng)磨難,卻造就了這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善良、純樸、憨厚、耿直,生生不息,世代綿延。
山是大山,川是大川,被稱之為世界屋脊的高原,湛藍的天空純凈的沒有任何污染。夜間,高原的星星伸手可摘,頭頂?shù)脑铝链笏颇ケP。午間的陽光是掘之不盡的能源。
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占據(jù)著中國八分之一的版圖。寬闊的胸懷里到處充滿著濃濃的酥油味。這里長眠著千年不熄的佛光。這里有世界上唯一的布達拉宮、唯一的八廊街、唯一的天葬,還有那遍布高原的寺院,如宮殿、如古堡、如山巒。白色的壁、紅色的殿、金色的頂、紫紅的袈裟、橙黃的披篷、桃形的尖頂帽……哦,這就是西藏!
一曲古老而悠遠的歌。
一個永遠述不完的故事。
三
大約在一兩萬年前,一架滿載外星人的飛碟墜毀在西藏的山區(qū),少數(shù)生還者躲避到了山洞中。十九世紀(jì)四十年代,一個由中國考古學(xué)家齊福泰帶領(lǐng)的考古隊在西藏東北部的巴顏喀拉山脈的一處洞穴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史前壁畫,畫有太陽及其他星系的連線,還有頭戴圓形頭盔的人像。從這些尸骨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身體非常纖細瘦小,但頭部卻非常大,與現(xiàn)今傳聞的外星人體形非常相似。
在墓旁還發(fā)現(xiàn)了多達716塊由石頭制成的碟片。這些石碟厚度達兩厘米,直徑約30厘米,重量約一公斤。中間有一圓孔,從圓孔向外延伸至雙重螺旋溝槽到邊緣。1960年,北京大學(xué)楚聞明教授研究時發(fā)現(xiàn)那石碟上含有鈷等金屬。用超聲波或電波給它一定頻率的激發(fā)后,就會有節(jié)奏地振動起來。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楚聞明教授翻譯出了石碟上的碑文。碑文記載的是一件外星太空船墜毀的事件。他稱呼事件中的外星人為杜立巴族,約在一萬兩千年前,他們民族的一部分人在旅途的太空航行之后,來到地球,太空船不幸墜毀在巴顏喀拉山。大多數(shù)的族人在墜毀時死亡,少數(shù)生還者只好躲藏在這個小洞里。這與西藏傳說中從“云彩”中走來的丑陋人入侵的神話非常吻合。里面描述的入侵者的外形與“杜立巴族”人還十分地相似。
楚聞明教授現(xiàn)已離我們仙逝而去,而他闡述的石碟秘籍卻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眼球。
在西藏的星外訪客為神秘的西藏又披上了一件神秘的袈裟。
四
曾有人對我說,在西藏,高原缺氧和孤獨寂寞是一對孿生兄弟。在浪卡子,我真實的感受到了。
剛開始,生活中的許多篇章被嚴(yán)酷的高原反應(yīng)和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填滿了。一旦適應(yīng)下來,繼之而來的是難以忍耐的孤寂。這種孤寂伴著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的惆悵,無聲無息,悄然而來,纏繞不休,終日不散。我不知道本地的干部群眾有怎樣的感受,偶爾與他們談起,他們莞爾一笑??赡芩麄兪橇?xí)慣了??陀^地說,在浪卡子乃至在整個西藏,工作的壓力要比內(nèi)地小多了。如果黨性原則稍差一點,自覺性又不高,你悠哉游哉,大家也覺得沒有什么不正常。因為在西藏,最不缺的就是時間。這里的人們都習(xí)慣了慢節(jié)奏,對于時間是個大無畏者。
有時,我常常聊以自慰,寂寞也許是人生命中的一個樂章。人世間的輝煌,固然引人入勝,而寂寞也不失為一種難得的體驗與享受。寂寞,使我多了許多思索,而思索,為我拓展出一片片絢麗的精神空間,使我有充足的時間得以觀照浪卡子這片神圣的土地,觀照人的本質(zhì)和精神。
五
兩年,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是個短暫的瞬間,而援藏的兩年,對于每一位援藏的同志都是終生不能忘懷的。雖然,美麗的高原透支著生命,透支著健康。然而,藏民族以其粗獷、豪放的胸懷面對著大自然、擁抱著一切外來的人們,使任何一個在這里工作、生活的人,都會永遠眷念著、感受著她渾厚而飽滿的情感,她的壯麗神奇。事實上,援藏真正給予我的最重要的還是對于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自我的塑造。面對高山反應(yīng)、孤獨寂寞和貧窮落后,我重新評價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和最值得珍惜的東西:積德行善、奉獻為本。由此,我的精神世界開始嬗變:不再壓抑、不再患得患失,而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一種返樸歸真的感受。以前,我閱讀圣·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對天主的神威、對耶酥死而復(fù)活傳達天主的旨意、對信徒的種種膜拜、信服怎么也不能理解。在西藏,我讀懂了,并且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書中規(guī)勸的每天十二件事:一分忍耐、一分自制、一分不自私、一分慷慨、一分慈愛的話、一次原諒別人、一件善行、一個高尚的思想、一次祈禱、一次微笑、一曲短歌始終影響著我。盡管不能全部做到,然而,這種堅定的信念對我的鼓勵、警策,伴我度過了援藏的日日夜夜。在這里我發(fā)現(xiàn)了屬于自己生命中許許多多本真的東西,盡管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感知到的也只是片片斷斷、點點滴滴,卻讓我刻骨銘心。我把她視為一生的財富,無論今后腳下的道路平坦還是坎坷,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潮起潮落,我想我都會始終如一地守住這份獨有的西藏情結(jié)、浪卡子情結(jié)。
浪卡子,我的凈愛之旅!
西藏,我的靈魂之旅!
責(zé)任編輯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