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航
【知識梳理】
一、地方時及其計算
1.地方時及產生原因。
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稱為地方時,即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
在同緯度地區(qū),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比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因此產生了時間差,偏東的地點時刻早一些。
2.地方時的計算。
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鐘;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
B地的地方時=A地的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鐘(若B地位于A地的東側,計算時取“+”號;若B地位于A地西側,計算時取“-”號,可概括為“東加西減”)。
二、時區(qū)、區(qū)時及其計算
1.時區(qū)的劃分。
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qū),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7.5°W向東至7.5°E,劃分為一個時區(qū),叫中時區(qū)或零時區(qū)。在中時區(qū)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qū)至東十二區(qū);在中時區(qū)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qū)至西十二區(qū)。東十二區(qū)和西十二區(qū)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qū)。
2.區(qū)時及其計算。
各時區(qū)都以本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本區(qū)的區(qū)時。
B時區(qū)的區(qū)時=A時區(qū)的區(qū)時±兩地時區(qū)差×1小時。
注:①某地所在時區(qū)的計算:(該地經度+7.5°)÷15°,整數(shù)部分即為該地的時區(qū)數(shù),東西時區(qū)根據(jù)其所在經度來確定。
②時區(qū)差的計算:若兩地同屬于東時區(qū)或同屬于西時區(qū),時區(qū)差為兩地時區(qū)數(shù)之差;若兩地分屬于東、西時區(qū),則兩地時區(qū)差為兩地時區(qū)數(shù)之和。
3.區(qū)時與地方時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一般從日照圖上讀到的時間均是地方時,一個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時,地方時一定是12時。由于區(qū)時從地方時而來,區(qū)時即為一個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二者關系密切。兩個地點的地方時,相差可以是時、分、秒,而兩個地點的區(qū)時之差只能是整小時。
三、日期界線
1.兩條日界線的區(qū)別。
2.人為日界線的特征。
日界線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和舊的一天的終點,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從這條線開始。日界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些曲折的,不完全按照180°經線延伸。這是為了使附近國家和地區(qū)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線避免通過陸地,這樣一個國家和地區(qū)就不會被分作兩個日期。
3.過人為日界線時日期的變更。
由于在任何時刻,東十二區(qū)總比西十二區(qū)早一天。因此,自東十二區(qū)向東進入西十二區(qū),日期要減去一天;自西十二區(qū)向西進入東十二區(qū),日期要增加一天。東西十二區(qū)時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四、日出、日落時間及晝夜長短的計算
1.赤道上終年6點日出,18點日落;同一天、同一緯線上的各點日出、日落時刻相同。
2.計算某地的晝夜長短,首先應明確過該地的緯線圈在晝、夜半球上各跨了多少經度,然后按每隔15°為1小時可計算出該地的晝長和夜長,晝長與夜長之和一定為24個小時。
3.某地晝長=(12-當?shù)厝粘鰰r刻)×2=(當?shù)厝章鋾r刻-12)×2。
五、時間計算時常用的突破口
1.晨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
2.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時。
3.平分晝半球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
4.平分夜半球經線的地方時為0時(或24時)。
5.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
六、需注意的兩個問題
1.嚴格區(qū)分地方時、區(qū)時、時區(qū)和0時線、0°經線。
地方時和區(qū)時強調“時”,只不過地方時強調的是具體的某一條經線的時間,而區(qū)時則是某地所在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不一定是該地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時區(qū)強調的是“區(qū)”,指的是地球表面按照經線劃分的區(qū)域。
0時線指的是地球上地方時為0時(或24時)的經線,可以是地球表面的任何一條經線,而0°經線指的是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即本初子午線,它在地球表面是固定的,與180°經線相對。同學們在做題時應結合題目設置意圖,嚴格區(qū)分上述概念,避免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
2.注意挖掘題目中的隱性信息。
命題者在設計題目時往往會隱藏若干信息,對此,我們在審題時要加以關注。如晨昏線和經線的關系(二分日時與經線重合,其他時間與經線相交)、晨昏線和特殊緯線的關系(二至日時與極圈相切)、極點附近的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等,這些往往會成為我們做題的突破口。
【典型例題】
例1.讀“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圖1),圖中虛線表示回歸線與極圈,ABC代表晨昏線,黑粗線OE和OF為日期分界線,完成下列問題: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時間為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時。
解題思路:此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地理邏輯思維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題時關鍵是要充分利用題干和極視圖提供的信息: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ABC為晨昏線→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或者極夜現(xiàn)象(這是解題最重要的隱性信息),OE和OF為日期分界線→180°經線和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由OF平分晨昏線可知,OF應該為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另一條黑粗線OE則是180°經線。隱性信息被挖掘出來后,試題解答就比較容易了:此時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時間應該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為12時,正好與0時所在經線OF組成經線圈。因為OE為180°經線,根據(jù)地球自轉方向及經度分布規(guī)律可知太陽直射的經線應為135°W,也就是說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23°26′N,135°W。最后由135°W地方時為12時可推算出北京時間為6月23日5時。
例2.圖2中的兩條虛線,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兩側大部分地區(qū)日期不同;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讀圖完成(1)~(2)題。
(1)若圖中的時間為7日和8日,甲地為()
A.7日4時 B.8日8時
C.7日8時 D.8日4時
(2)此時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B.幾內亞灣沿岸烈日當空
C.澳大利亞東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現(xiàn)
解題思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jù)日期分界線的基本特征——通過南北極點的經線,首先確定出通過南北極點的那條虛線為日期分界線,再結合題干中“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此時北極地區(qū)為極晝),推知該虛線應該是180°經線(晝半球不可能出現(xiàn)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再進一步推出另一條虛線為晨線。這些信息提取出來后,就可以按常規(guī)思路解題:甲的經度為150°E,晨線與赤道在120°E處相交,120°E的地方時為6時,則甲地地方時應為8時。因為180°經線西側日期總是早一天,日期應該為8日,即8日8時。所以第(1)題選B。當北京時間為6時(120°E的地方時)時,通過計算就可以推出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同步練習】
1.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此次地震是建國以來,繼唐山地震以后我國發(fā)生的破壞性最強的一次地震。據(jù)此回答:地震發(fā)生時,下列現(xiàn)象中較符合實際的是()
A.小學生正在吃早飯 B.氣溫為這一天最高
C.太陽位于當?shù)匚髂戏? D.地面輻射為一天中最強
2.2007年12月27日下午4時50分,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乘坐的專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對我國展開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據(jù)此回答:從東京到北京需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所以,飛機從東京起飛時,當?shù)貢r間是()
A.27日14:50 B.27日12:50
C.27日15:50 D.27日13:50
3.當全球9月1日和9月2日的范圍各占一半時,北京時間為()
A.9月1日16時 B.9月1日8時
C.9月2日16時 D.9月2日8時
國家主席胡錦濤于當?shù)貢r間2006年4月18日10時50分左右(以10時50分計)到達西雅圖(西八區(qū)。當?shù)夭捎孟牧顣r,即比區(qū)時提早1小時的時間),開始了為期12天的對美國等國的國事訪問。據(jù)此回答4~6題。
4.此時北京時間為()
A.4月18日1時50分 B.4月18日18時50分
C.4月19日1時50分 D.4月19日2時50分
5.此時在赤道上,屬于東半球并與西雅圖在同一日期的白晝范圍是()
A.20°W向東到2°30′E B.20°W向東到92°30′E
C.2°30′E向東到92°30′E D.92°30′E向東到160°E
6.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期間()
A.曾母暗沙正午日影為長—短—長變化
B.高雄正午日影由長變短
C.夏威夷正午日影為長—短—長變化
D.西雅圖正午日影由短變長
7.讀“太陽光照示意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中標注太陽高度為0°、地方時為8點的點M。
(2)圖中AB為______________線(晨或昏)。圖中D點大約再過______________小時日落。
(3)A點的地方時是______________點,圖示各點中,與A點地方時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點,比A點早2個小時的點是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C2.A3.D4.C5.A6.B
7.(1)如下圖所示 (2)晨 11 (3)0(或24) 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