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京的小學生熊捷,偶然交了一個筆友,是云南省怒江州馬吉鄉(xiāng)的小學生余麗芳。然而后來,余麗芳突然失去音信。熊捷坐立不安,等待了整整一年后,拿著她們之間七年的書信,走進了南京某電視臺。
熊捷努力說服那位制片人:“麗芳的午餐只是一根黃瓜,寄一封信要8毛錢,她仍和我通了7年信……為了給我寄一張照片,她要走上幾十公里山路去照相館……她每天都要通過溜索去上學,特別希望考上大學——瞧,這就是溜索?!?br/> 制片人看著那張從信封里抽出來的照片:兩邊懸崖峭壁,夾著波濤洶涌的怒江,驚濤駭浪之上,懸著兩根光溜溜的鋼索,一個女孩背著大書包,正通過溜索過江——生命真正“懸于一線”。制片人凝視良久,抬頭對熊捷說,我們會盡早出發(fā)去云南!
尋訪隊伍很快組織起來。到達怒江州的馬吉鄉(xiāng)后,大家望著怒江溜索,集體驚呼。有村民過來,掏出自帶的滑輪,將自己簡單系綁在溜索上,抓上一把青草,就準備過江。記者一問才知,滑輪在溜索上速度極快,通過幾百米的江面。只需要七秒鐘。如果不帶把青草當“剎車”,巨大的慣性將把人直接摔到峭壁上。這七秒鐘,有孩子,也有孩子的父母,因故從溜索上墜落,被浪濤吞噬。
記者問:“不害怕嗎?”村民回答:“哪有不怕的!我們在怒江邊上長大,從小怕到現(xiàn)在。有用嗎?”
余麗芳找到了。她生病在家,休學一年,附近也沒有郵局,所以跟熊捷斷了聯(lián)系。她用記者的手機第一次給熊捷打電話,歡喜無比。尋訪圓滿結束,大家卻個個滿腹心事,最后不謀而合:要為怒江搭建一座簡易的可供人行走的鋼架橋!
電視臺播出“怒江孩子索道求學”的故事后,引起強烈反響,人們紛紛慷慨解囊。2007年10月12目,第一座愛心橋在怒江布臘村小學旁奠基。2008年3月12日,大橋竣工。布臘村小學的孩子們從此可以扔掉沉重的滑輪了。
熊捷沒有料到,她對筆友的小關愛,最終竟建成了怒江州馬吉鄉(xiāng)史上第一座鋼架橋。愛無所終—— 一個一個小小的善念,如同風中的蒲公英種子,你不知道它會落在哪里生長開花,再度飛揚,入地生根……■
(池潔芝薦自《人生與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