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我是誰?雖然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我,可對于不同的對象,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哦。
如果是爸媽問(比如說拿公共電話打回家時),我會大言不慚地回答他們:我是你們的寶貝兒子!
如果是老師問(比如說踢足球不小心踢到窗玻璃上時),我會誠實地回答她:我是×年級×班的學生×××(其實是有點想逃跑的啦)。
如果是路人甲乙丙問(比如說做好事不愿意留名時):我會驕傲地回答他們:我是共青團員!
可是,當我打開闊別一個學期的QQ,正對著滿眼陌生的好友名單發(fā)呆……
你,突然發(fā)了一條消息過來:“你是誰?”
在這一瞬間,我疑惑了。
我是誰?我就是我。可是要對別人表述的時候,我是一個相對的存在。對于爸媽來說我是兒子,對于老師來說我是學生,對于國家來說我是未來的棟梁(我確實……在努力著……)。因為我可以確定對他們身份的認知,所以他們就像坐標一樣,讓我確定了我自己。那么,一旦失去或更換了這些坐標,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身份又是“誰”呢?我就不是現(xiàn)在的我了嗎?
在網上我只是一個虛擬的ID。麻煩的是,你已經看到了我的ID,還要問我是誰。在網上大家又一般都不會用真實的姓名交流,所以就算是告訴你我的本名,你也未必知道我是誰。你是我在什么情況下加為的好友?你是我的同學嗎?或者是我的兄弟姊妹?
究竟,你又是誰呢?
在我還沒有弄明白對你來說我是誰的時候,也許彼端的你也無法說出你是誰吧。
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钪刑幪幱姓軐W呀!上個網也能讓我聯(lián)想到相對論、莊周夢蝶這樣深奧的哲學命題。爸,媽,以后能讓我多上一下嗎?拜托了!
編輯/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