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翔
2009年10月18日,北京數(shù)字影視學院《棗戀》劇組在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這部全由在校學生參與編劇、導演、制片、拍攝、演出的高清電視電影受到了山西省廣播電視報、山西省呂梁市電視臺、山西省影視攝影美術(shù)磧口創(chuàng)作接待處、中國磧口攝影家協(xié)會等多家的大力支持并跟蹤報道該片的拍攝進展。
《棗戀》——十個人用十天時間完成的一部一小時左右的高清數(shù)字電影。這是北京數(shù)字影視學院學員V007班平均年齡23歲的同學創(chuàng)造的一個奇跡一一所有同學在來北京數(shù)字影視學院之前幾乎都沒有單獨拍過影片。他們是一群追逐電影夢的年輕人。
去黃土地拍電影
都說劇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聊天時瞬間靈感的碰撞得來的,而不是一個人絞盡腦汁閉門造車。學生們在學習期間要完成一部劇情片的創(chuàng)作,在和他們的一次聊天中一個故事就聊了出來。當初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拍一部高清數(shù)字電影,記得當時和同學們聊天,班里有個同學叫張勃,他家是山西大同的,我和他說我想去黃河那里拍個片子,我去過很多地方,就是沒去過黃土地,這—下聊起了他的激情,那可是他的家鄉(xiāng),誰不說咱家鄉(xiāng)好呢!第二天他就拿來很多黃土高坡的圖片,他以前是學美術(shù)的,拿來的照片也相當好看、有震撼力,極具鏡頭感??吹竭@些圖片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激動起來,會有很多想法去訴說,內(nèi)心會有一種莫名的沖動。于是我就對張勃說你和同學們商量一下成立一個攝制組。就這一樣一天之內(nèi)攝制組就建立起來,下面的工作就是開始編劇本,萬劇不離本嘛!
主創(chuàng)人員
主創(chuàng)人員張勃、陶春芳、劉金、林超相繼加入,再后來還有楊潔、王涵、鄭宗、于慧寧同學,我是以老師的身份加A到創(chuàng)作小組里的,在以后的幾天里我和他們從教室、學校的走廊、飯桌到網(wǎng)上QQ,那時滿腦子就是黃河,就是黃土地。大家開始在網(wǎng)上尋找有關(guān)黃土地、有關(guān)太原、有關(guān)呂梁當?shù)氐墓适乱约帮L俗民情,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從幾頁紙的故事大綱,到成型以后的洋洋灑灑厚厚的劇本。當時我要求大家:故事一定要好看,給人的感覺一定要真實,一定要符合當?shù)氐娜宋娘L情,不能想當然,而且要寫出人類積極向上的精神。
陶春芳負責編劇,平時下了課就把大家召集起來,給劇本不斷注入新的元素,有時為了一個情節(jié)的合理性夜里做夢都在琢磨故事情節(jié)該如何走向。他們不僅每天聚在一起討論故事的每一個細節(jié),還會向別的班同學尋求好的建議。劇中的人物愈來愈豐滿,我們已經(jīng)感覺到劇中A物開始站立起來,并且與劇組的人員對話了,創(chuàng)作組的成員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選演員
我對同學們說劇本好了,下面能否撐起這個片子的關(guān)鍵就是演員了,《棗戀》劇本的主角棗兒,一個生活在80年代的黃土高坡上的女娃子,為了愛自沉于黃河,留下一個私生女。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角色,當時想找專業(yè)演員,但是想想要是找二、三流的演員也是一筆開支,要是找在讀的學生來演,不一定能演好,因為他們還處在學習表演階段,痕跡太重,就在這時我的腦子里有一個很好的人選跳了出來,那就是他們的同學——楊潔。她給人感覺很淳樸,紅紅的臉蛋,健康的膚色,以及那有時流露出的一絲哀怨的眼神,更難得的是她也是來自黃河岸邊的甘肅蘭州。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于是我就把劇本發(fā)給了她。
男演員很快就確定了張勃,還有一個男演員大家讓我友情出演。因為劇中有四個主要人物,還差一個演棗兒媽的演員,當時讓編劇來演,后來在排戲時感覺差點什么,陶春芳是四川人,而棗兒卻是山西的,也就是一點都不搭。原計劃是十月中旬開機,馬上國慶就要到了,怎么辦?副導演張勃和《棗戀》攝影師要在國慶期間去拍攝外景踩點和落實整個劇組的吃住和車輛以及一些群眾演員。
就在為棗兒媽的演員犯愁時一個東北女孩的身影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她就是八學不久的王涵同學,也是偶然我看到她演的一個小品,覺得很不錯。就這樣確定下來王涵扮演棗兒媽,整個劇組立刻充滿了戰(zhàn)斗力,放學以后開始對戲,導演劉金拿出自己對整個片子的導演闡述,后來攝影師鄭宗同學的加入也給劇組帶來了活力。我當時要求劇組每個人都必須熟讀劇本,必須能說出故事的來龍去脈。
出發(fā)
十個人浩浩蕩蕩從北京出發(fā)了,我們帶了兩臺高清攝像機、大小磁帶40余盤、搖臂、三角架兩個,鏑燈一個,紅頭燈、黃頭燈、黑旗、白旗等一大堆東西,東西太多我們自己帶一部分外,搖臂等重的設(shè)備又花錢托運到太原。
十幾個小時的奔波后,我們在第二天的下午到達了拍攝外景地,我們租了一輛九人座的面包車,吃住每人每天花銷25元。計劃拍攝十天,因為《棗戀》劇組的前期準備很充分,計劃十天完成應(yīng)該沒問題。
關(guān)于整個片子的風格把握
因為影視的終端表現(xiàn)就是畫面,我們要知道藝術(shù)的本質(zhì)就是創(chuàng)作者提供審美給觀眾,你要表達的是什么?要高于生活,我們要給這個片子一個色彩的基調(diào),我們要改變廣播式的影視,要拍出與劇情相符合的基調(diào),那就是黃土地、黃河、還有那些一直生活在黃土高坡、被太陽曬得臉上透出棗紅色的人們,同時又是敘述一個20多年前的老故事。大家決定以厚重的黃色為《棗戀》的基調(diào)。外景地一般在上午六點至十點,下午三點至六點拍攝,所有的拍攝都改為手動調(diào)節(jié)。演員的服裝也統(tǒng)一在這個基調(diào)里,為了給劇中的棗兒買一件符合整個片子基調(diào)的衣服,我們跑了幾個布店,找了很多種紅色,最后才在一大堆紅布料下找到了我們所需要的顏色,后來又花了十元錢做成我們需要的那個年代的款式服裝。當衣服做好以后,棗兒的扮演者楊潔穿上衣服,我又感覺哪里有點不對,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是發(fā)型與服裝不搭,我拿起裁衣服的大剪刀兩剪子給她的發(fā)型變了個樣。我們住的地方就是室內(nèi)戲和室外戲的拍攝景地,我們又開始對住的地方進行改造,讓房東在墻上掛滿玉米,把紅棗用線串起來掛在墻上,再買兩只雞放在院子里養(yǎng),再放幾捆蓖麻桿,還有幾大筐剛摘下的紅棗擺在院落里,一個生活的場景就搭建出來了。室內(nèi)依然采用白熾燈為主要照明源。這樣我們就完成從白天到晚上整個色調(diào)的統(tǒng)一拍攝方案。
有一場戲是晚上九點在黃河邊的戲,當時由于發(fā)電機的功率不夠,只能帶一個紅頭燈,為了片子的整體風格,我讓同學用火把加燈光完成了拍攝,片子出來后畫面非常漂亮,也與我們整個的片子基調(diào)相吻合。當時跟蹤報道《棗戀》拍攝近況的山西廣播電視報的記者和山西呂梁電視臺的同仁也被這個畫面震撼了。其實一句話,技術(shù)永遠是為藝術(shù)服務(wù)的,把最復雜的最簡單化,那就是力量,藝術(shù)現(xiàn)在就是減法,一直減到不能再減,你才會找到藝術(shù)的精髓。
天助《棗戀》
在拍攝期間呂梁的王老師加入了進來,他是當?shù)貍€酷愛攝影的人,他跟了我們五天,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美麗如畫的場景,給我們拍了很多好的劇照。還有在劇中扮演吹嗩吶的民間藝人李世喜老師,分文未取,他和很多影視大腕合作過,是個非常熱心的人,他還是當?shù)氐臄z影家協(xié)會秘書長,只要是我們需要的他都免費提供,我們有困難就去找他,在他家吃飯喝酒時,他還唱了段當?shù)睾苡忻纳轿餍≌{(diào)。
當?shù)剡€有一個84歲的彈唱藝人張樹元,他從小雙目失明,但是他依然能用當?shù)氐膹棾獡芘鋈耸篱g的喜怒哀樂,副導演張勃把他從山下攙扶到山頂?shù)暮邶垙R唱了2個小時,有場晚上的悲情戲就是在黑龍廟里,就在我們開拍時,有個當?shù)剡h近聞名的唱歌的人來到了黑龍廟,張口就唱,當時就把我們給震蒙了——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于是我們將這個過程完整的記錄了下來,回到北京我放給中央音樂學院的研究生,北京戲曲學院的老師聽,他們第一句話就是:太正宗了。
這里有很多熱愛藝術(shù)、熱愛影視的人,我們所拍攝的所有場景沒有花一分錢。這里有太多太多的幫助、太多太多的感動,離開駐地時,房東還送給我們兩大袋子紅棗讓我們帶回北京?!稐棏佟窋z制組的所有成員真心的感謝山西呂梁淳樸熱情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