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旅小說而聞名,并以一篇《吹滿風的山谷》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的新銳作家衣向東,是近年來一位頗具創(chuàng)作個性與實力的作家。他對新時代軍旅生活的描寫,具有一種積極向上、感動人心的力量。近幾年來,為了不重復(fù)自己,衣向東在小說題材范圍上進行了廣泛開拓,《過濾的陽光》、《陽光漂白的河床》、《牟氏莊園》等作品突破了作者習慣的軍旅題材,將目光投放到更為寬廣的社會生活,特別是他所熟悉的農(nóng)村生活中,展現(xiàn)人情冷暖與歷史滄桑,成功實現(xiàn)了“轉(zhuǎn)型”。在這類作品中,他更關(guān)注平凡百姓的真實生活,表現(xiàn)蘊藏于他們心中的真情實感。其中中篇小說《電影哦電影》就是這樣一部難得的感人至深的作品,它以少年的視角敘述了偏僻山村放映露天電影的故事,在濃郁的鄉(xiāng)野氣息中,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一個令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場景。小說故事單純但意蘊深厚,讀罷,快樂、感動、心酸、痛楚,諸般滋味交織心頭。
一、懷舊——心靈的棲息地
“懷舊”是這篇小說最先吸引人讀下去的理由,對城市人來說早已陌生的“露天電影”天然地和“懷舊”聯(lián)系在一起。選擇懷舊作為切入點,緊扣了當今文化界的一大話語主題。后工業(yè)化時代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在給人類帶來極大生活便利和享受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們精神上的虛空,現(xiàn)代人心靈的漂泊無依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浮躁與喧囂,普遍孤獨茫然的情緒,終于使得塵封在心靈暗角的往事——特別是那些曾帶給人極大歡樂和極大痛苦的往事——頻頻蘇醒,以彌足珍貴的情感體驗撞擊心靈。自從20世紀90年代校園民謠的風行以及《老照片》的推出引發(fā)懷舊的浪潮以來,懷舊已構(gòu)成新世紀初一種頗富生命力的文化景觀,諸如《北大往事》、《生于70年代》、《流淌的歌聲》等層出不窮的傳記、回憶錄、老唱片以及《空巷子》、《甜蜜蜜》等懷舊影視劇的出現(xiàn),紛紛以不同方式?jīng)_擊著人們的精神領(lǐng)空,開啟著一扇扇被封閉的心靈之門。懷舊帶給我們的是溫暖,是惆悵,是一份最為柔軟而綿長的情感,這雖不足以應(yīng)對當下紛紛擾擾的快節(jié)奏生活,但畢竟使我們的心靈多了一份踏實和欣慰。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懷舊的主題沒有形成過大的潮流,以懷舊為主旨的文學就像浪漫的抒情小夜曲,沒有太多的哲理和思想,熱血和激情,但對文學卻是不可或缺的,它如涓涓細流般滋潤著讀者的心田。有一些作家始終執(zhí)著于此,如史鐵生關(guān)于插隊歲月和地壇生涯的描寫,王安憶對舊上海往事的追憶,等等。在文學上,懷舊多是建構(gòu)在回憶的基礎(chǔ)上的,自敘傳色彩一般比較濃郁。老作家汪曾祺就曾說“小說是回憶”[1],對自己家鄉(xiāng)風土人情和兒時鮮活經(jīng)歷的回憶,自己切身經(jīng)歷過并已清晰地烙在心靈深處的記憶,成為作家取之不盡的文學資源。
衣向東的《電影哦電影》就是這樣一個以懷舊為基調(diào)、以回憶構(gòu)成的文本,以露天電影為切入點,這不僅是作者的回憶,也是讀者共同的記憶。如今三十歲以上的人都曾有過兒時看露天電影的經(jīng)歷,無論嚴寒酷暑,都抵擋不住人們看露天電影的熱情。露天電影是大人們的向往,借著這樣的機會聚在一起聊天,可以緩解一天的緊張和疲勞,增進友情,愉悅心情;露天電影更是孩子們的節(jié)日,占座,打鬧,占不到地兒就到銀幕背面甚至爬到房頂或樹上去看,看完后數(shù)天都沉浸其中,模仿電影里面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如此等等,這一切不都是兒時的我們常做的事情嗎?20世紀90年代郁冬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就叫做《露天電影院》,歌中唱道:“我家樓下的空地是一個電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現(xiàn),如今的孩子們已不懂得從前,那時候的人們陶醉過的世界……在銀幕的下面孩子們做著游戲,在電影的里面有人為她哭泣……城市里再沒有露天的電影院,我再也看不到銀幕的反面……”露天電影承載了當時的人們數(shù)不盡的夢想,也蘊涵著今天的人們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如今城市里的電影院越來越豪華了,卻唯獨缺少了兒時看電影的熱情和激情。懷舊帶來的濃濃的喜悅和淡淡的傷感是最能觸動人的心弦的,衣向東帶領(lǐng)讀者穿越時空隧道,將露天電影這一帶有濃重懷舊氣息的歷史畫面重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讀了這篇小說,相信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打開自己的回憶之門,隨作者娓娓道來的敘述回到已經(jīng)漸漸模糊的過去,重新體味年少時候的憧憬和夢想。
小說突出了電影在那個特殊年代對人們的生活、精神、命運的巨大影響。在這個寧靜偏僻的小山村,人們對露天電影有著超乎尋常的期待。作者不厭其煩地描繪了電影的到來給全村甚至鄰村造成的轟動——七里八鄉(xiāng)的人們不辭辛勞走好幾里山路來看電影;孩子們成了露天電影院的主角,不到放學就心里長草,盤算著如何為家人以及鄰村的七大姑八大姨占個好位置;甚至愛屋及烏,把電影放映員當成自己的偶像;看完《閃閃的紅星》就向潘冬子看齊,剪了紅五星縫在帽子上,看完《英雄兒女》就模仿王成“向我開炮”,看完《小兵張嘎》就一人做一把木頭槍……那個時代的電影內(nèi)容和形式都是單調(diào)的,但毫不夸張地說,正是這些“紅色經(jīng)典”的電影培養(yǎng)了一代人的英雄氣概,塑造著孩子們的精神品質(zhì)。然而露天電影帶來的不僅是快樂幸福,也有憂傷和無奈,小說中有的人因電影而遭受折磨——“我”的小姑姑,因拒絕了電影放映員的求愛而遭到報復(fù),私人日記被公開,從此在村里備受嘲笑,不敢抬頭,牽連到侄子“我”也成為同學們?nèi)⌒Φ膶ο?。最可悲可嘆的是喜子,因為一部《閃閃的紅星》,先是被扣上“胡漢三”的外號,接著遭到同學們的冷落,最后在看《賣花姑娘》時又凍又累從樹上掉下摔死……電影竟然有這么大的魔力,讓人們?nèi)绱伺d奮如此依賴,改變著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走向,甚至奪走了人的生命。這在現(xiàn)今時代似乎是不可思議的,而在六七十年代那個物質(zhì)匱乏、文化生活極度干涸的時期卻極為真實。無論在多么艱難的環(huán)境下,人們都有著對精神生活的需要,都在尋求心靈的一片棲息地。這是做人最起碼的權(quán)利。然而本應(yīng)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在那個時代卻少得可憐,人們只好把一腔喜怒哀樂都傾注在電影上,電影讓人笑,讓人哭,讓人生,讓人死。在懷舊帶來的暖意中,衣向東發(fā)覺了這個特殊時期的荒誕事實,小說中灌注了作者對人的命運的思考——人何時才能擺脫外界對自己的困擾?何時才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作者以他慣有的婉約、干凈的敘述語言為我們講述了這個令人頗感溫馨卻又倍覺辛酸的故事,讓人去體味其中的感動和凄涼,反思生命的脆弱與無奈。
懷舊不等于消極被動,只有不斷地回顧過去,才能更好地前行。在現(xiàn)今這樣一個物質(zhì)欲望不斷膨脹的時代,懷舊更可以說是一種圣潔的情懷,在懷舊中,我們能深刻體會到情感的珍貴,生命的美好,過濾掉生活中的丑陋,更加珍惜曾經(jīng)擁有過的一切。正如作者衣向東所說,“我熱愛生活,并默默感謝著生活給予我的饋贈。我的小說也都充滿了愛心和溫暖,也便一次又一次感動著讀者。”[2]
二、反思——一個時代的傷痛
故事的發(fā)生地是民風古樸的小山村,小說開頭短短的一段描寫一下子把我們帶進了這個充滿生機的小村莊:
這時節(jié),田野里清清爽爽了,目光放遠,可以看到山那邊人家升起的炊煙,還可以看到山那邊的天空上,悠閑地懸浮著的白云。沒有了山梁上的莊稼和茂密樹叢的遮擋,馬嘶驢叫的聲音也就傳得格外遠。如果是下雪天,山中的許多聲音恰好被積雪吸盡了,留下一片寂靜。山那邊一群女人飽滿而膨脹的笑聲,就會順著皚皚白雪的山脊滑落過來,引得山這邊的男人癡呆半晌,無端地罵一句:日他娘的!
如此富有美感和動感的畫面——田野的風光、牲口的嘶叫、男人女人的笑罵聲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純美的山村圖景。然而,與純樸善良相伴的還有野蠻無知,這里的人——不管男人還是婦女孩子,張口罵人動手打架是家常便飯,這種生存的自然狀態(tài)既保持了人們淳樸的本質(zhì),同時也昭示了與文明的隔離。但這里并非完全的與世隔絕,人們本能地對山外更廣大的世界有著憧憬和向往,些許文明之光的滲入令他們極大地興奮,那就是電影的到來。在文化荒蕪的年代,也只有電影可解燃眉之急,電影成了人們的精神支柱,發(fā)揮著遠遠超過其本身能量的巨大作用。這是電影之幸,更是電影之不幸。在中國大地上,從過去到現(xiàn)在,乃至將來,還有多少類似的偏遠山區(qū)處在這樣的文化荒漠地帶呢?還有多少人的精神處于饑渴狀態(tài)呢?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現(xiàn)實情況形成的巨大反差令我們不能不聯(lián)想到經(jīng)濟的、社會的、文化宣傳的種種制約因素,這也許不是這篇小說所能解決的問題,然而作者極為真實的描寫,畢竟引起了我們對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思考。
小說隱隱地透露出時代的信息。從小說描寫的內(nèi)容看,應(yīng)該寫的是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河灘變良田”,“批斗地富反壞右”這樣的情節(jié)作為背景出現(xiàn)在文本中。對70年代社會生活的描寫,也是當今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個小小熱點。反思文學浪潮過去多年后,作家們又一次把關(guān)注的目光投放到那個狂熱年代,但他們不約而同地反叛著反思文學的敘事方式,摒棄宏大立場,以極具個人化特征的切入方式,展現(xiàn)處于邊緣地帶的少年人眼中的歷史圖景。早些的有王朔的《動物兇猛》,描寫生活在軍區(qū)大院的干部子弟在被人遺忘的狀態(tài)下的游蕩生涯;后又有蘇童的“香椿樹街”系列,他命名為“少年血”,描繪小鎮(zhèn)少年眼中紛亂的歷史街景和他們狂歡生活中的慘痛經(jīng)歷;池莉的《懷念聲名狼藉的日子》則一反批判立場,表現(xiàn)知青在懵懂無知狀態(tài)下的純潔心靈;余華的《兄弟》同樣是以兒童的眼光反觀文革的非人化本質(zhì)……作家們試圖以嶄新的視角在文本中重構(gòu)一個更加豐滿而完整的“文革”歷史?!峨娪芭峨娪啊返膶懽饕暯亲罱咏匀惶旎[的鄉(xiāng)村頑童,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這些少年依然活得那么有滋有味、快樂無比,他們顯然不能懂得那十幾個“壞分子”的痛苦,也不能明白“河灘變良田”的政治意義。大人們的世界發(fā)生的轟轟烈烈的事件對孩子們來說太遙遠了,他們只是在一個時代的邊緣全心感受著自己的生活,敘寫著自己的故事。然而在他們單純的布滿陽光的世界里竟也會有陰云籠罩——由于無法理解和把握的外界因素,喜子和“我”相繼受到人們的冷落,淪落為不被公眾接受的一類,小小年紀便體會到復(fù)雜社會帶來的心靈孤寂,只好用自己放小電影這樣的方式尋找生活的樂趣;而“我”的小姑姑則成為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的犧牲品,最后干脆在旁人的議論和白眼中退回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品味孤獨——這一切都是時代的恩賜,歷史的恩賜。作者不動聲色地批判了一個非人時代對人的精神的摧殘,即使是少年的稚嫩心靈,也留下了深深的時代印痕?!皞?cè)身看文革”的寫作姿態(tài)和立場彌補了反思文學遺漏掉的底層平民生活的面貌,還原給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生動的歷史,這也許能令今天的年輕人對那個逐漸遠去的年代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小說題目“電影哦電影”似有種欲說還休、意猶未盡之感,作者在感嘆什么呢?也許正是一種復(fù)雜的難以言說的感情。小說以簡單蘊藏深刻,以輕松承載沉重,讓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汪曾祺.橋邊小說三篇·后記[J].收獲,1986.2.
[2]衣向東.大善始能大美[J].北京文學,2004.10.
作者簡介:
陳自然(1971— ),女,副教授,文學碩士;工作單位:唐山師范學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