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利用“有界”與“無界”理論對漢英比較句式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漢英比較句式都具有將“無界的量”轉化為“有界的量”的認知功能,并存在“同界相斥”和“比較越界”的現(xiàn)象。同時還提出了“比較量”這一概念,比較句式形成“比較量”,“比較量”連接著“絕對量”和“相對量”兩端,在一定條件下使之相互轉化。
關鍵詞:界 相對量 絕對量 比較量
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中,表示比較的語法項目,是一個教學容量很大的語法項目,也是重點和難點之一。但目前不管是立足于語法系統(tǒng)還是立足于教學實踐,對于比較范疇的研究都還相當不足,漢英比較范疇的對比研究成果更是遠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比較作為人類共有的最基本的認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反映到語言中就是表示“比較”的句法形式和語法意義的存在。在人類語言中比較范疇是絕大多數(shù)語言都具有的一種范疇,是語言中具有廣泛普遍性的語法范疇或者句法語義范疇[1],而且必然地蘊含著一定的認知規(guī)律。本文以漢語及英語為例,從“有界”與“無界”的理論角度出發(fā)對比較范疇的認知進行了探討。
一、從“無界”到“有界”
認知經(jīng)驗表明,人認識和感知事物是通過感知其性質特征實現(xiàn)的,即一事物在人類意識中的存在方式是一系列其所具有的性質特點的組合形象。比較是人類認知外部世界各個事物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時最基本的手段,因此比較的過程就是區(qū)分鑒別各事物之間性質特點的過程,比較的結果就是事物間性質的高下異同。這解釋了為什么各種語言的比較范疇都離不開具有表達事物性質特征的語言形式。從這些語言形式出發(fā),我們必然可以找到比較的深層認知機制。
英語的比較范疇通過形容詞和副詞的“級”來體現(xiàn),但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詞和副詞都能進入“級”這一語法范疇。形容詞可分為可分級(gradable)和不可分級(nongradable),可分級的形容詞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可以構成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可以與前置修飾語very、extremely、too等連用表示形容詞的品質有程度差別[2]。所有的動態(tài)形容詞和大多數(shù)靜態(tài)形容詞都是可分級的,不可分級的形容詞主要是一些從名詞派生的形容詞,如wooden、silvery、medical、atomic等,以及含有完全的或者終極的程度的絕對形容詞,如perfect。而能進入“級”的副詞都是與形容詞同形或者形容詞加上后綴“-ly”構成的,因此在意義上沒有太大差異。
漢語的比較范疇主要體現(xiàn)在形容詞上①,但漢語的形容詞與英語的形容詞概念和外延并不一致,漢語的形容詞幾乎對應地包括所有我們上面所說的英語的可分級的形容詞和副詞。漢語的形容詞既可以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狀和性質(相當于英語的形容詞adjective)還可以表示動作行為等的狀態(tài)(相當于英語的副詞adverb),句法上表現(xiàn)為可作定語修飾名詞性成分,狀語修飾謂詞性成分(包括動詞性和形容詞性)并可以直接作謂語(但并不自由)。語法功能上大于英語形容詞和副詞之和,因此在國外,尤其是美國,漢語教員多半把漢語的形容詞稱為“stative verb”以示與英語的形容詞“adjective”的區(qū)別。
朱德熙(1956)將漢語的形容詞分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并指出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后者總是“跟一種量的觀念……發(fā)生關系”。沈家煊(1995)認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正是性狀的“有界”與“無界”在漢語語法中的表現(xiàn),即性質形容詞是無界的,代表一個不定的“量幅”,而狀態(tài)形容詞是有界的,代表的是量幅上某一段(量段)或者某一點(量點)。現(xiàn)在我們以“白”和“雪白”為例看一下性質形容詞(白)與狀態(tài)形容詞(雪白)受程度副詞修飾及進入比較句式的情況。
表1:漢語性質形容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受程度副詞修飾及進入比較句式的情況考察
01
表1整齊地體現(xiàn)了各種程度副詞及比較句式能與性質形容詞和諧共現(xiàn),而與狀態(tài)形容詞則截然對立的情況。由此可見,程度副詞及比較句式是用來也只能用來限定描述無界的性質形容詞;狀態(tài)形容詞是有界的,定量的,本身已經(jīng)具有或者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量點,不能再受程度副詞和比較句式的修飾或限定。
英語中也存在大量的復合形容詞,如sky-blue(天藍色的)、grass-green(草綠色的)、snow-white(雪白的)等,其構詞特點和語法意義與漢語的狀態(tài)形容詞相似,同時也沒有比較級和最高級,這更證明了定量形容詞不能進入比較句式。
比較是對不定量的性質進一步描述,并將其定量化。當說話者說什么東西白的時候,聽話者無法從中獲取具體的關于“白”的程度和樣子的信息,因為所謂的“白”可以是乳白、雪白、灰白、銀白、花白等等,程度是模糊的,沒有界限的,但如果補充說明“比紙還白”的時候,“白”的概念也就清晰起來,也就是說“白”的程度被一定程度地限定了,從“無界”轉化成了“有界”。這說明了為什么比較會成為人類認知世界萬物的一個最基本的方式。人們認知一個未知的或是新知的事物就是通過用原先的熟知的知識和事物將其概念化的過程。人的這種認知行為是由其生理基礎所決定的,是全人類共通的。這體現(xiàn)在語言中就是比較關系表達了全人類的共有的邏輯思維概念,因此英語和漢語也是一致的。
下面我們再以漢語表示詢問程度的疑問句式②為例進一步驗證以上結論。
A:N+A+嗎?
*那墻雪白嗎?那墻白嗎?很白。沒有紙那么白。
B:N+A+不+A?
*那墻雪白不雪白?那墻白不白?非常白。像紙一樣白。
C:N+有多+A?
*那墻有多雪白? 那墻有多白? 白極了比紙還白。
顯然,程度副詞修飾的形容詞短語和比較句式都能用來回答詢問程度的A、B、C三種疑問句,這說明兩者都已占據(jù)了一定程度的量幅,體現(xiàn)了一定的性質程度,把性質形容詞從“無界”轉換成了“有界”。
因此,比較量首先具有將“無界”的事物或性質轉化成“有界”的事物或性質的功能。
二、相對量、比較量和絕對量
雖然程度副詞和比較句式都可以將性質形容詞從“無界”轉換成“有界”,但是轉換之后兩者的區(qū)別還是顯而易見的。
石毓智(2001)在討論疑問句式的功能與形容詞的有無標記時區(qū)分了一對概念,即“相對量”和“絕對量”。“相對量”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參照系里,程度的高低隨著參照系的改變而變化。程度詞代表的是一種典型的相對量。絕對量代表的是一個客觀量,它不因參照系的不同而改變。絕對量在語言中通常由數(shù)詞和度量衡單位組成的結構表示[3]。”
相對量與絕對量并不難理解。比如有人說“那個人很高”,如果這句話出自一個小孩子,我們馬上會聯(lián)想到那個人比這孩子高一些;如果出自一個普通成年人,我們聽來可能覺得那個人有一米八或者一米九,因為相對普通人,這算很高;但如果是出自于一個籃球運動員的話,我們想到的那個人就至少要兩米以上了。顯然這里的“很高”是個相對量,隨著參照物的改變而改變。但如果有人說“那個人有兩米高”,就不會產(chǎn)生以上種種可能性,這就是所謂的絕對量,不因參照物的改變而改變。相對量和絕對量之間是不能直接互相轉換的,因為程度副詞不能同時再受數(shù)量修飾限制。
但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程度的量要遠比這相對量和絕對量要復雜得多,只有相對的量和絕對的量根本不可能滿足人們想表達大千世界各種各樣量的區(qū)別的需求。筆者認為在相對量和絕對量之間其實還存在著一個“比較量”。比較量在語言形式上通過使用比較句式來實現(xiàn)。而且“比較量”連接著“相對量”和“絕對量”兩端,利用比較句式可以間接地將“相對量”轉化為“絕對量”。如:
A:——那人高嗎?
——很高。
——有多高?
——比姚明高。
——比姚明高多少?
——比姚明高三公分。(229公分)
從對話A中可以感覺到那個人的身高隨著“很高”“比姚明高”和“比姚明高三公分”三個量的表達,在我們頭腦中的形象不斷地具體和絕對化,尤其是“比姚明高”,從形式上看是一個比較量,但其實所表達的卻已經(jīng)是一個絕對量了,因為姚明的身高本身已經(jīng)是一個確定的絕對量。但并不意味著比較量表達的就一定是具體的絕對化的量,比較量是一個跨幅極大,具有形象色彩和想象空間的表達量的手段,極具表現(xiàn)力。然而,比較量在轉化過程中的表達和接受,極大地依賴于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知識結構的共享程度,也就是認知語言學所說的認知域的覆蓋面大小。如:
B:——那東西甜嗎?
——相當甜,比蜜還甜。
C:——讀書難嗎?
——很難,比種田還難。
對話B中,以蜜來說明甜的程度,既形象又貼切,容易引起聽話者的共鳴,因為一般人都喝過蜂蜜,都知道蜂蜜的滋味,因此聽到比蜜還甜時,馬上就理解了那東西有多甜。對話C中,說話人以種田來和讀書相比,如果聽話人也是一個農(nóng)民或者種過地的人自然容易領會,但如果是一個從來沒到過農(nóng)村,對種田一點概念也沒有的人來說,這樣的比較則是沒有交際意義的;同理,對話A中,如果聽話者是一個對籃球不感興趣,或者不熟悉姚明個人資料的人,那“比姚明高三公分”所形成的概念仍然只能是一個比較量而非絕對量。
由此可見,“比較量”將“無界”的量轉化成“有界”的量的同時,還將“相對量”轉化為“絕對量”。比較量之所以可以順利地連接相對量和絕對量兩端關鍵有二:一是在于比較句式中被比較項一般是大家熟知的事物,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概念量或者絕對量;二是比較句式中可以用數(shù)量短語來充當比較結果。比較量同時和相對量及絕對量部分相交,但并不能取代比較量和絕對量。因此我們可以說由比較句式實現(xiàn)的比較量是一個人類表達程度量的不可或缺的語言方式,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認知相似性原理或者象似理論,這反映了比較是人類認識外部世界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人類可以通過比較將未知的事物與已知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或相對、或絕對,或精確、或模糊地掌握新事物的性質或狀態(tài)及其程度。
三、同界相斥
表1同時還告訴我們在性質形容詞的環(huán)境中,程度副詞與比較句式的共現(xiàn)是整齊劃一的,上述的疑問句式也說明了兩者的功能都是把不定的量定量化。但一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定量化,也就進入了“有界”,便無法再自由地受其他成分修飾或限定了。所以,程度副詞與比較句式共現(xiàn)卻不能同現(xiàn)。這就是“同界相斥”現(xiàn)象。
“同界相斥”現(xiàn)象能夠解釋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部分比較句式偏誤的產(chǎn)生原因。留學生正是因為不明“同界相斥”之理,才會在習得過程中出現(xiàn)比較句式與程度副詞之間的混用。如[4]:
*她織布的技術比其他人很高。
*北京的冬天比日本名古屋十分冷。
*我現(xiàn)在比剛來北京時非常忙。
筆者對此類偏誤的解釋有別于趙金銘(2001)。趙金銘解釋說此類句子之所以不成立,是因為句子中的“很高”“十分冷”“非常忙”都帶有較高的程度,是某個性質形容詞的一個量段或量點,是“有界”的?!?今天比昨天冷得不得了”和“*今天比昨天冷極了”依然不能成立,是因為句中的“極了”“不得了”表示程度之極點??梢?趙金銘強調的原因是其程度之高。然而這只是表面的現(xiàn)象,見下列句子:
*瑪麗比田芳有點兒高。
*瑪麗比田芳(比)較高。
*瑪麗比田芳不怎么高。
*瑪麗比田芳挺高。
*這些年人們的生活比以前非常好。
上面句子中表示的程度量并不高,但仍然不能進入比較句式。當然,筆者同樣認為程度副詞和比較句式都是修飾性質形容詞的,并一定程度上將其定量化,使之進入“有界”,但關鍵在于“有界”與程度量的大小無關。其實黎錦熙(1924)已經(jīng)提出“形容詞的三級比較法——在英文是變化形容詞的詞尾來表示,國語就全靠副詞的運用了[5]。”且不論漢語的三級之說正確與否,但用副詞表示程度量的等級差別卻是顯而易見的。持相同看法的學者大有人在,甚至不少人提出了漢語存在隱性的比較范疇,指的就是表示不同程度量的程度副詞同樣構成了比較的一個等級序列。如任學良(1981)指出,漢語形容詞級的概念表達方式既有詞匯手段(程度副詞或數(shù)量補語)又有句法手段;高慶實(1999)認為,原式形容詞單獨作謂語一般都有對比的意義;元傳軍(2002)也指出,性質形容詞(短語)作謂語,均含有比較、對照的意義;儲澤祥等(1999)將比較分為單比和通比,并作了很好的論述:“單比是個體與個體的對比,通比是某個個體與它所在類的其他所有個體進行對比。[6]”不管是“虛比”“通比”還是“隱性比較”,說的都是程度副詞能表現(xiàn)出程度量的各個不同層次,能自成系統(tǒng)。當然,漢語是否存在隱性的比較范疇尚無定論,如果存在的話,與顯性比較范疇之間在語義功能和認知上的具體區(qū)別又是什么,這些問題不是本文所要回答、所能回答的。但無論如何,漢語程度副詞和比較句式都是區(qū)分程度量的手段,性質相似,具有相斥性,因此不能同現(xiàn),也就是具有“同界相斥性”。
不過,“更、更加、稍微、略微”這樣的副詞可以自由地進入比較句式,甚至有的可以增強比較句式的可接受性。③這些副詞與我們所說的“很”類程度副詞不一樣。這些詞修飾形容詞是不自由的,如:
*她更漂亮。④ 她更高了。她比去年更高。
*他更加堅強。他更加堅強了。他比以前更加堅強。
*今天稍微冷。今天稍微有點兒冷。今天比昨天稍微冷一點兒。
*他來得略微早。他來得略微早了點。他來得比我略微早一些。
根據(jù)呂叔湘的解釋:“‘更(更加)表示程度增高。用于比較。多數(shù)含有原來也有一定程度的意思”[7]。顯然,“更”并不是純粹的程度副詞,本身已經(jīng)含有“比較的”意思,而只有在比較句式里或者表示變化的“了”(隱形動態(tài)比較)的語言環(huán)境下才能激活這樣的意義,因此可以與比較句式同現(xiàn)就理所當然了。而“稍微(稍稍)”等則表示數(shù)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與動詞連用時動詞常重疊,要么前面有副詞“一”或者后面有“一點兒、一些、一下”等(稍微等一等、稍微休息一下);與形容詞連用時在形容詞前加“有點兒”或者后面加“一點兒(些)”(稍微平靜了一些、稍微有點兒疲倦);也可以在動詞和形容詞前加“不”(稍微不注意、稍微不小心)。因此,“稍微”不僅修飾性質形容詞是不自由的,即使與比較結構同現(xiàn)也要受限制。
四、比較的越界
比較句式具有把事物的性質從“無界”轉化成“有界”的功能。比較句式所表達的量在“有界”的量段中占據(jù)了“比較量”這一重要位置,而這一功能和位置又反過來決定了比較句式的使用范圍和語用功能。
顧名思義,比較句式是用來區(qū)分不同事物或不同性質之間異同高下的語言形式,而比較范疇作為所有比較句式的聚合也理所當然地具有同樣的語用功能。但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范疇理論及對語言事實的考察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比較句式的使用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簡單和純粹。無論漢語還是英語都存在著比較范疇和其他相鄰范疇界線模糊、部分成員交叉分布的情況。
漢語中有許多語義中含有比較,但句法結構卻不被列為比較范疇的成員。劉焱(2001)等將之處理成相鄰的對比范疇、選擇范疇等。如:
(1)老張有錢,老李沒錢。(對比范疇)
(2)北方干燥,南方潮濕。(對比范疇)
(3)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選擇范疇)
(4)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梨一筐。(選擇范疇)
總體來說,漢語中其他句式表達比較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以比較句式表達其他意義的比較少見,但英語中被認為用比較形式表達其他意義的情況較多,通常被歸納為八類,分別簡單舉例如下⑤:
(5)“more than”:Toms insolence is more than I can stand.
湯姆的傲慢使我難以忍受。(表示否定)
(6)“l(fā)ess than”:She was less than annoyed to learn the news.
她聽到這消息并未感到煩惱。(表示否定,相當于not 或little)
(7)“no more…than”:I am no more mad than you are.
我和你一樣都沒有發(fā)瘋。(有時還可以相當于only)
(8)“no less…than”:Our village is no less beautiful than this picture.
我們的村莊同這幅畫一樣美麗。(相當于quite as …as或者as many/much as )
(9)“much more /less”:The small baby cant walk,much less run.
那孩子不會走,更不會跑了。(表示程度的增強)
(10)“as few/little”:The old man hardly knows him, and he as little of the old man.
那老人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那老人。(表示相同的量或程度)
(11)“as much(as)”:I found him rather careless and said as much to him.
我發(fā)現(xiàn)他有些粗枝大葉,并直率地跟他說了。(作名詞相當于the same thing;作副詞相當于so/just so)
(12)“as good/well as”:He as good as called me a liar.
他幾乎等于說我是個騙子。(作副詞相當于nearly the same as或者almost;作連詞相當于in addition to 或者and also等)
可見,漢英語言中都存在著比較范疇與相鄰范疇交叉重疊的地方,屬于比較范疇的“越界”現(xiàn)象。這種“越界”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人類認知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且再次印證了認知語言學的典型范疇等相關理論。
總之,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的比較句式,其主要功能都是形成一種“比較量”將“無界”的事物或性質轉化成“有界”的性質和狀態(tài),從而成為人類認知世間萬物,尤其是認知新事物的一個獨特卻又普遍有效的方法。同時,比較范疇還存在著“同界相斥”和“比較越界”的現(xiàn)象。“同界相斥”即程度副詞和比較句式都具有將各種性質量不同程度地定量化的功能,但兩者之間存在共現(xiàn)而不同現(xiàn)的情況?!氨容^越界”的現(xiàn)象即比較范疇與其他相關鄰近范疇出現(xiàn)交叉重疊現(xiàn)象。
內(nèi)容注釋:
①漢語副詞用于比較(如比較努力、最堅決等)遠不如形容詞廣泛,
因此少有人提及;還有個別的名詞也可用于比較(如比雷鋒還雷鋒)但還屬特殊用法,不具普遍性,因此文中不作另外說明。
②石毓智證明了A、B、C疑問句式為漢語詢問程度的專用問式,定
量形容詞已經(jīng)具有確定的量不能直接進入上述問句。具體參見《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2001)第十章、第十一章。
③李大忠也注意到此現(xiàn)象,但未作出任何解釋。參見《外國人學漢
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29頁。
④這樣的句子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出現(xiàn),否則被認為是不完整的,
不能成立。
⑤例句均出自崔正勤、宋慶生、紀昌祥編《英語比較結構》,山東
教育出版社,1986年,71-91頁。
引用注釋:
[1]劉焱:《現(xiàn)代漢語比較范疇的語義認知基礎》,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9月,第3頁。
[2]陳敦金,《英美語慣用法詞典》(增訂版),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3]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2001),第十一章“疑問句式的功能與形容詞的有無標記” 第266頁。
[4]李大忠,《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28頁。
[5]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24年,第140-141頁。
[6]轉引自張旺熹,《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第85頁。
[7]呂叔湘主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230頁。
參考文獻:
[1]李大忠.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
[2]劉焱.現(xiàn)代漢語比較范疇的語義認知基礎[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3]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沈家煊.R.W.Langacker的“認知語法”[J].國外語言學,1994,(1).
[5]沈家煊.“有界”與“無界”[J].中國語文,1995,(5).
[6]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增訂版)[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7]石毓智.漢語的“數(shù)”范疇與“有定”范疇之關系[J].語言研究,2003,(6).
[8]張旺熹.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9]趙金銘.論漢語的“比較”范疇[J].中國語言學報,2001,(10).
[10]趙金銘.差比句語義指向類型比較的研究[J].中國語文,2005,(5).
[11]趙金銘.從類型學視野看漢語差比句偏誤[J].世界漢語教學,2006,(4).
(張瑩瑩 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