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50余名公務員參加了一場“嗅覺”相親會。屋里關著燈,參加者戴著眼罩和面具,憑借嗅覺找尋自己的另一半。組織者、心理專家婁朕豪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憑借嗅覺就可以發(fā)現(xiàn)真愛。
《京華時報》
※玩噱頭!無聊炒作!
※挺好玩的。濟南啥時候有“嗅覺”相親???
※要是我能參加,就一個星期不洗澡再去,多原始的體味?。?/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體味不假,但普通人不是警犬,沒那么高的嗅覺識別功能吧?
※這得多曖昧啊,我可沒這勇氣。
※參加相親的,哪一個不往身上灑“香香”?雖然香水會與各人的體味互為融合,但就那么匆匆一嗅,也許更容易變成香水的選擇。
※看起來蠻有創(chuàng)意的,不過,好男人是個啥味兒?
※兩個陌生男女短暫的肢體接觸,摸索到的是愛情嗎?將獵奇心在瞬間被滿足而產(chǎn)生的道德叛逆快感與“心心相印”的愛情震撼劃上等號,天底下還沒有這種愚昧的傻瓜。
※且不論“嗅覺能找真愛”有沒有科學根據(jù),單看這相親的方式就很“邪門”——我就不信,開著燈就找不到另一半,有鼻竇炎的就找不到真愛了。
上海商學院宿舍樓602寢室起火,大火迫使4名女生從陽臺跳下,當場死亡。上海市公安局對外發(fā)布消息稱,火災事故初步判斷原因為寢室里使用“熱得快”引發(fā)電器故障,并將周圍可燃物引燃所致。
《羊城晚報》
※用什么“熱得快”啊,那玩意兒隱患最大了。
※如果是男生的話,可能不會這么慘了吧?
※假如此前接受過逃生訓練,有自救能力;假如學校安全教育到位;假如宿舍配備完整的消防設備……有其中之一,都不至于發(fā)生如此慘劇。
※據(jù)說還逃出去兩個,但她們呼救的時候,干嗎把門帶上,弱智?。?/p>
※聽說有滅火器,不過是過期的、從沒用過的。
※別再責備死難者了。6樓陽臺,稍有常識的小學生,都不會貿(mào)然“跳樓求生”的;何謂“慌不擇路”,換誰,那時候不驚慌???再者,門是打不開的,滅火器是過期的,大火越燒越旺,一面是火海,一面是陽臺下的天空,要是你,你咋選擇?
※一場大火檢驗了一些消防設備的保質(zhì)期,只是這個成本太高了。
※僅是對“熱得快”等小電器一禁了之,不去認真傾聽學生的訴求,不采取相應的措施配套、提升宿舍后勤服務質(zhì)量,那么,最終的效果可能恰恰是,促使“熱得快”等小電器使用得更加隱蔽,安全風險更大。
※這是學校教育在安全和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
廣州一家外企為員工安排了一個很特別的培訓——上廁所培訓。公司的基層主管人員為員工做大小便的示范動作,300名員工接受這項培訓,員工學完之后還要簽名確認自愿參加這個培訓項目。有員工表示:這是一種侮辱,難以接受。該公司的主管則認為:這是一種企業(yè)文化。
《現(xiàn)代快報》
※怎么大小便還要統(tǒng)一姿勢,不是變態(tài)嗎?
※一般培訓是為了提高員工業(yè)務水平,可這上廁所,跟“業(yè)務水平”有啥關系?難道這家公司的業(yè)務就是上廁所?
※貌似是企業(yè)文化啊。人家說了:如果你能把公司最臟的那一部分工作做好,就可以把其他部分的工作都能做好。
※員工只是賣了勞動力,不是簽了“賣身契”,如廁是員工的隱秘,與本職工作無關。
※這其實是在“培訓”員工的奴性,令其放棄人格尊嚴,順從、聽話而已。所以,大家應該一致說:“不”,以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
※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一場令人作嘔的惡作劇。
※吃飽了撐的沒事干。還不如讓員工多學些真本領呢。金融危機正在席卷全球,如果哪天企業(yè)破產(chǎn)了或者員工失業(yè)了,員工連飯都吃不上了,上再漂亮的廁所又能管啥用?
閑話別冊之八卦掌
評家:雖然生活像宋祖德的嘴一樣荒誕,但臧天朔此次實在不像炒作那么簡單,一個二線歌手忽然就成了涉黑頭子,又有二線女藝人曝緋聞流眼淚,暴力兇殺、色情美女糾結(jié)在一塊,如果加點飛行元素就成了好萊塢大片啦。
《羊城晚報》
【隨看隨評】有些藝人的生活往往比戲精彩,這是不瘋魔不成活。
陳魯豫:“你什么時候感覺自己紅了?”“你上網(wǎng)看別人對你的意見嗎?”“你小時候父母打你嗎?”
《揚子晚報》
【隨看隨評】魯豫跟很多明星有約,好事網(wǎng)友總結(jié)了她的幾個必問的問題,“真好”“真的假的”“你們信嗎”這些常用語也入選。但也許不全怪魯豫,每個人的過去都不同,而明星們的過去都是相似的,向他們提問題根本不用動腦。
查小欣:“伊能靜的第五個悲哀是再度錯信男人?!?/p>
中新網(wǎng)
【隨看隨評】著名娛樂主持人查小欣給伊能靜數(shù)了五大悲哀,前四個是天真、隱瞞、言行不一致和自亂陣腳。查老師說得跟自己沒有親歷親為親自做過女人似的,這些不是伊能靜的悲哀,是戀愛中女人的悲哀。
編輯 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