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從音樂活動角度考察宮廷音樂,一個重要的視角是對音樂進行分類。自漢以來,人們就開始嘗試對秦漢迄隋唐的宮廷音樂類別進行分類,進而去了解和認識不同朝代宮廷音樂的特點。
據(jù)《后漢書》劉昭注,蔡邕《禮樂志》將東漢明帝時的宮廷音樂分為四類,此即歷代樂志中提到的“漢樂四品”:一、大予樂,主要為郊祀、宗廟、食舉等禮儀中所用樂;二、周頌雅樂,主要為辟雍、饗射、六宗、社稷等儀式中用樂;三、黃門鼓吹,主要用于天子宴樂群臣,用之宴饗樂;四、短簫鐃歌,用于軍中獻捷。東漢時期“漢樂四品”的分類,主要用樂場合有郊祀、宗廟、食舉、辟雍、饗射、六宗、社稷、宴饗、獻捷等儀式中,顯然,“漢樂四品”分類的標準是不同的禮儀功能。
梁朝沈約承前人的說法,亦將宮廷音樂亦分為四類,但也有些微區(qū)別。他在《宋書》卷二○《樂志》說:“蔡邕論敘漢樂日:一日郊廟神靈,二日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日短簫鐃歌”??傮w上看,盡管沈約的分類與蔡邕并非完全一致,但從郊廟、宴饗、辟雍等用樂場合看,沈約的分類原則還是與東漢蔡邕基本一致的。
房玄齡等撰《晉書》,將宮廷音樂分為六類:五方之樂,宗廟之樂,社稷之樂,辟雍之樂,黃門之樂,短簫鐃歌等。這里的六分法,盡管與前“四分法”有些區(qū)別,但仍與蔡邕對東漢宮廷音樂進行分類的標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郭茂倩從歌辭的角度,把音樂分類了十二類。盡管他的分類并不完全是對宮廷音樂的劃分,但仔細分析,其中的許多類別還是與宮廷音樂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他的分類見于《樂府詩集》。其十二種類別是: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就《樂府詩集》所收錄歌辭看,其對象雖然不是單一的宮廷音樂,其中包括了宮廷樂府,貴族樂府,民間樂府;但看其分類情況,十二類曲辭大致采用了三種標準:一、儀式或用樂場合的標準;二、表演形式的標準;三、是否入樂的標準。
清人徐天麟撰有《東漢會要》,他對此的看法是:東漢四品樂,即大予樂,雅頌樂,黃門鼓吹樂,短簫鐃歌樂。這四種音樂之間不存在等級、雅俗之辨的問題,它們都屬于儀式用樂。
近代學者多從文化內(nèi)涵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王運熙在《樂府詩述論》中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其雅、俗兩分的觀點為學界所認同。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之中古期:秦代至唐末。即運用了雅俗分類形式梳理了中古時期的音樂。
從古代各時期學者對宮廷音樂的分類看,東漢時期至《晉書》成書的唐初,人們基本以用樂儀式或用樂場合的不同來分類。這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段的宮廷音樂表現(xiàn)了“禮樂相須為用”、“禮非樂不能行”的“以禮為本”的觀念。自唐以降,宮廷音樂之分類形式多樣化,從儀式場合、表演形式、是否入樂以及華夷等多種標準來分類,可以看出,對于宮廷音樂的分類已經(jīng)不僅僅是以禮一禮儀為本,還有以詩(歌詞)——內(nèi)容為本,以樂——表演為本。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將樂府古題作品分為八類:相和歌,拂舞歌、白綾歌、鐃歌、橫吹曲、清商曲、雜題、琴曲。這顯然是從表演形式的角度分類的。與此前學者的分類相比較,較大的區(qū)別是缺少了“郊祀”、“宗廟”、“燕射”等樂類,而前代以“禮”為本的重要性在吳兢的分類中并沒有得到體現(xiàn)。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頻仍,宮廷禮樂隨時局的動蕩而不穩(wěn)定有關,同時慢慢出現(xiàn)了與周代正統(tǒng)逐漸疏離的事實,終而導致了宮廷樂舞的多樣性特點??疾炷铣瘯r期宮廷音樂的活動,可以找到分類標準的多樣化在這個時期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和發(fā)展。
從西漢開始,宮廷音樂中雅俗的分界漸趨于明顯。但什么樣的音樂為雅,什么樣的音樂為俗,盡管各朝都在倡導周代的傳統(tǒng),但各個朝代都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說沒有明確的標準??疾鞖v史資料發(fā)現(xiàn),雅、俗分界,大多具有主觀的隨意性,或者說加入了當時的解釋??偟那闆r是:漢魏以來,郊廟祭祀類儀式成分較重的音樂多定為雅樂,宴饗等娛樂性較強的音樂,多定為俗樂,這在歷朝似乎是約定俗成的。南朝時,雅、俗的分界比較模糊,在前朝為雅樂的樂調(diào),后朝也在俗樂的場合中使用。
南北朝時期,相和歌、拂舞歌、白纻歌、鐃歌、橫吹曲、清商曲、雜題、琴曲等樂類,在宮廷用樂中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些音樂形式時而入郊廟祭祀,時而入殿庭宴饗。梁武帝時,三朝用樂之樂類就有這種情況。如樂有《相和五引》、《俊雅》等樂,舞有武舞《大壯》、文舞《大觀》以及《拂》舞、《巾》舞、《白纻》舞等,三朝之儀用之,但并不是固定于某一儀式中專用,而是時人郊廟祭祀,時而入殿庭宴饗。梁武帝三朝樂中的《俊雅》就在二郊、太廟、明堂中共享。其它“十二雅”之樂也多有為幾種儀式同用,甚至迎神時還用外來之邊曲。
可見,南朝時期宮廷音樂的活動形式已經(jīng)明顯有了由“儀式音樂”到“藝術音樂”演變的某種跡象;可以看到宮廷音樂在這一時期對傳統(tǒng)的追隨,而又不失對音樂藝術性的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南朝宮廷音樂的分類,的確呈現(xiàn)出一些重要的跡象,應該說它體現(xiàn)了南朝宮廷音樂的某種發(fā)展趨勢。總體看,南朝的宮廷音樂按儀式用樂的分類標準,但也有些變動,南朝宮廷用樂的不穩(wěn)定性與多樣性,尤其是后世出現(xiàn)一樂多用的現(xiàn)象,據(jù)前所述,將南朝宮廷音樂分為郊廟樂、宴饗樂、鼓吹樂和雜樂四類,這也是南朝宮廷音樂特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