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兩岸的堅冰正在雙方的努力下漸漸融化,但是,畢竟彼此隔絕得太久,深化兩岸的民間交往則是重拾互信的途徑。而圍繞北京奧運、四川地震等事件,兩岸人民表現(xiàn)出的中華民族共同的喜悅和悲情,血濃于水的親情,無疑是兩岸民間互信和未來發(fā)展的基礎(chǔ)。
兩岸同胞攜手抗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的四川汶川8.0級強烈大地震,瞬間將阿壩、綿陽、都江堰、廣元等地毀得滿目瘡痍。慘重的災情,通過電視畫面不斷地傳到臺灣,讓曾經(jīng)歷過1999年“9·21”大地震的臺灣同胞深受震動,臺灣各界爭先恐后提供人道救援,參與祖國大陸的抗震救災工作。
在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一時間,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以黨主席吳伯雄的名義,致函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對災區(qū)表達關(guān)切和慰問,并派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接洽協(xié)助救災事宜。
5月12日晚,馬蕭辦公室發(fā)出新聞稿,呼吁臺灣當局與民間社會向大陸提供物資與人道救援。馬英九等向臺灣紅十字會捐款。宋楚瑜以“宋楚瑜之友會”名義捐款。24日,馬英九向即將啟程赴祖國大陸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表示,希望他向胡錦濤轉(zhuǎn)達臺灣在災區(qū)的認助、認養(yǎng)以及災民的心理輔導方面可以提供幫助,并強調(diào),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此時此刻正應展現(xiàn)同胞之愛,“這方面我們會全力以赴!”
臺灣民眾愛心沸騰:工商界慷慨解囊,文藝界熱心贊助,航運業(yè)包機救援,許多縣市長、議長、民意代表也紛紛解囊捐款,表達對祖國大陸災民的愛意。在獲得祖國大陸的同意后,臺灣紅十字會整合臺北市的資源,立即派出22人加一只救難犬的搜救隊,表達了臺灣2300萬同胞對祖國大陸同胞的至深關(guān)懷。
在震后的廢墟上,搭起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愛心大橋,凝聚了深切的同胞情誼。
北京奧運:兩岸共同的驕傲和榮耀
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共派出參賽選手80名,團本部人員及職員57人,共計137人參加北京奧運。其中選手將參加田徑、游泳、舉重、射擊、柔道、射箭、羽毛球、乒乓球、網(wǎng)球、棒球、壘球、跆拳道、賽艇、帆船及自行車等15個項目。
中華兒女在國際競技場上摘金獲銀。兩岸心手相連,血濃于水。奧運,成為兩岸同胞共襄盛舉、共享榮光的紐帶。
奧運會上,兩岸運動員用精神和意志寫下一個個感人瞬間,給臺灣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叭绻梢运涝趭W運場上,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敝腥A臺北女子跆拳道選手蘇麗文3場比賽負傷倒地11次,左膝韌帶撕裂,左腳腳趾骨折,但她冒著斷腿的風險,不愿退出比賽。有媒體說,沒有人會把受傷倒地的蘇麗文視為“失敗者”,即便她沒有取得任何獎牌,她的表現(xiàn)卻“足以贏得奧運精神金牌”。同樣,大陸籃球運動員姚明,帶傷參加奧運會比賽時的斗志,令臺灣民眾肅然起敬。
雖然絕大部分臺灣民眾無法前往,但觀看北京奧運的熱情絲毫不減。臺灣民眾通過奧運會開閉幕式和大陸同胞一起分享了中國人的喜悅和感動。在臺灣知名網(wǎng)站臺灣論壇上,網(wǎng)友“快樂水兵甲狗狗”在博客中這樣寫道:主辦奧運是中國人的驕傲。在臺灣,人們同樣關(guān)心奧運,尤其是棒球、跆拳道、射箭等中華臺北代表隊的表現(xiàn);“我們也為大陸此次取得奧運會金牌第一名感到高興”。
臺灣喜迎“團團”、“圓圓”
2006年春節(jié)前夕,在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參與和關(guān)注下,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乳名征集活動的結(jié)果在農(nóng)歷新年鐘聲敲響前揭曉。通過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觀眾投票,“團團”、“圓圓”最終勝出。
2007年5月3日,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結(jié)束訪問大陸行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即將來訪之際,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委托,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云林宣布大陸同胞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征和平、團結(jié)、友愛的大熊貓。此后經(jīng)半年多的精心挑選,一對集兩岸同胞寵愛于一身的熊貓寶寶最終選定。
大熊貓“團團”、“圓圓”于2008年12月23日赴臺。為了迎接它們,臺北市立動物園規(guī)劃在動物園大門口設(shè)置8個參觀熊貓的號碼牌機,園長葉杰生為避免參觀人潮太多,民眾要排隊看熊貓,動物園會規(guī)劃在號碼牌上打印號碼及建議前往參觀時間,省去民眾排隊困擾,另外為了讓大家可以在貓熊館外,也可以隨時觀察“團團”、“圓圓”的動態(tài),動物園也會建置至少兩處大型屏幕,播放“團團”“圓圓”實時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