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波
傳統(tǒng)的男子服裝是內(nèi)穿繡花高領(lǐng)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2公分見方的彩色刺繡圖案,外套黑、藍(lán)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繡花帶,頭戴織錦鑲邊的卷檐氈帽。其中青壯年的氈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開,稱之為“鷹嘴啄食”。部分地區(qū)的男子還戴一種翻邊尖頂帽,頂端有一綹紅穗,更顯得別致、飄逸。
士族婦女的服飾更為鮮艷。通常的裝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他們的服飾以藍(lán)、黑、黃、白、紅、紫、綠色相間的各色布料拼制而成,像彩虹一樣漂亮。因此,土族之鄉(xiāng)——互助縣稱為“彩色的故鄉(xiāng)”。
“七彩衣衫”即花袖衫,土族語稱作“秀蘇”。是一種用七種顏色的布或絲綢制作成套袖,縫于長衫上,是土族婦女的傳統(tǒng)服飾。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土族古歌《楊格哄》中“阿依姐的衣衫放寶光,天地妙用都收藏。紅白藍(lán)黑紫綠黃,萬物全靠它滋長”的歌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它很早就在土族先民中盛行了。
相傳,十族的先祖——可汗布勒卜青天擒飛龍,登石山逮野牛失敗后,并不氣餒。他下平灘捉黃牛,駕鐵犁,開荒地,“犁了南灘犁北灘,荒灘從此變良田”。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但是人們的衣著并未改變。可汗布勒想為自己的妻子縫制一件漂亮的農(nóng)衫,他煞費(fèi)苦心,躺在地上遐想了三天三夜,終于想出件新款式,伊沒有衣料和顏色。于是,他騰云駕霧,伸手從九天搬下一片青天:撕下一絡(luò)白云:從地上扣出一方綠紋:從清清的河水中流出一股青紗,可沒有紅色,這也難不倒可汗布勒,他拿起鋒利的燁刀,割開胸脖,熱騰騰的鮮血直往外流……
就這樣,可汗布勒七拼八湊,制成第一件七道花邊的衣衫,送給心愛的妻子。另有種傳說:很久以前,在可助地區(qū)的個部落,有一群美麗的阿姑,她們一起勞動,一起唱歌,每年春暖花開時,還一起到河邊漿洗衣服。但是,那時候她們的衣服色彩單調(diào),款式單一,她們總希望有一身漂亮合體的衣衫。有一天,雨過天晴,她們又到河邊去洗衣服,這叫天空出現(xiàn)鮮艷的彩虹,一位聰明的阿姑靈機(jī)動,萌發(fā)出仿照彩虹制作衣衫的念頭?;丶液笏B夜趕制了一件漂亮的花袖衫:其他阿姑們見了都說好看。于是,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競相仿制,花袖衫就這樣被代代相傳,一直傳到今天。傳說充滿神奇色彩和神秘氣息。
其實(shí),“七彩衣衫”的七種色彩,包含著土族深邃的文化意蘊(yùn)黑色,寓示著土族人民對黑油油土地的眷戀:綠色,代表土族人民對綠色世界的憧憬:黃色,寓示土族人民對豐收的渴望:白色,是土族人民純潔心靈的象征,紅色,代表土族人民對太陽的敬仰:藍(lán)色,象衍士族人民性格直率,正如蔚藍(lán)的天空、浩瀚的大海一樣純真、博大,紫色,象征靈魂。
土族阿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將赤綠黃藍(lán)白黑紫七種色彩編織存一起,縫存衣衫上,再配上黑色或紫色的坎肩,腰系寬而長的彩帶,帶子兩頭繡有花、鳥、蜂、蝶、彩云等花紋圖案。下穿裙子和長褲。褲裙的顏色依年齡的不同而異。少女和年輕婦女多穿紅色和彩色裙,中年多穿藍(lán)色裙,老年穿棕色裙,前后開口。褲子的褲腳較寬,用兩種顏色的布做成,以膝羔為界,下半截的顏色是區(qū)別是否已婚的重要標(biāo)志。未婚少女多是紅色,已婚者多用藍(lán)色。再配上長腰繡花鞋,桿子婀娜多姿。
除七彩花袖衫,土族婦女的裝束還有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頭上佩戴的那頂織錦鑲邊、翻卷帽沿的氈帽。但是在在幾十年以前,土族阿姑頭上佩戴的是精致、華麗的扭達(dá)頭飾。直到20世紀(jì)30年代末,馬家政杈強(qiáng)迫土族婦女改變頭飾,扭達(dá)這種古老的頭飾才逐漸失傳。
土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她們用七彩衣衫、扣達(dá)將自己裝扮得宛若天仙,其中大部分是靠“刺繡”完成的。土族姑娘不管相貌如何,必須心靈手巧,平時,土族的姑娘、媳婦們稍有空閑就“見縫插針”,抓緊刺繡,還相互比試、競爭。人們常常用刺繡本領(lǐng)的大小、技術(shù)的高低來衡量個姑娘的優(yōu)劣,看一個土族女子是否能干的大眾標(biāo)準(zhǔn)是“一看針線,二看茶飯”,“針線”功夫要比“茶飯”技術(shù)重要。一個姑娘如果不會刺繡,往往被叫做“笨女”、“女木匠”等,在眾人面前無法抬起頭來,未婚女性甚至找不到好婆家。所以在節(jié)慶集會上,土族婦女總是拿出自己的刺繡精品精心打扮自己或親人,以炫耀自己的刺繡技巧。屆時,婦女們還相互評頭論足,切磋技藝,取長補(bǔ)短。如果說節(jié)慶集會是土族婦女炫耀刺繡技藝的極好機(jī)會,那么婚禮上擺針線儀式則是由新娘子舉辦的個人刺繡精品博覽會。為了這天,十五六歲士族阿姑們便開始偷偷準(zhǔn)備嫁妝,繡制枕頂、鞋襪、腰帶。尤其是出嫁前一個月,她們更是深藏閨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心一意趕制嫁妝,以便在婚禮上拿出精制的刺繡品作為見面禮,送給婆家的長輩、親友及其他人,贏得人們的好評。
土族刺繡種類繁多,主要有:腰帶、圍肚、鞋襪、錢裕和煙袋、枕項(xiàng)及針扎、宗教用品等。除此之外,土族婦女還在衣領(lǐng)、口袋、袖口、筒袖、帽沿等處精心刺繡,大顯身手,以裝扮自己,美化生活。因而,有人也稱土鄉(xiāng)為“刺繡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