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嶺
摘要: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濃厚宗教傳統(tǒng)的國家。建筑藝術在俄羅斯的繁榮和發(fā)展亦是見證了這個鐵一樣的歷史演變進程,并以其各個時期的藝術形式和建筑風格昭示出這種演變的真實風貌。是以俄羅斯建筑藝術的輝煌與偉大作一個粗淺的探討,重點論述在20世紀之前的俄羅斯建筑發(fā)展史。
關鍵詞:俄羅斯建筑;藝術設計
引言
本文是研究關于俄羅斯宗教文化與建筑藝術的聯(lián)系。俄羅斯的宗教文化傳統(tǒng)和建筑藝術傳統(tǒng)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而這兩種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是如此顯著和強烈,每一個欣賞俄羅斯文化藝術的人都不應忽視,而是應當更加真切地用身心去體驗它。
1 歷史上俄羅斯的宗教文化與建筑傳統(tǒng)
1.1 俄羅斯中古世紀的原始宗教文化及其祭祀建筑
俄羅斯文化發(fā)端于前基輔時期東斯拉夫各部落的獨特文化。最初東斯拉夫人沒有專門的廟宇來祭祀自己的神靈。后來出現(xiàn)了木教堂建筑?;o羅斯大公符拉基米爾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便于統(tǒng)治東斯拉夫人,特意在基輔城內修建了多神教萬神殿。萬神殿是古羅斯多神教時期最早的木建筑物。神殿內有很多木雕,木像等。古羅斯在多神教時期已經有了豐富的木建筑傳統(tǒng)。
1.2東正教文化的傳入與傳統(tǒng)建筑樣式的演化
公元988年符拉基米爾大公在讓羅斯接受基督教(因基督教在11世紀才正式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所以此處稱為基督教,實際上就是后來的東正教),并將之定為國教。大公不僅自己接受洗禮,還強行命令基輔居民跳入第聶伯河,接受希臘神父的洗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羅斯受洗”。它標志著俄羅斯民族文化歷史發(fā)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2 俄羅斯真正的建筑藝術時代開始了
在10 世紀以前,古羅斯雖然有了豐富的木建筑傳統(tǒng),卻還沒有建造大型的石建筑物的經驗。自羅斯受洗以后,從拜占庭傳入了石建筑技術,開始在古羅斯大規(guī)模地修建基督教的祭祀場所--教堂。據說在基輔就建造了大約幾百座教堂。這對今后的古羅斯的石建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宗教成為了古羅斯建筑藝術等的動力因素,建筑的發(fā)展與宗教地位的演變是分不開的,因為包括建筑在內的羅斯藝術大都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染和極為深刻的影響,這些藝術于是具有了為宗教服務的性質。
3 東正教文化對建筑藝術的影響及建筑藝術發(fā)展
3.1 東正教在古羅斯的傳播和教堂建筑的興盛
3.1.1東正教在古羅斯各公國地位的確立和新的建筑因素的傳入
11 世紀,基輔羅斯確立了封建關系,生產力和生產水平都得到了提高。開始在基輔大規(guī)模地修建東正教的祭祀場所,包括崇拜性建筑物,教堂和修道院。11-12世紀,在基輔和其他城市里建造的索非亞大教堂,其目的是為了確定基督教在古羅斯的國教地位并在這些教堂里進行基督教的種種祭祀活動。而這些教堂代表著古羅斯的宗教藝術水平和建筑所受宗教影響之深刻。
3.1.2封建割據時期的東正教和教堂建設
12 世紀中葉,統(tǒng)一的教會便開始轉變?yōu)楦鞯赜袑崣嗟男〗虝麄儞碜o各地的王公,大力發(fā)展教徒。而王公為了取得教會的支持,為增多的教徒建立新的宗教活動場所。不惜耗費巨資,大興土木,建造大教堂。這些教堂建筑基本保留了11世紀的建筑風格和原則,但其結構趨向了簡單化。同時卻具有了更加美觀漂亮的外觀造型和更加實用的結構。12世紀后半葉,古羅斯出現(xiàn)了塔式教堂。這個時期宗教建筑的一個明顯現(xiàn)象是形成了俄羅斯祭祀建筑的圓筒型塔式教堂建筑模式。
31.3蒙古-韃靼人統(tǒng)治時期的教堂建設
13 世紀下半葉,因為蒙古韃靼人的入侵和羅斯周邊封建主的擴張,大量建筑精品被毀掉,羅斯的建筑業(yè)進入衰落和停滯狀態(tài)。但是在沒有破壞的城市諾夫哥羅德等地仍然進行著宗教建筑的建設。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
3.1.4莫斯科公國興起時的教堂建筑
14 世紀下半葉~15世紀,這時的東正教會鼎立扶持莫斯科大公,加強他們的政權力量。并在各地建立了很多東正教堂。石頭建筑在莫斯科嶄露頭角,莫斯科的石砌大教堂受弗拉基米爾的建筑影響較大。
3.1.5 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后的教堂文化
15 世紀末~16世紀,俄羅斯部族形成。此時正在形成的全俄羅斯文化服從于為“沙皇事業(yè)”服務的任務。東正教會也積極配合沙皇對外擴張并在教堂建設上中止了近兩個半世紀的全封閉狀態(tài),開始與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筑藝術接觸。來自意大利的建筑大師和俄羅斯本土的設計師們一起,將這個時期的教堂建筑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并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以教堂建筑為重點和中心的莫斯科新克里姆林宮的建設,標志著以莫斯科為首都的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的確立。
17 世紀初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混亂時代”。在這個混亂時期,建筑技術落后、建筑人才和建筑材料缺乏,但建筑業(yè)卻沒有停滯下來,建造了不少新的建筑物。這個時期建筑物的主要特征是追求建筑外形的美觀,強化建筑的裝飾,棄絕了宗教祭祀建筑的嚴峻冷酷,并且祭祀和民用的建筑形式在趨同。這種世俗化的建筑成分被人們稱作一朵“妙不可言的雕花”。
3.1.6 俄羅斯帝國的建筑藝術
18 世紀上半葉,俄羅斯的建筑從此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其中突出的典型是在泥濘海灘上新建起來的彼得堡。彼得堡的建筑特征體現(xiàn)出彼得大帝的強國思想,建筑大都規(guī)模宏大、十分氣魄,也表現(xiàn)出建筑師已經掌握了高超的建筑技術。
18 世紀中葉,莫斯科的建筑師創(chuàng)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巴洛克建筑風格。這是在俄羅斯的宗教藝術范圍內形成的一種風格。這個時期的建筑物當屬以巴洛克風格建成的宮殿和教堂。
18 世紀下半葉,巴羅克風格開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古典主義建筑時代的開始。古典主義的特征是建筑物結構的鮮明邏輯性,建筑正面的嚴格對稱性等。
3.1.7轉折時期的建筑特色
19 世紀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大轉折時期,資本主義開始急劇的發(fā)展,并與沙皇專制體制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東正教會雖然極力維護沙皇的統(tǒng)治并增建大量教堂以鞏固教會和封建勢力,但革命的暴風雨已經迫不及待的醞釀并爆發(fā)起來。此時的建筑傾向不再僅僅是只注重建筑物的自身,而且也開始注意建筑物與其周圍空間,與周圍其他建筑物、廣場、街道的相互關系。建筑師的注意力更多的轉向建造一些實用的、具有功利意義的建筑物上,使得教堂為主體的城市風貌發(fā)生了變化,教堂不再像中世紀那樣受到最大的重視,而城市建筑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色彩斑斕。例如著名的彼得堡的救世主復活教堂就是當時最流行的仿俄羅斯樣式的代表。
3.2 當代俄羅斯東正教與教堂現(xiàn)狀
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國家對宗教逐漸采取了寬松的政策。1993 年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規(guī)定,俄羅斯聯(lián)邦是世俗國家,任何宗教都不能被定為國教或必須信奉的宗教。但同時承認在俄歷史上,在俄羅斯精神及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東正教所起的巨大作用。俄羅斯恢復了延續(xù)了千余年的宗教傳統(tǒng)。政府主張復興作為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的東正教,贊同把教堂全部歸還教會使用。
在蘇聯(lián)時期被破壞的教堂建筑也陸續(xù)得到修復。一些教堂的圍墻用白色大理石重新砌筑,重建的救世主大教堂就是顯著的代表。教堂的大堂比過去更加巍峨氣派,5個洋蔥頭形的大圓頂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遠遠超出昔日的輝煌。整個教堂給人以獨特、高大、敦厚、明快、新鮮的美感。教堂內還增添了許多現(xiàn)代化設施,如照明、音響、空調等,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當代俄羅斯的教堂藝術在繼承原有俄羅斯教堂藝術風格的基礎上,正邁向現(xiàn)代化。
結 語
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和建筑史界公認的標準來看,俄羅斯的教堂建筑風格被稱作斯拉夫式教堂藝術風格,以與拜占庭式教堂藝術風格相區(qū)分。它是拜占庭式教堂藝術與羅馬教堂藝術、古羅斯神廟建筑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包括了的三個時期不同風格的教堂藝術,即古羅斯、俄羅斯和當代俄羅斯特點的教堂藝術。有記載的古羅斯時期建造的東正教教堂有400多座,它們都是古羅斯教堂藝術成就的結晶。而具有俄羅斯特點的教堂則可數(shù)以萬計,它們也都是俄羅斯藝術家和匠師們的精心創(chuàng)作。
俄羅斯各地聳立的教堂似乎在訴說著昔日宗教勢力強大而無所不能的輝煌時代。我們在仰望與贊嘆它們高超的建筑藝術的同時,不能不聯(lián)想到歷史上對建筑發(fā)展起到推動和取向作用的東正教等宗教因素。正是宗教的發(fā)展推動了藝術載體與現(xiàn)實需要的教堂建筑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