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清晨之際聽到一陣剝啄聲,尋聲所示,瞥見三只麻雀正啄食曝曬在窗臺上的種籽。吃著吃著竟吵起架來,種籽迸灑一桌,近在咫尺的小麻雀顯然無視于我的存在,兀自打鬧、喋喋碎語。
我自小生長在鄉(xiāng)間,與花鳥草木相親,麻雀更為我所熟知。曙色微明,除了曬谷場上喔喔雞啼,最擾人清夢的莫過于椰梢的麻雀,吱喳一片,祖母喂雞時,群雀必至,蹦蹦跳跳地與雞爭食。麻雀身材矮胖,羽色棕褐,最明顯的是頰上有塊黑斑,鳥喙呈圓錐形,尾短。平日住在椰梢、屋檐下,除了常常飛來與雞共食外,偶爾也見它們在土堆上沙浴。麻雀喜歡打鬧,它們打起架來很有意思,常把對方欺倒在地,斗敗的麻雀仰躺奮力反撲迎戰(zhàn),斗贏的麻雀低空振翅,仿如拍手,嘰喳不停的"對罵聲",和戲耍的孩童相呼應。山中禽鳥多,常在山谷上盤旋的赤腹鷹,鷹姿昂揚,田里的鷺鷥優(yōu)雅,一身黑氅的大卷尾高貴,鎮(zhèn)日呼來嘯去的麻雀倒像淘氣的野孩子。
麻雀沒有繽紛的彩羽,鳴聲亦不特出,平時說到鳥語,總是腴詞美句盡出,如“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聲溜的圓、間關(guān)鳥語如脆……”,鄭板橋更將枝頭鳥囀比之為云門、咸池之奏,獨獨麻雀與烏鴉不在婉轉(zhuǎn)好音之列。麻雀鳴聲不出眾,羽翎不引人,依賞鳥標準來看幾乎一無是處,雖然如此,但只要見過其調(diào)皮機伶的身影,卻難拒"雀上心頭",無怪乎它在畫壇上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早在五代黃筌的《寫生珍禽卷》即見到它的蹤影,拜北宋花鳥畫興盛之賜,《雀鳥圖》歷歷可數(shù),知名的有黃居宋汝志《籠雀圖》,籠雀圖里,幾只小麻雀爭坐一只如巢狀的藤籠,或飛或鳴,意態(tài)舒展,好像玩"大風吹"般鮮活有趣;馬麟的《梅花小禽圖》,亦是以麻雀為主角,兩只并棲的麻雀一正一反,相互對望,這種罕見的斯文模樣,鴉默雀靜可堪形容,我戲稱它是"麻雀的沙龍照";宋畫不具名的作品中,雀影處處,想來是這小生命,自古以來普遍活動在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周邊。
明代,邊文進的《三友百禽》中,松、竹、梅枝上已據(jù)滿各式珍禽,可別以為畫家忘了麻雀,往地上一瞧,麻雀羅然在列,數(shù)量多得鋪滿坡地;相較于邊文進補白式的畫法,呂紀對麻雀就厚道多了,在他的《四季花鳥》中,四只麻雀立在寒梅上,縮頸、蓬松戟張著鳥羽取暖,背景則飾以華麗冷凝的紅色山茶花,夠貴氣吧。及至清代,擅繪犬馬的郎世寧亦有精彩的麻雀寫生,喜以生活入畫的齊白石信手點染的墨痕有它,徐悲鴻的《晨曲圖》里上陣譜曲晨光的亦是它,哪種鳥類,能如此有幸的被歷代畫家描摹不歇?
看過眾多圖書中,宋人李迪的《谷豐安樂》圖,尤其叫我難忘,畫幅里三只麻雀大啖一穗飽熟的稻谷,空中尚有一只俯身欲降的麻雀,這是農(nóng)村常見的景象,畫家如實地將這幾只"現(xiàn)行犯"定格,顯見秋收倉廩足,不懼瓦雀多。
麻雀適應力很強,一點也不挑嘴,花蕾、嫩芽、昆蟲、野草種籽,甚至人類丟棄的食物,照單全收。夏末秋初時,稻穰與草籽成熟了,麻雀樂得田里、草地、曬谷場到處忙,起風時,雀群乘著山風在稻浪間起伏,為大地增添無窮生趣,稻草人在它眼里大概如同飯店招牌吧,因為常發(fā)現(xiàn)麻雀喜歡群集在稻草人的轄區(qū)內(nèi)"用餐"。麻雀雖然會吃掉一些稻谷,但它對田里的昆蟲和雜草也有制衡的作用。
假日鄉(xiāng)居,黃昏時庭前來了數(shù)只麻雀,麻雀在草原中肆游,飛在前頭的才落定,尾隨而來的幾只麻雀跟著落在芒草上,芒草承載不了,一串音符滑落、點飛,麻雀輕盈地在草浪里追逐、喧鬧直到日暮。
久居城市,常思及林間野趣,租賃的寓所附近常聞悅耳鳥鳴,卻不見鳥蹤。想起蘇東坡"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的襟懷,遂思效尤之心,置放面包屑在窗臺,誰知好鳥是不食嗟來之食,獨獨麻雀,常常連吃帶打地前來瞎鬧一番,陽光耀眼,窗臺上的麻雀呼應檐外的吱喳,已旋身飛去,雖然一桌狼藉,但這小生命的造訪,著實帶來滿室的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