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君
英語教學本身是一個長期、復雜而又枯燥的過程,新課標、新理念對每位英語教師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多媒體走進了校園。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大容量等特點,這無疑為英語課堂增添了活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在教學中如何使多媒體真正起到作用呢?筆者在此結合實踐經(jīng)驗談談利用多媒體教學時的感受:
一、巧用電教手段,優(yōu)化課堂結構
幾年前,多媒體教學設施對于農(nóng)村中學來說還是一種奢望,如今大多數(shù)學校都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施。雖然合理地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優(yōu)化課堂結構,但對于一般的教師而言熟練地利用多媒體還是一種挑戰(zhàn)。
九年級英語課本中,在進行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dance to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著名歌手的圖片,如周杰倫、蔡依林、張韶涵等,當雪水看到這些崇拜的偶像時,一定非常激動,興趣十足。這時教師可以順勢引出要學習的句型:Ilike music that…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句型造句。如:
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1yrics.
I prefer music that igentle.
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I prefer music that is very moving
有的學生甚至想起了touch people deeply,remind one of one'schildhood,singers sing the words clearly等等。通過套用基本句型,對定語從句的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利用大屏幕對定語從句進行歸納。先行詞為人時,引導詞為that,who;先行詞為物時引導詞為that,which。最后,利用大屏幕給出充足的習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正確地掌握引導詞的應用。這是以往用黑板授課所不能達到的容量,通過這種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讓學生在優(yōu)化的語境中想說
在七年級上冊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教學中,我將課本中的插圖制成了動畫圖像。
Am 6:00 get up 7:00 go to school 8:00 classes begin
Pm 4:30 clean the classroom5:00 go home9:00 go to bed
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看著精彩的動畫和英文提示,我讓學生試著用英語口述Myschoolday,教室里頓時充滿生氣,學生各抒己見,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fā)展,也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即使部分學生會犯一些錯誤,但他們?nèi)匀惑w驗到了在英語世界中遨游的快樂。
三、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目的,應用多媒體只是輔助手段
在英語課堂中,多媒體僅僅是一種輔助課堂教學,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手段,它的應用應遵循適時、適度、適當?shù)脑瓌t。一堂成功的課首先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各項活動之中,在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普及的同時,出現(xiàn)了很多為使用多媒體而牽強附會的現(xiàn)象。如果授課中忽略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多媒體教學的宗旨,也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而這樣做的結果是:課堂教學流于形式,英語課變成了多媒體課件展示課。英語教師成了“放映員”。
四、電教手段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
采用多媒體技術中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有趣。在七年級教材中,當講述介詞in,on,under,over等的區(qū)別時,教師可在課件中制作出色彩豐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前進、后退、跳躍等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地描述介詞的方位及方向的意義。在講述jobs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與動畫來介紹各種職業(yè)的人物,可以使學生在不考慮母語的情況下,了解policeman,farmer,soldier,teacher等職業(yè)的特征。
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教學變得更直觀、更形象,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功能,必須使多媒體的運用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避免只重多媒體而忽視常規(guī)教學
教師不應一味地追趕潮流,而應根據(jù)教學實際、教學內(nèi)容來選擇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述時間的表達及句型時,可以用手表這一實物進行描述,I have a new watch,It's very nice.這樣很自然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真實的情景。如果這節(jié)課明明有實物可以利用,而我們偏偏要在多媒體屏幕上,播放出一張手表圖片來讓學生看,這豈不是多此一舉嗎?因此,常規(guī)教學中的許多優(yōu)勢要繼續(xù)發(fā)揚。多媒體應用得恰到好處可以使課堂教學如虎添翼,否則就是畫蛇添足了。
(二)走出屏幕當黑板的誤區(qū)
一些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完全將屏幕當作黑板來用,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一方面它掩蓋了計算機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沒有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也嚴重降低了學生對于多媒體教學的興趣。
五、運用多媒體,不能忽視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
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不僅要動眼,而且要動腦、動口,積極參與。例如:在教授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時,如果僅靠大屏幕中的韓紅(fot)、鞏漢林(thin)、姚明(tall)、潘長江(short)等幾幅圖畫,那是完全不夠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幾位名人,使學生形象而直觀地理解比較級的含義。但僅僅觀看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訓練的空間,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造句。這樣的一節(jié)課,既發(fā)揮了多媒體的形象直觀、作用,又發(fā)揮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
總之,只要教師能合理、適時地使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情境,就能使學生通過視聽來感知英語語言素材,發(fā)展視聽能力,使學生在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