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春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蟲、蛀稈蟲、栝心蟲。我國水稻主要害蟲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麥類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減產(chǎn)3%~5%,嚴重時減產(chǎn)30%以上。
二化螟除為害水稻外,還危害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和稗、李氏禾等雜草。
二化螟以幼蟲鉆蛀稻株,取食葉鞘、穗苞、莖稈等。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被害狀。常見的為“枯心”、“白穗”等,對產(chǎn)量均有影響。
被害狀識別由于二化螟為鉆蛀性害蟲,葉鞘被害造成“枯鞘”;幼苗期和分蘗期受害,造成“枯心”;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白穗”;黃熟期受害造成“蟲傷株”等。有時可在被害部內(nèi)部看到褐色多足形幼蟲。
為害蟲態(tài)鑒定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蟲為害,其形態(tài)特征是一種多足型幼蟲。一般6齡。
老熟幼蟲體長24-27毫米,頭部淡紅褐色或淡褐色。胸,腹部淡褐色,前胸盾板黃褐色,背線、亞背線和氣門均為暗褐色。腹足4對,每個腹足有趾鉤51~56個(老齡幼蟲),蟲齡越小,趾鉤數(shù)越少。
發(fā)生規(guī)律二化螟的發(fā)生代數(shù)隨不同地區(qū)的溫度而異,在國內(nèi)每年發(fā)生1~5代,如華南每年發(fā)生4~5代;華中每年發(fā)生3代;東北每年發(fā)生1~2代;遼寧每年2代;黑龍江每年1代。以幼蟲在寄主根茬或莖稈中越冬。來年春,溫、濕度適宜時,越冬幼蟲從根茬、莖稈中轉移到土面根茬或雜草上,找到合適場所化蛹。哈爾濱地區(qū)羽化出成蟲時間為7月中旬,雌成蟲產(chǎn)卵期為從7月下旬開始,卵期6~8天。雌成蟲產(chǎn)卵在水稻上,當卵孵化出的幼蟲長大后,即2齡幼蟲,才能蛀入稻株內(nèi)為害,直到水稻成熟后收割。老熟幼蟲即在水稻等根茬、莖稈中越冬。
成蟲為夜出性,多在下午及傍晚羽化,當晚及次夜交尾,交尾后1~2天產(chǎn)卵,雌成蟲喜歡選擇葉色濃綠、植株高大的稻株上產(chǎn)卵。每頭雌成蟲可產(chǎn)卵100~200余粒,每40~80粒成一卵塊。成蟲白天潛伏于稻叢及雜草中,夜間活動。成蟲趨光性強,普通照明燈下即可誘到很多成蟲,其中雌成蟲多于雄成蟲。
幼蟲孵化后,一般沿稻葉向下爬行或吐絲下垂。初孵幼蟲有群集性,多集中在葉鞘內(nèi)為害,造成“枯鞘”,2齡幼蟲才能蛀人稻株內(nèi)為害,分蘗期造成“枯心”,抽穗期造成“白穗”,并有轉株為害習性。
二化螟天敵很多,僅卵寄生蜂就有29種,寄生于幼蟲與蛹的天敵也很多。
二化螟發(fā)生為害輕重與蟲源、品種、氣候、天敵等條件有關系,一般越冬蟲源多,天敵數(shù)量少,發(fā)生重;雜交水稻品種,由于植株高大、生長茂盛發(fā)生常重;溫濕度適宜的氣候條件,二化螟發(fā)生為害重。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場所,減少蟲源:秋后或早春將水稻根茬、莖稈集中燒毀,以及通過早春耕翻和灌深水均可壓低蟲量。
2灌深水滅蛹:二化螟多在水面不高的稻葉鞘及莖稈中化蛹(哈爾濱地區(qū)為6月上旬至7月下旬),所以可在幼蟲老熟和蛹期,先排水落干,降低在稻株中化蛹的部位后,再灌深水15~20厘米,以利消滅蟲蛹,減少羽化成蟲的數(shù)量,從而減少幼蟲的為害。
3,及早拔除被害株,以消滅幼蟲:經(jīng)常檢查蟲情,一旦發(fā)現(xiàn)被害株應及時拔除,如苗期至分蘗期拔除“枯心”苗、“枯鞘”株,抽穗期拔除“枯孕穗”、“白穗”,不但可以減少蟲量,而且可以防止幼蟲轉株為害。
4藥劑防治:防治適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后5~7天。每667平方米用80%殺蟲單粉劑36~40克,或25%殺蟲雙水劑200~250毫升,或用50%殺螟松乳油50-100毫升,或90-/6晶體敵百蟲100~200克加水75~100升噴霧,或42%特力克乳油2000倍液,或25%好年冬(又稱丁硫克百威、丁硫威)乳油,2000~2500倍液。也可選用5%銳勁特膠懸劑3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0~75升噴霧。
20%蟲無影乳油是三唑磷與阿維菌素的復配劑。每667平方米用量45毫升;20%強無螟乳油在盛發(fā)期用背包式噴霧器均勻噴霧,每667平方米施藥液50毫升;27%高滅克乳油每667平方米用量80毫升;40%螟施凈乳油每667平方米用50毫升加水30升噴霧;三唑·毗(由三唑磷和吡蟲啉組成)乳油;每667平方米75--100毫升加水50升噴霧;40%蟲吡啉可濕性粉劑于拔節(jié)期每667平方米用量100克加水60--75升常規(guī)噴霧,或加水20~30升彌霧機噴霧;卵孵化高峰前1—2天,每667平方米用40%甲基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加水75--100升均勻噴霧。卵孵化高峰前3天,每667平方米用50%---嗪磷乳油50-75毫升加水50-75升均勻噴霧,持效期7~10天。還可用25%殺蟲雙水劑200--250毫升,或5%殺蟲雙顆粒劑1~1.5千克拌濕潤細干土20千克制成藥土,撤施在稻苗上,保持3—5厘米淺水層。卵孵化始盛期至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5%丙硫克百威顆粒劑2千克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