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
摘要:張載作為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對后代學者有著深刻的影響。我們在剖析張載思想的同時,要深入研究其思想與道家的關系。在《正蒙》中,張載表面上批判道家學說,實際上是對道家學說有所吸收的。“太虛”最早是由老子提出的,張載從中吸收了自然層面上的意思,提出“太虛即氣”。還有許多方面,張載的思想也是來源于道家的,對此我們要有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認識張載的學說。
關鍵詞:張載 太虛 太和
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都知道宋明理學是中國哲學發(fā)展史的又一個里程碑,它是自唐中葉的韓愈、李翱以及宋初的一些學者打出復興儒學宗統(tǒng)的旗幟后,學者們創(chuàng)建的新的儒家哲學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繼續(xù)推動發(fā)展,逐漸衍生的一個新的學派哲學。宋明理學是將魏晉玄學的宇宙本體論與隋唐佛學的心性論相結合,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儒家哲學系統(tǒng),從某些方面可以說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史自先秦以來的又一次百家爭鳴,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作為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張載,他的思想對隨后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們有很深刻的影響。我們在此從張載與道家哲學的關系,主要對莊子思想的吸收及批判這一方面來認識張載及其學說。
張載,字子厚,鳳翔眉縣橫渠鎮(zhèn)人,生于宋仁宗天禧四年(1020年),死于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因他在橫渠鎮(zhèn)講學,被稱為橫渠先生。張載少時志向參軍,后聽從范仲淹之言,研讀《中庸》,由此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從《張載集》的字里行間中,我們不難感到他對佛道的排斥及批判,“彼語寂減者往而不反,徇生執(zhí)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均焉。”(《正蒙·太和篇》)“圣人不可知謂神,莊生謬妄,又謂有神人焉。”(《正蒙·神化篇》)在這里,張載為捍衛(wèi)儒家道統(tǒng)之傳,而與佛道學說抗爭之心昭然若揭。但是張載對佛道只是一味的批判而沒有絲毫的吸收嗎?其實不然,張載曾經(jīng)深入佛道多年,他的弟子呂大臨在《橫渠先生行狀》中說“先生讀其書,雖愛之,猶未以為足也,于是又訪諸釋老之書,累年盡究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知六經(jīng)?!眲^也在《劉璣正蒙回稿序》中對《正蒙》作了一番評價:“是書也,出乎《語》、《孟》、《六經(jīng)》及《莊》、《老》諸書凡造化人事,自始學以直成德,無不備于此矣?!彪m然劉璣對《正蒙》一書的評價太過簡單,但我們可以肯定張載對佛道是有研究的,而且在他的思想當中也有佛道的理論滲透。
張載對佛道思想有很深刻的領悟,但他的學術態(tài)度卻是反佛道的。作為新儒家的代表,為了復興儒學,批判佛老,排斥佛老,張載是不遺余力的。對于張載反佛道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注意他對佛老的重視及吸收,在此主要從張載對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來認識張載的學說。
一、在本體論上對道家的吸收及批判
在《正蒙·太和篇第一》中,張載直接說明了宇宙的本體,“太虛無行,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行而;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而??透锌托闻c無感無形,唯盡性者一之?!薄疤摗弊鳛楸倔w,被張載用來批判道家的“有生于無”的思想。“太虛”表達的是氣的本源和存在形態(tài),張載將太虛與氣混合來批判佛老,“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于易者也。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于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入德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其弊于诐而陷于淫矣。”(《正蒙·太和篇第一》)在這里張載雖批評了道家的“有生于無”,而他所說的“混一之常”,“體虛空為性”等等,仍然將道家哲學的基本概念作為自己學說的基礎。他將太虛與混一之常相等同,又以規(guī)定“性”的性質(zhì),認為“性通極于無,氣其一物爾”(《正蒙·乾稱篇第十七》)“太虛無行,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行而;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正蒙·太和篇第一》)。因此實際上他仍保留了太虛與“無”的相同含義。
有許多學者認為張載是唯物主義哲學家,這是不準確的,他們只看到張載的“太虛即氣”,認為其是一個氣一元論者,但張載還說“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和虛與氣,有性之名;和性與知覺,有心之名?!保ā墩伞ぬ推谝弧罚疤焖哉咄O于道”(《誠明篇第六》)張載是將氣與人性結合起來,把人性也提到本體論的高度,其實張載講的更多是“變化氣質(zhì),知禮成性”這與儒家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張載的氣論和性論與莊子有相同之處,“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虛,虛乃大。”(《莊子·天地》)張載所說的“性”來自虛,而他所說的“德性之知,不假見聞”來自莊子所說的天德。在講“天德”時,張載提到了“誠”,他將“誠”作為人的最高良知,并把莊子“和”的思想加以吸收。
二、張載對莊子“和”的思想及修養(yǎng)論的吸收
張載在《誠明篇第六》中講到“和樂,道之端乎!和則可大,樂則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边@句話中的“道”是天道,而“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誠明篇第六》),“誠”是天地之德,張載是將“誠”作為人精神的本然之序。而張載提出的“和”則是人精神的本然之序的始端。其實在《中庸》中對“和”的思想已有闡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睆堓d棄武從文讀的第一本書就是《中庸》,從中不難看出張載所講之“和”是對《中庸》“和”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揮,但張載只是吸收《中庸》“和”的思想嗎?莊子曾說過“與人和”“與天和”其實質(zhì)的內(nèi)涵表現(xiàn)為道通為一,同時莊子的“心若莫和”(《莊子·人間世》)“夫德,和也?!保ā肚f子·繕性》),莊子對“和”的理解也是精神層面上的,認為“和”是精神的本然之序,莊子又提出“守其一以處于和”(《莊子·在宥》),在更深的一個層面上,“和”與“一”相聯(lián)系,“一”有統(tǒng)一,綜合之意,與“一”相關的“和”同樣有此含義。所以“和”是以多樣性的統(tǒng)一為內(nèi)涵,這與王夫之對張載“和”的注釋相切合在這里。王夫之對“和樂,道之端乎”的注釋“和者與物不逆,樂者與心不厭。非和樂,則誠敬局隘而易于厭倦,故能和能樂,為誠敬所自出之端?!保ā稄堊诱勺ⅰ罚芭c物不逆”的思想在《中正篇》中“無所雜者清之極,無所異者和之極”和《至當篇》中“清為異物,和為徇物”均有體現(xiàn)。所以張載“和”的思想很可能是吸收了莊子的思想。但張載在講“誠明”時,除了講到“和”,還提到“樂”,認為人精神的本然之序的開端是“和”與“樂”,這是與莊子“和”的思想的不同之處。
堅持以“虛”為修養(yǎng)之本的張載,他的思想要義是要求能夠“無累”。如何“無累”,張載講“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神化篇第四》)“樂天安土,所居而安,不累于物也。”(《至當篇第九》)“體不偏滯,乃可謂無方無體。偏滯于晝夜陰陽者物也,若道則兼體而無累也?!保ā肚Q篇第十七》)。以上關于張載“無累”的思想,王夫之解釋為“外物之順逆,如其分以應之,乃不留滯以為心累?!保ā稄堊诱勺ⅰ罚┻@里實際上說明了人與物的關系。讀過《莊子》的人都知道張載講的“無累”就是莊子講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在這里,莊子反對將人等同與物或“喪己于物”:“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安民?!保ā肚f子·繕性》)莊子認為一旦將自我消解在物之中或使人的內(nèi)在規(guī)定失落于名利的追求,便意味著顛倒人與物的關系。因此莊子特別強調(diào)“不以物害己”(《莊子·秋水》“不以物易己”(《莊子·徐無鬼》)總之,張載與莊子在修養(yǎng)論或者說是人物關系上是一致的,即應物而無累。
三、張載“神化”思想中道家理論的成分
張載在《太和篇》中說:“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圣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虛妙應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而?!蓖醴蛑畬@句話的注釋最能體現(xiàn)張載“神化”思想中的莊學成分“至誠體太虛至和之實理,與氤氳未分之道通一不二,是得天之所以為天也?!弊钕忍岢觥暗劳橐弧钡氖乔f子,張載在這里不過借用了莊子的思想闡述了有關于“氣”與“神”的統(tǒng)一關系。不同的是莊子講的是天人關系。在這里,張載還吸收了莊子“以本為精,以物為粗”的思想,區(qū)分了精華和糟粕。
張載在《神化篇》中批評了莊子的“神人”說,認為“圣人不可知謂神,莊生謬妄,又謂有神人焉?!鼻f子說過“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保ā肚f子·大宗師》),在這里,莊子將人神化,是消極的,是應該批評的。但張載之說卻離不開《莊子》中的“神”:“無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圣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圣而不可知?!笔ト酥詠碜蕴斓?,故神而非有,為不可知。因此,欲知圣人只有如莊子所說的忘言之知才為可能。張載的“神”也取自老子的“谷神”說。《乾稱篇》中說“大率天之為德,虛而善應,其應非思慮聰明可求,故謂之神,老氏況諸谷以此?!薄短斓榔分小肮戎褚灿邢蓿什荒芡ㄌ煜轮?;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庇?,《神化篇》“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谷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掩?!睆堓d如此傾意于“谷神”,很明顯他時常在思考老子之學說,并加以吸收及區(qū)分。
關于張載對道家思想的吸收及批判還有許多方面,比如他所說的“德性之知,不假見聞”是受到了《莊子》反對徇耳目之說的影響,還有他認為莊子能明理而有所不足,如《張子語錄·語錄中》說:“萬物皆有理,若不知窮理,入夢過一生。釋氏便不窮理,皆以為見病所致。莊生盡能明理,反至窮極亦以為夢,故稱孔子與顏回曰‘吾與爾皆夢也,蓋不知《易》之窮理也?!睆堓d常以《莊子》書中的思想典故作為依據(jù)討論問題,“孔子謂‘柴也愚,參也魯,亦是不得已須當語之。如正甫之隨,丙之多疑,須當告使知其病,則病上偏治。莊子謂牧羊者止鞭其后,人亦有不須驅(qū)策處,則治其所不足。”(《學大原上》)還有張載也吸收了莊子的言意思想,如《神化篇》中說:“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緩則化矣;]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體化,[急則反神。]”成玄英注疏《齊物論》“夫至理雖復無言,而非言無以筌理,故試寄言,彷象其義。”
總之,張載雖然對老莊有所批評,但其學說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卻隨處可見。尤其是他的太虛思想與道家的聯(lián)系猶為醒目。朱伯昆先生曾說過:“就張載易學哲學中所使用的‘太虛一辭說,他以此語表述太極之氣,即受了玄學派易學的影響?!撘晦o,原出于道家,見于《莊子·知北游》:‘不過乎昆侖,不游于太虛。”由此可見,張載雖為新儒家的代表,其學說的宗旨在于恢復儒家道統(tǒng)的思想,但他早年深入釋老,思想中難免有道家學說的滲透,我們在研究張載的關學思想時,一定要注意道家思想對他的影響,也許我們對張載的學說另辟途徑,會更加深刻的理解張載的思想。
參考文獻:
[1] 張載:《張載集》,中華書局,1978年。
[2]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
作者簡介:李冬(1981—)男,陜西寶雞人,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院中國哲學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