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芳
一條街,路不長,沿馬路稀稀落落地開著幾爿店,修車的鋪有兩家、一家開店的是個年紀約50多歲的男人,另一家是男人30多歲的夫妻店。
50多歲的那個男人是本地人,總是穿著一件藍大褂子,吸著煙,修車的時候也叼著,沒生意的時候就到房里看電視;夫妻店的呢。男的經(jīng)常忙碌著修車,女的就在屋里玩著電腦,空的時候那個男的就站在女的邊上看她玩,要不會擺象棋邀隔壁的殺上一盤,
碰到有人推著自行車,夫妻店的男的就會招呼:“怎么了?修車?”然后,幫你把車曼好。輪胎補好了,順便幫你緊緊剎車、看看雞皮管,不太好的話就換一個。不收錢;如果是打氣。也不收錢。有時他手上有活,我就到邊上那象。那男的可沒那么好說話,壞哪修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甚至緊個剎絲都要收我1元錢。后來呀,我就不高興去那個男的那了,哪怕夫妻店再忙,我都,等著。他店門口總有幾輛待修的自行李停著,不急的人就坐在他放在門口的破椅子上,一搭一句的聊著,
他是金壇鄉(xiāng)下的,姐姐嫁給常州人,他就跟著姐姐了。以前在武進那邊,租了個小門面。擺上幾支打氣筒,塑料盆里裝著井水,支著個小馬扎,開始了修自行車的行當。慢慢轉移到這里,小孩子也從鄉(xiāng)下學校轉到這邊的藍天小學,成績一般,也不調皮。老婆是一個村的,跟著來,做做家務,抓抓紙牌。家里的吃用開銷全靠他一點一點“修”出來的。
漸漸地,他除了修自行車,還修起了摩托車、電動車,常見他捧著本《摩托車維修手冊》。修摩托車的利潤空間大,還真有人把車推來給他修的。他搗估搗估地修出了甜頭,置辦了電動的充氣機等工具,又把原先的店轉租出去,自己將店移到了左邊一條大路上了。再后來,我路過他的店時。店門前的招牌是掛著好幾個汽車輪胎了,看來,又想做汽車生意了。
由于工作地點換了,我也不從那條路走了,當然也不會去那修車啦。對我來說,那只是個外來打工的修車人罷了,
前兩天等班車的時候,被一個熱情洋溢的“你好”嚇了一跳,一看,是那個修車的男人。原來他離了婚。房子、孩子歸著他,現(xiàn)在他不修車了,店也關了,跟著南京的表哥。他很自豪地告訴我,以前修機器,現(xiàn)在造機器。錢比以前賺得多呢!等兒子中技畢業(yè),到南京再找個人成家!
看著他一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堆滿笑意的眼睛,我只有祝福他。一個從外地來打工的,用自己的雙手立于大城市,不久的將來,保不定是一個“藍骨精”,
車來了,我上車,他對我揮揮手,手指干干凈凈的,沒有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