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今天語言活動的內(nèi)容是看圖講述,圖片所表達的原意是:小熊看到小豬摔倒后哭了,就用手絹為它擦眼淚。我請孩子們先說一說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沒想到菲菲說:“小熊把小豬的手絹搶走了,小豬哭了。”因為托班幼兒的從眾心理很強,接下來大家紛紛附和菲菲的說法。眼看計劃被打亂了,我急中生智,接著問:“那小熊做得對嗎?”孩子們都說不對?!盀槭裁床粚ρ?”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小熊不應(yīng)該搶小豬的手絹,應(yīng)該大家一起玩?!蔽艺f:“那你們快去告訴小熊吧?!焙⒆觽儬幭瓤趾蟮睾托⌒苷f著話。這時,我便以小熊的口吻說:“謝謝小朋友們,你們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但是你們誤會我了,我沒有搶小豬的手絹,我發(fā)現(xiàn)小豬摔倒在地上哭了,想用手絹幫他擦眼淚呢?!蔽医又f:“呦,原來咱們錯怪小熊了,那可怎么辦呢?”然然說:“跟小熊說對不起?!薄澳呛?咱們快和小熊說聲對不起吧。”孩子們都過來向小熊道歉。我又以小熊的口吻說:“沒關(guān)系,誤會的事情說清楚了就行,咱們還是好朋友。以后你們發(fā)現(xiàn)小朋友摔倒了會怎么做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把他扶起來?!薄敖o他擦眼淚?!薄敖o他拍拍土?!薄?/p>
活動結(jié)束后,孩子們在活動中那認真投入的樣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我慶幸在關(guān)鍵時刻巧妙地糾正了孩子們的想法,不但使他們再現(xiàn)了原有的經(jīng)驗,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也很自然地使他們懂得了什么是關(guān)愛,并感受到了諒解之情。孩子們在生活中也會有被人誤解的時候,常常因為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知道如何諒解別人,最終導致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相信今天我們演繹的小豬和小熊之間這些有趣的故事,能對孩子們今后的人際交往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