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鮮菜整理。除去菜梗和葉,剝去底層老皮,抽去硬筋,按青菜頭形狀和大小,用刀分割成0.25千克重左右的菜塊,每一個菜頭都要求有青有白、有老有嫩。形狀星圓形或橢圓形。
2、脫水。方法有三,自然風干脫水,用食鹽脫水和熱烘脫水。如用自然風干脫水法,用竹篾把菜頭串起來晾曬,用手輕捏菜塊感覺柔軟無硬心,即每50千克菜平均風干成為20千克左右便可。
3、腌制。風干后的菜頭可落池腌制,首先在池底薄薄地撒上一層鹽。按5%用鹽量鋪一層菜撒一層鹽,并需踩緊菜層,最上面加以石頭重壓。3天以后便可起池,利用原池鹽水,再加人6%-8%食鹽。經(jīng)5天以后,鹽分已充分滲入菜塊內部,并要經(jīng)常檢查。
4、熟菜整理。經(jīng)過腌制后的菜頭稱熟菜,需用剪刀修整,使菜塊光滑整齊、外形美觀,并經(jīng)鹽水淘洗,洗過后的菜塊要立即加壓瀝水一天以后,便可以配料裝壇。
5、配料裝壇。按每50千克熟菜計算配方如下:食鹽4%-6%,紅辣椒粉0.55千克,花椒50克,純胡椒粉25克,防腐粉25克。拌菜時要求拌勻。拌勻后隨即裝壇,一般每壇約裝榨菜37.5-40千克,分4~5次裝人。每裝一次就用圓頭木棍把菜塊搗緊,使菜塊之間不留空隙。如有鹽水滲出應倒掉鹽水。最后用干凈竹葉蓋上,用干凈禾草把壇口塞緊,壇口用小塊薄膜蓋上并用繩子扎緊。然后把菜壇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讓青菜頭繼續(xù)在壇內發(fā)酵。
6、檢查封口。發(fā)酵時間要2-3個月,在這段時間每隔1個月要進行開口檢查一次,稱為“清口”。青菜頭發(fā)酵基本結束后可用水泥封口,封口時還要在中間處留出一個小孔排氣,以防菜壇爆裂。
柑橘皮巧制小食品
周翠英
柑橘皮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蛋白質、糖類和多種微量元素。營養(yǎng)價值很高。用柑橘皮加工生產(chǎn)的休閑小吃,色澤橙黃。富有彈性;口感細膩,有一定的咬勁,不粘牙;滋味清甜、溫和,風味獨特,尤其受女士和兒童的青睞。其產(chǎn)品加工成本低、銷路暢,市場潛力較大?,F(xiàn)介紹幾種耳前市場俏銷的柑橘皮食品加工方法:
1麻辣橘皮脯。將新鮮的橘皮用清水洗凈(干皮浸泡2-3小時)。切成長5厘米、寬0.5厘米的長條。用10%的食鹽水浸泡1~2天,脫苦味。然后將橘皮條放入沸水中煮數(shù)分鐘,以煮透為度。糖煮5分鐘后浸漬24小時(糖的分量可依個人愛好而定)。撈出,瀝干糖液。放入烘箱式烘房烘烤(60-70℃),至7-8成千時取出。然后根據(jù)所需口味,加入適量的辣粉翻拌均勻即可。
2風味果皮糖。取鮮橘皮50千克、白砂糖40千克、甘草粉300克、五香粉100克、食用色素適量。將新鮮橘皮洗凈,盡量將表層的油脂洗掉,放入10%的鹽水中浸泡6-8小時,再放入清水中煮沸5分鐘,撈出瀝干,晾曬一天。切成大小整齊的小方塊放在鍋中,加入白砂糖和適量清水。煮至糖液濃稠、果皮呈透明狀時離火。將糖煮后的橘皮塊撈出,瀝凈糖液,攤放在竹匾上,再將部分白砂糖加入拌勻,將拌糖的橘皮裝入盤中送入烘房烘干,也可曬干。這時將五香粉和甘草粉均勻撒在烘干的果皮上,即成甜橘果皮糖。
3橘色果丹皮。將無霉變的橘皮或橙皮、柚皮,用清水洗凈、瀝干。用粉碎機粉碎后趁濕磨漿,一般磨2-3次,成糊狀即可。在果皮漿中加入調稀,放入夾層鍋中濃縮,沸騰后均勻加入白糖。繼續(xù)用文火熬煮30分鐘,再加入少量的檸檬酸。使之酸甜可口。最后加入15克環(huán)糊精(食品添加劑,商店有售)脫苦。同時加入15克食品紅調色。將調色果皮漿趁熱攤在鋼化玻璃板上。放在烘架上送人烘房。烘烤溫度為65-70℃,烘烤14小時左右,至含水量18%-20%時即可。冷卻后切成長條。進行包裝。
4鮮味橘皮醬。取無霉變的柑橘皮洗凈,浸泡于干凈水中,然后撈出瀝干,切碎放入鍋內加水浸泡,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燜5小時(用手指可碾碎為度)。然后把柑橘皮撈出搗爛。加入與橘皮干重同置的白糖拌勻,再用小火煮4分鐘,即成味道香甜的橘皮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