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只有姑息成了一種習慣,無處不是姑息養(yǎng)奸,才需要捉住某一個自我爆炸的倒霉蛋說:“決不姑息。”聲色俱厲的言辭,卻使人想到如果情況不像這樣嚴重,就是可以姑息的。
江蘇鹽城市自來水污染事件,造成兩座自來水廠停產(chǎn),數(shù)十萬人用水受到影響?,F(xiàn)已查明是一家小化工企業(yè)偷排污水所致,企業(yè)法人代表已被警方控制。鹽城市方面說,一旦確定責任,“一定會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這個態(tài)度看起來非常堅決,我看了卻是相當吃驚。事情都弄到這個地步,還有什么姑息不姑息的問題呢?如果一家企業(yè)偷排污水導致如此惡性的公共安全事件,還需要用“決不姑息”來表示處理的決心,只能表明我們這個社會的治理結構已經(jīng)達到了多么令人悲哀的水平。
正常而言,社會治理中應依法規(guī),原本無所謂姑息不姑息。以鹽城來說,報道透露有居民向記者表示城西水廠水源地附近小化工廠十分密集,也曾多次被舉報和查處,但收效甚微。而造成此次自來水污染事件的那家企業(yè),“排污不是一天兩天的事”,2005年該廠曾因偷排被舉報,被罰了很大一筆款。這算不算姑息呢?不達標的企業(yè),可能都是要被罰款的,不過罰款了,可以繼續(xù)生產(chǎn),罰款書是不是成了污染許可證???
不知道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到底是有污染好呢,還是沒有污染好。有污染,而且污染嚴重,不僅有款可罰,而且可以證明管理部門十分重要啊,所謂“養(yǎng)寇自重”,原本也是一種道理。倘若沒有污染者,罰款沒了,部門也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權力顯得不那么緊要了,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決不姑息”,還是少來吧。一個正常的社會,我看這個詞都可以廢掉不用了。只有姑息成了一種習慣,無處不是姑息養(yǎng)奸,才需要捉住某一個自我爆炸的倒霉蛋說:“決不姑息?!甭暽銋柕难赞o,卻使人想到如果情況不像這樣嚴重,就是可以姑息的。那些椽子不算出頭的違規(guī)犯禁者,于是吃了定心丸。而對于這不被姑息的責任者來說,也相當于一個解釋:實在是事情鬧得太大了,沒有人包得住了,不把你嚴辦,我不好交代,而嚴辦一個太不像話的,差不多就是“管理嚴格”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