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娟
電視做為文化,如何保持其個性化和多樣性呢?我認為,保持電視文化深厚的民族性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作為一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特別是一個基層電視臺的節(jié)目主持人,在保持電視文化深厚的民族性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并有著大量的實際工作可做。
電視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電視再造了一種生活,它賦予了我們審美趣味,深層次地改變我們,所以我們應當把電視看作一個文化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的電視文化要么是堅持自己的特色,保持最大的民族性,以實現世界性;要么是跟隨媒體大國,但這無疑缺乏原創(chuàng)性,也難以保證文化的多樣性。
目前的電視節(jié)目,多以訴諸感官的消費文化的方式出現,追求視覺上的奇觀、刺激,但流于粗俗、浮淺、給人以平面化、無主流、世俗化的感覺。即使有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和一部分編導,在節(jié)目的民族性方面有一些追求,刻意制造一種“民族化”的景象,但由于與生活的現實相距甚遠,即使民間文藝節(jié)目大量登臺,但也就是熱鬧而已,就像光怪陸離的舞臺上主持人穿的旗袍一樣,給人以表面化和生硬的感覺。這種對民族化和民族性的理解誤區(qū)在基層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中大量存在,如此的電視業(yè)現狀在當今的多極化乃至無極化的世界中,怎能使我們的民族電視文化占有一席之地?又如何能有自己的聲音呢?我們基層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又如何盡可能地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呢?
我認為,主持人首先要對民族性有正確的認識。我們要展示中華民族悠遠文化的魅力。但是這種文化并非是封閉的、停滯的。中西合璧的藝術大師林風眠曾說:“從歷史方面觀察,一民族文化之發(fā)達,一定是以固有文化為基礎,吸收他民族的文化造就新的時代?!敝麑W者余秋雨先生也說民族文化是“不斷的向前流淌,正在流淌,并將繼續(xù)流淌的跨時間的文化流程”。我們應當珍愛作為淵源的母體文化,但并不意味著靜態(tài)地迷戀,照搬已有的過去程式,而應當賦予民族性以時代內涵。對中國悠遠厚重的文化和歷史,我們不能以簡單的民族化視角來看待,僅僅滿足于新奇的現象和熱鬧的表象,而應挖掘其中深層次的東西。
時代感是電視作品中一定要具有的特質,它與民族性一點也不矛盾,反而是歷史的美感在新鮮的形式中的再生。譬如,我所工作的高陽縣是一個有著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紡織之鄉(xiāng)和戲曲之鄉(xiāng),其源遠流長的紡織和戲曲文化歷經幾百年風風雨雨的洗禮,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高陽縣的紡織業(yè)進入鼎盛時期,其產量占華北紡織業(yè)的三分之一,產品暢銷國內外。其戲曲文化更是中國戲曲史上的奇觀,在這個彈丸之地的高陽小縣,誕生了河北梆子、老調、東路絲弦、北方昆曲、西河大鼓等戲曲曲種,一代名伶蓋叫天、韓世昌、侯興隆、侯玉山、侯永奎、張慧云、齊花坦等,更把村民們傳唱的村歌土調遠播到了四面八方。1993年,我創(chuàng)意開辦了我臺第一個文化專題欄目《家園采風》,意在以文藝專題片的形式,挖掘這塊土地上沸騰的生活,追尋歷史的印記,讓今天的家鄉(xiāng)人民為自己的歷史自豪,并重新煥發(fā)開拓新生活的力量和勇氣。幾年來,我先后以編導和主持人的雙重身份,拍攝了《布鄉(xiāng)人》《北國絲竹》《北方昆曲的起源》《這里有個戲窩子》等專題節(jié)目,在當地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在這些片子拍完一段時間以后,我反復觀看了幾遍,發(fā)現了其中一個重大的缺憾,那就是沒有深入地刻畫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年的工作,我有一些心得:電視節(jié)目,特別是一個有影響的專欄節(jié)目的主持人,對于民族性的把握,在其作品中,最重要的到底是體現什么呢?最后我得出的結論就是對這個民族,對一方水土上生活棲居的人民的關懷,去表現他們的生活,刻畫他們的形象。
如果電視是本真的,積極的,那么觀看它的人一定會理解自己的生活,活得有意義,這種本真單單通過技術手段是達不到的,它需要電視人特別是主持人的一種人格,一種關懷,一種超越技術的人文關懷來實現。電視其實也是人與人說話的一種方式,只不過用了復雜的圖像技術而已,要達到這種交流溝通,就要有對人的關注,對人情感的關注,這就是電視文化的人文性。觀眾看電視,看到其中的精神、情感和智慧,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當中最可寶貴的創(chuàng)造力。在很多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中,正是通過對人的性格的刻畫,對人的心靈的呵護,讓我們看到了人們的真實情感,它是個人的情感,也是民族的情感。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我們欄目重點拍攝了一大批反映高陽縣紡織之鄉(xiāng)和戲曲之鄉(xiāng)文化底蘊和杰出人物的專題節(jié)目,如:《老調魂》《小村里的世界遺產》《說書人蘆寶善》《一代名伶柳燕鳴》等。在這些節(jié)目中,主持人以一種特殊的身份,對先輩們創(chuàng)造的古老文化及其后人們的精神世界進行了一番詳盡的描述和介紹,片子受到了全縣和鄰縣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收到了本縣和鄰縣觀眾大量的來信,在收視調查中,我們的欄目始終是最受觀眾歡迎的節(jié)目。
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工作,對如何在擁有最大觀眾群的電視節(jié)目保持民族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雖然我臺的技術力量尚欠成熟,但是我們通過電視訴說了人們的情感,表現了他們的靈性,對人的靈魂和進取精神進行謳歌,我們將在努力體現民族精神這條道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奉獻給觀眾更多的精品節(jié)目。(責編: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