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峰
“這倒霉催的‘80后,這些蜜罐兒里的‘80后,這些不懂事兒的‘80后。人人都恨‘80后,人人也愛‘80后”。在花兒樂隊的新歌《人人都愛“80后”》里,他們道出了內心的困惑。在“80后”的職場新鮮人講述了他們在職場上面臨著的問題的同時,“60后”、“70后”職場人忍無可忍又站了出來,鄭重地發(fā)表了他們對“80后”職場人的看法,沒想到的是“80后”這次沒有沉默,迅速做出了回應。
“60后”評語:“80后”只找工作不顧事業(yè)
檔案:陳女士“60后”企業(yè)中干
這幾年招進來的員工都是80后,面試的時候我通常會問他們:選擇我們這個企業(yè),你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他們當然毫不諱言“合適的收入”,另外的答案,幾乎都是,有良好的發(fā)展空間,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渴望更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大大施展番拳腳等等。這些理由聽起來是很冠冕堂皇,作為一個管理者,我不會拒絕有遠大目標的員工。但是當我繼續(xù)追問他們的目標是什么理想是什么的時候,他們都說不出一個名堂,還有人說:目標就是當老板,讓我哭笑不得。這就是我眼里80后的問題,沒有正確的定位,沒有找準職業(yè)方向。
80后有向上沖的勁頭,卻找不到實現的途徑。他們個性張揚,喜歡超女,喜歡賽車,喜歡一切新鮮事物,但是缺乏一種骨子里真正該有的個性。他們埋怨現狀,急于打破既定規(guī)則,卻不知道打破以后要建立什么。我不建議年輕人這么急功近利,除了考慮現實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樹立起正確的求職觀念和明確的職業(yè)目標。
“80后”回應:就業(yè)這么難,誰敢奢談理想?
檔案:小張“80后”辦公室文員
對啊,我們確實喜歡新鮮事物,您們“60后”年輕的時候,難道沒有喜歡過費翔和成龍。喜歡新鮮事物是年輕人的特質,這能說明我們淺薄嗎?
我們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出生時碰到獨生子女生育高峰,上學時趕上高校擴招,工作時遭遇大學生就業(yè)難,我們容易嗎?你看看現在的招聘會,人山人海的場面,足以讓膽小的求職者望而卻步,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就不錯了,誰還敢奢談理想?
工作還只是第一步,房子我們買得起嗎?沒買房子,戀愛都不敢談,還談什么理想?而你們那個時候,工作可以分配,房子也可以分配、集資,壓力有我們這么大嗎?在物質生活滿足了以后,你們當然可以高談一下理想了。
我們不能不急功近利,壓力太大,首先得安穩(wěn)了再說。要知道,我們現在找個對口專業(yè)的工作都不容易。你說得沒錯,我們樹立起正確的求職觀念和明確的職業(yè)目標,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給自己寫一份職業(yè)規(guī)劃書。一年計劃、三年計劃、五年計劃……逐步去實現。
“70后”評語:因為浮躁,“80后”跳槽頻繁
檔案:朱一剛“70后”工程公司經理
我屬于70后,但是工作時間并不長,才5年時間。如今年齡最大的“80后”也該有29歲了,說起來我和他們并沒有特別大的差距。但是,我和公司的“80后”員工打了兩年交道,在工作方法和態(tài)度上,我覺得我們之間還是有一些代溝。
首先是工作態(tài)度問題?!?0后”工作起來沒我們這么玩命兒,習慣于準時上下班,能不加班就不加班。而且,他們沒有真正形成那種以公司為家,公司是大家發(fā)展生存的平臺的概念。
第二是眼高手低,頻繁跳槽。我接觸的很多“80后”員工,都有過至少一次的跳槽經歷。問其原因,都說是待遇不好環(huán)境不好。而據我觀察,他們很多工作能力不是很強,專業(yè)知識基礎不太牢靠,做事有些浮躁,不是很細心。我最煩的就是下個任務下去,居然問我怎么做?不會做就學,自己去摸索。
“80后”回應:跳槽是我們有責任感的表現
檔案:阿峰“80后”廣告公司美術指導
2004年,我大專畢業(yè),進了一家裝飾公司。我是學平面設計的,當時裝飾比較火,為了掙錢,我就一頭扎進了裝飾公司。做了半年,實在無趣,變成了一個毫無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工匠。所以我辭職了,又回到學校讀本科。讀本科的時候開始在廣告公司兼職,到目前,前后換了三家公司。
這就是我這幾年的跳槽經歷,我并不覺得自己浮踝,找工作就像談戀愛,總要找到感覺對的你才能死心塌地吧,不可能牽了手就非得走進結婚禮堂。正是因為有了責任感,我們才不會在一份沒有熱情和激情的工作浪費時間,才會選擇跳槽,如果我們隨隨便便和一個牽過手但沒愛情的姑娘結婚,那才是沒有責任感的表現。
我這個人好的方面就是敢做敢闖,反正年輕,不怕失敗。不好的方面,就是存在一些惰性,有時候不太注意細節(jié)。反正邊做邊學,邊學邊做吧,前輩們,還是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