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08國審小麥品種(部分)

2009-04-29 00:44:03
農(nóng)家參謀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冬麥區(qū)基本苗黃淮

編者按:第二屆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于2008年底審定通過了小麥、油菜等2種農(nóng)作物共56個新品種,現(xiàn)將適宜在河南種植的部分小麥品種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6

品種名稱金麥8號

選育單位鄭州瀏虎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周麥12/豫麥49//西安8號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對照豫麥49和新麥18略晚。幼苗半匍匐,長勢旺,分蘗力較強,春季起身拔節(jié)慢,抽穗遲。株高84厘米左右,株型緊湊,旗葉寬大下披,莖稈彈性好。穗層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zhì),飽滿度好,黑胚率中等,外觀商品性好。平均畝穗數(shù)36.8萬穗,穗粒數(shù)38.2粒,千粒重40.4克。冬季抗寒性較好,較耐倒春寒??沟剐暂^好。耐后期高溫。葉片功能期長,灌漿充分,成熟較早,熟相好。接種抗病性鑒定:高抗稈銹病,中感紋枯病、赤霉病,中感至高感葉銹病,高感條銹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96克/升、791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3.41%、14.25%,濕面筋含量31.2%、31.5%,沉降值29.3毫升、33.5毫升,吸水率66.7%、61.0%,穩(wěn)定時間2.6分鐘、3.6分鐘。最大抗延阻力120E.U、324E.U,延伸性14.5厘米、15.6厘米,拉伸面積26.0平方厘米、70.0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南片冬水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32,04千克,比對照1新麥18增產(chǎn)2.23%,比對照2豫麥49增產(chǎn)2.75%,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42.1千克,比對照新麥18增產(chǎn)4.4%。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33.5千克,比對照新麥18增產(chǎn)6.3%。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高水肥地每畝適宜基本苗16萬-18萬苗,中水肥地每畝適宜基本苗20萬苗。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山東菏澤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7

品種名稱漯麥9號

選育單位河南省漯河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品種來源周麥13號/百農(nóng)6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對照豫麥49號和新麥18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苗期長勢壯,春季起身拔節(jié)早,兩極分化慢,抽穗早,成穗率較高。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莖稈有蠟質(zhì)、彈性好,旗葉短寬上沖。穗層厚,穗近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飽滿度較好,容重中等,黑胚率偏高。穗大碼密,結(jié)實性較好。平均畝穗數(shù)36.5萬穗,穗粒數(shù)36.9粒,千粒重44.5克。冬季抗寒性較好,耐倒春寒能力弱??沟剐院?。耐后期高溫,灌漿較快,熟相好。接種抗病性鑒定:慢葉銹病,中感稈銹病,中感至高感條銹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部分區(qū)試點發(fā)生葉枯病。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客重779克/升、792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3.00%、13.65%,濕面筋含量28.5%、28.8%,沉降值23.9毫升、26.2毫升,吸水率56.1%、57.6%。穩(wěn)定時間2.6分鐘、2.5分鐘,最大抗延阻力194E.U、146E.U,延伸性13.6厘米、15.2厘米,拉伸面積38平方厘米、33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 2006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南片冬水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41.8千克,比對照1新麥18增產(chǎn)2.87%,比對照2豫麥49號增產(chǎn)3.38%,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38.4千克,比對照新麥18增產(chǎn)3.15%。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37.8千克,比對照新麥18增產(chǎn)712%。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畝適宜基本苗15萬~20萬苗。注意防治白粉病、紋枯病和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山東菏澤地區(qū)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8

品種名稱周麥23號

選育單位河南省周口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品種來源周麥13號/新麥9號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對照偃展4110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苗期長勢壯,春季起身拔節(jié)略遲,兩極分化快,成穗率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莖稈粗壯,旗葉寬大、上沖。穗層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卵圓型,飽滿度中等,黑胚率稍高。平均畝穗數(shù)35.5萬穗,穗粒數(shù)40.2粒,千粒重44.5克。冬季耐寒性較好,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抗倒性較好。較耐后期高溫,熟相較好。接種抗病性鑒定:慢葉銹病,中感白粉病、紋枯病,高感條銹病、赤霉病、稈銹病。部分區(qū)試點發(fā)生葉枯病。2007年、2008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78克/升、784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4.38%、14.09%,濕面筋含量29.1%、30.0%,沉降值41.1毫升、41.9毫升,吸水率60.1%、59.8%,穩(wěn)定時間6.4分鐘、5.2分鐘,最大抗延阻力500E.U、376E.U,延伸性16.8厘米、18.4厘米,拉伸面積110平方厘米、92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南片春水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4.0千克,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chǎn)9.1%;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600.9千克,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chǎn)8.4%、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8.2千克,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chǎn)8.6%。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15~30日,每畝適宜基本苗14萬~18萬苗,注意防治銹病和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中高肥力地塊中晚茬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9

品種名稱淮麥21

選育單位江蘇徐淮地區(qū)淮陰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

品種來源淮麥17/豫麥54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對照偃展4110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強,苗期長勢旺,春季起身慢,次生分蘗多,拔節(jié)抽穗遲,后期生長快,成穗率偏低。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旗葉寬長、上沖,長相清秀。穗黃綠色,穩(wěn)近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飽滿度好,粒較小,黑胚率較低。平均畝穗數(shù)39.9萬穗,穗粒數(shù)39.3粒,千粒重

35.2克。冬季抗寒性好,較耐倒春寒。抗倒性較好。耐后期高溫,熟相較好。接種抗病性鑒定:葉銹病免疫,中抗條銹病,赤霉病,慢稈銹病,中感紋枯病,高感白粉病。部分區(qū)試點發(fā)生葉枯病和穎枯病。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800克/升、802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2.71%、12.81%.濕面筋含量27.9%、28%,沉降值30.4毫升、28.4毫升,吸水率58.4%,58.8%,穩(wěn)定時間3.1分鐘、3.0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16E.U、232E.U,延升性16.5厘米、15.7厘米,拉伸面積50平方厘米,51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南片春水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39.31千克。比對照1偃展4110增產(chǎn)0.58%,比對照2豫麥18增產(chǎn)7.82%;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44.4千克,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chǎn)7.2%。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34.9千克;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chǎn)4.1%。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中下旬,每畝適宜基本苗15萬~18萬苗。注意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中高肥力地塊中晚茬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10

品種名稱良星66

選育單位山東良星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濟91102/濟93503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對照石4185晚0.9天。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苗期長勢強,分蘗力較強,兩極分化快,成穗率高。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緊湊,莖稈彈性好,旗葉略寬上舉,長相清秀。穗層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zhì),飴滿度中等。平均畝穗數(shù)44.0萬穗。穗粒數(shù)36.6粒,千粒重39.7克??沟剐院谩?垢蔁犸L(fēng),落黃好??购澡b定:抗寒性好。抗病性鑒定:高抗白粉病,中抗稈銹病,慢條銹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葉銹病、赤霉病。2007年、2008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91克/升、816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4.12%、14_3%.濕面筋含量33.4%、31.4%,沉降值31.5毫升、29.6毫升,吸水率61.9%、58.8%,穩(wěn)定時間2.7分鐘、3.0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34E.U、272E.U,延伸性16.3厘米、16.4厘米,拉伸面積55平方厘米、64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北片水地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46.5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5.3%;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51.2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6.82%。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23.2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6.58%。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5~15日,精播地塊每畝基本苗10萬~12萬苗,半精播地塊每畝基本苗15萬~20萬苗,晚播適當加大播量。注意防治蚜蟲、葉銹病、赤霉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北片的山東、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陽水地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11

品種名稱邢麥6號

選育單位河北省邢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院

品種來源冀麥36號/邯617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對照石418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葉綠色,前期長勢穩(wěn)健,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8厘米左右,抽穗前株型緊湊,長相清秀,抽穗后變披,莖稈彈性一般。穗層較厚,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zhì),粒色較好,商品性好。平均畝穗數(shù)41.6萬穗,穗粒數(shù)36.8粒,千粒重40.5克。區(qū)試田間表現(xiàn)春季抗寒性一般??沟剐灾械取]^抗干熱風(fēng),落黃好??购澡b定:抗寒性好。抗病性鑒定:中感稈銹病、赤霉病、紋枯病,高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2007年、2008卑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810克/升、816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4.88%、15.36%.濕面筋含量33.1%、34.1%,沉降值28.6毫升、28.1毫升,吸水率59.7%、58.8%,穩(wěn)定時間2.0分鐘、2.0分鐘,最大抗延阻力139E.U、100E.U,延伸性17.8厘米、15.6厘米,拉伸面積38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北片水地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9.3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7.76%;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49.2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6.43%。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20.1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5.95%。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10~15日,每畝適宜基本苗20萬苗左右,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條銹病,注意防止倒伏。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北片的山東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水地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12

品種名稱金禾9123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遺傳生理研究所、石家莊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品種來源石4185/92R137//石41855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對照石4185晚1.4天。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前期長勢好,春季發(fā)育快,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緊湊,莖稈較粗、彈性好,葉片寬大。旗葉上舉,干尖明顯。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硬質(zhì),較飽滿,籽粒均勻度一般。平均畝穗數(shù)41.7萬穗。穗粒數(shù)37.8粒.千粒重42.0克??沟剐院?。后期對高溫有較好耐性,落黃一般??购澡b定:抗寒性中等。接種抗病性鑒定:白粉病免疫,中抗稈銹病,中感紋枯病,中感至高感葉銹病,高感條銹病、赤霉病。2007年、2008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66克/升,788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4.53%、13.93%。濕面筋含量31.7%、31.1%,沉降值20.9毫升、18.7毫升,吸水率56.4%、54.5%,穩(wěn)定時間1.2分鐘、1.4分鐘,最大抗延阻力91E.U、86E.U,延伸性15.2厘米、12.6厘米,拉伸面積19平方厘米、15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6~2007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北片水地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556.4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7.21%;2007~2008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551.0千克,比對照石4185增產(chǎn)6.78%。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523.9千克,比對照石

4185增產(chǎn)6.72%。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10月10~15日,高水肥地每畝基本苗15萬~18萬苗,中水肥地每畝基本苗18萬~20萬苗,注意防治蚜蟲和條銹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北片的山東、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陽水地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13

品種名稱西農(nóng)928

選育單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品種來源陜229/萊州953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晚熟,全生育期260天左右,成熟期比對照晉麥47號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較強,長勢壯,兩極分化較快,抽穗較早,成穗率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襪型較松散,莖稈蠟質(zhì)、粗壯、彈性好,葉色灰綠,旗葉上舉。穗層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角質(zhì),飽滿度較好。外觀商品性好。平均畝穗數(shù)32.4萬穗,穗粒數(shù)25.5粒,千粒重41.3克,黑胚率1.5%??购暂^好,抗倒春寒能力稍弱??沟剐暂^好。熟相好。抗旱性鑒定:抗旱性中等。接種抗病性鑒定:中抗至中感條銹病,慢葉銹病,高感白粉病、黃矮病、稈銹病。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86克/升、779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4.51%、16.27%,濕面筋含量32.6%、36.3%,沉降值32.8毫升、48.O毫升,吸水率65.6%、63.2%,穩(wěn)定時間1.8分鐘、3.4分鐘,最大抗延阻力108E.U、181E.U,延伸性16.2厘米、181厘米,拉伸面積26平方厘米、48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qū)旱薄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300.44千克,比對照晉麥47號增產(chǎn)4.8%;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264.4千克,比對照晉麥47號增產(chǎn)3.9%。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291.2千克,比對照晉麥47號增產(chǎn)9.6%。

栽培技術(shù)要點適宜播期9月15~28日,每畝適宜基本苗18萬~20萬苗。施肥氮磷配合,一次性施足底肥,春季一般不追肥。注意防治蚜蟲和黃矮病,防止倒春寒。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冬麥區(qū)的陜西渭北、山西運城和晉城、河南西部旱薄地種植(黃矮病高發(fā)區(qū)慎用)。

猜你喜歡
冬麥區(qū)基本苗黃淮
黃淮麥區(qū)Fhb1基因的育種應(yīng)用
水利誠信單位風(fēng)采展示(駐馬店市黃淮建設(shè)工程有限公司)
黃淮學(xué)院藝術(shù)設(shè)計學(xué)院室內(nèi)設(shè)計作品選登
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冬麥區(qū)小麥品種(系)農(nóng)藝性狀 及其聚類分析*
國內(nèi)外301份小麥品種(系)種子萌發(fā)期抗旱性鑒定及評價
小麥栽培的特點及不同冬麥區(qū)存在的問題
中期天氣預(yù)報
基本苗和施氮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和產(chǎn)量的影響
不同基本苗與氮肥用量對機插水稻群體質(zhì)量及產(chǎn)量的影響
灌溉與非灌溉條件下黃淮冬麥區(qū)不同追氮時期農(nóng)田土壤氨揮發(fā)損失研究
江达县| 汉源县| 洪湖市| 双江| 淮滨县| 龙川县| 抚远县| 余姚市| 阜平县| 桦甸市| 图木舒克市| 乌拉特后旗| 西安市| 霍林郭勒市| 布尔津县| 大厂| 彩票| 扎兰屯市| 建平县| 博客| 姚安县| 民勤县| 泸西县| 汝南县| 利辛县| 屏东市| 油尖旺区| 湘阴县| 嘉善县| 时尚| 钟山县| 香港 | 临武县| 孟连| 桦南县| 信宜市| 青海省| 闵行区| 长乐市| 鹰潭市|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