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興
一心只為深入群眾
只要有可能,毛澤東從不放棄出來走走的機會。1958年是他出京最多的一年,只有兩三個月在中南海辦公,其他時間都在外省走來走去,足跡遍及17個省市。然而,他似乎從來沒有走出過人的包圍圈:警衛(wèi)以及警衛(wèi)攔都攔不住的歡呼的人群。
1952年在武漢,毛澤東游黃鶴樓,戴著口罩,還是讓一個孩子認出來。剎那間,人群潮涌,警衛(wèi)使出渾身解數(shù)才保駕下山。毛澤東對此感嘆道:真是下不了的黃鶴樓!
1958年的8月13日,毛澤東在天津又重演了一幕“下不了的黃鶴樓”。那天,他參觀了南開和天津兩所大學,想到外面吃頓飯,就去了正陽春飯館。飯是普通的飯,因為事先并沒有打招呼說是誰來吃。不料,飯吃到一半,毛澤東無意向窗外望了一眼,卻正被對面樓上曬衣服的一位婦女瞧個正著,一聲毛主席萬歲,喊來了街前街后的人,頓時黑壓壓一片,萬歲之聲不絕,交通陷入癱瘓。
毛澤東沒法吃飯,只得連連到窗口和熱情的人群打招呼。直到下午3點,最后警備區(qū)派出了一個排的精干小伙子才把他的座車從人群中推進去又推出來。據(jù)說,事后清掃現(xiàn)場,竟收了7筐半人們丟失的鋼筆、手表和鞋帽。
毛澤東沉醉于其中。沉醉之余,高處不勝寒的滋味是不是也深深引發(fā)了他沖出包圍圈的渴望?當年騎馬自由馳騁于天地之間的歲月,還能找回來嗎?
為了扭轉1958年“大躍進”和3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經(jīng)濟困境,1961年1月他做了自我批評:解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調(diào)查做得少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從前在江西那樣的調(diào)查研究,現(xiàn)在就做得少了。他在隨后的八屆九中全會上提議:大興調(diào)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1961年要搞個實事求是年。根據(jù)他的意見,這年,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等幾乎所有政治局委員都下了基層。
毛澤東搞的還是間接調(diào)查。他讓田家英、陳伯達和胡喬木各帶一個工作組,分別到浙江、廣東和湖南農(nóng)村,每組都調(diào)查一個最好的生產(chǎn)隊,一個最壞的生產(chǎn)隊,半個月后到廣州會合向他匯報。這次調(diào)查的結果,就是毛澤東主持起草了《農(nóng)村人民公社條例(草案)》六十條,對人民公社等農(nóng)村存在的一些問題作了調(diào)整和規(guī)范。
未能如愿騎馬走黃河
在延安時,毛澤東敞開心扉,曾同斯諾進行了數(shù)次長談。斯諾問毛澤東,如果您卸去領袖重任,最想去做哪些事情?毛澤東雖然不知疲倦地為他的祖國操勞,但內(nèi)心深處卻仍舊懷有詩人的情愫,蹈李白步履,觀黃河遠去,不斷縈繞在他的心頭。于是毛澤東不假思索地回答:騎馬沿黃河流域考察。
建國后,毛澤東第一次出京視察的地方就是黃河。那是1952年10月,毛澤東來到楊莊看黃河險工(注:指受水流沖擊容易發(fā)生沖刷險情的堤段),在第9號壩上察看了工程和黃河形勢。他不無憂慮地問黃河委員會主任王化云:“黃河漲上天怎么辦?”
毛澤東看水面比開封城高出三四米的黃河柳園口,感慨地說:“這就是懸河??!”他對大家說: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我真想騎毛驢到天上去,從黃河的源頭一直走到黃河的入???,我要看黃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毛澤東1952年的這次看黃河,沒有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因為沿途老百姓的生活,不是他想看到的那種樣子,因而回程時,他悶悶不樂,沒有吭一聲。
1959年,毛澤東在濟南濼口視察黃河,說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黃河也不死心。
1962年4月,毛澤東和即將調(diào)到西安工作的機要秘書高智再次提到去黃河的事。他要高智為他去陜西走黃河做好準備,他說:“我們東渡黃河的事,你還記得吧?我的老青馬被擠下黃河,它回頭游上了岸?!彼酝F?,道:“轉戰(zhàn)陜北時,你經(jīng)常打前站、號房子;這一次,你還打前站,我隨后就來。我到陜西后,要騎馬沿黃河走一趟。我要走一趟……”
1962年,毛澤東沒有去。這年的9月,中國政治生活波瀾再起,毛澤東重提階級斗爭,而且,還要求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1963年,毛澤東沒有去。他忙于在農(nóng)村搞“四清”,在城市搞“五反”,在黨內(nèi)搞反對修正主義。他還說: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1964年,為實現(xiàn)毛澤東走黃河的愿望,中央警衛(wèi)局在北京西郊山區(qū)秘密組建了一支騎兵大隊,開始訓練馬匹。這一年8月,在北戴河,年逾古稀的毛澤東在衛(wèi)士簇擁下試著騎上了一匹大白馬。到年底,視察黃河計劃被取消了。騎兵大隊解散,毛澤東騎過的那匹白馬因病而亡。
1965年,高智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對他嘆息:我也有些好高騖遠,我要騎馬沿黃河走一趟,可是脫不開身,一直不能如愿……
毛澤東終于沒能走黃河。中國的歷史,在1965年之后,再次拐彎,陷入了另一場更大的浩劫之中。(據(jù)《毛澤東》、《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