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旭成
2009年1月13日,雅虎全球選將活動終于結束。雅虎董事會從優(yōu)秀職業(yè)經理人中選定前歐特克CEO卡蘿爾·巴茨出任雅虎的新CEO。楊致遠也扮演完了過渡CEO的角色正式卸任。自從楊致遠在2008年11月18日發(fā)內部郵件稱要辭去CEO之后,他就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做“酋長”。 2009年1月17日,雅虎發(fā)布2008年第四季度財報,在財報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居然沒有一個人向楊致遠提問。從之前的萬眾矚目到被人漠視,楊致遠要盡早適應。
其實早在2008年5月,美國一個記者到雅虎總部采訪楊致遠的時候,楊致遠的肢體動作和語言給記者的印象就是“雅虎要完蛋了”。楊致遠最后對記者說的話居然是:“我再也不做CEO了!”在2007年他宣布復出擔任CEO的時候可沒有一絲的沮喪。
楊致遠的不惑之年
2007年6月19日,雅虎董事會趕走業(yè)績不佳的塞梅爾之后,楊致遠重新出山擔任CEO,時年39歲。只在1994~1995年雅虎創(chuàng)立初期做過很短一段時間CEO的楊致遠,雖然管理經驗不多,但創(chuàng)造了雅虎神話的“神奇小子”還是被寄予厚望。而隱居幕后當了13年雅虎“酋長”的楊致遠也意氣風發(fā)地宣布,自己不會是過渡的CEO,希望成為雅虎長期的掌舵人,要跟Google長期戰(zhàn)斗。
楊致遠首先喊出了讓人精神一震的“百日維新”計劃:要用三個月的時間醞釀出臺維新戰(zhàn)略。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三個月后,他將娛樂、原創(chuàng)內容、媒體等非核心業(yè)務進行削減,并于2008年初進行裁員重組。
正當楊致遠要大展拳腳的時候,微軟找上門來,混亂開始了。2008年1月份,微軟拋出了446億美元的收購要約,5月甚至將報價提高到475億美元。而眾多投資人看到楊致遠拋出的維新戰(zhàn)略毫無重點,都認為雅虎賣給微軟是最好的出路。
看著雅虎長大的楊致遠第一反應是堅決不賣,斷然拒絕微軟的并購。但見錢眼開的眾多投資人不干了,紛紛施壓。楊致遠一邊不得不把收購價咬死在每股37美元,一邊接受了老對手Google伸出的橄欖枝——于2008年6月與Google在搜索引擎廣告領域進行合作,以阻擊微軟的收購。雖然微軟的收購最終沒有成功,但雅虎的股價也從此一蹶不振,一路跌到只有每股10美元。
2008年11月17日,楊致遠宣布辭去CEO職務,結束了一年多的CEO苦旅。
楊致遠的性格缺陷
在楊致遠宣布離職的第二天,雅虎公司的內部員工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楊致遠本來就不該出任CEO,“這一年來把他的光輝形象都毀了”。
而媒體和投資者更認為他有些理想主義和幼稚。比如楊致遠為了防止雅虎被微軟收購,居然聯(lián)手Google。這被旁觀者認為幼稚——因為Google才是雅虎最大的敵人。要遏制住Google的勢頭,雅虎只有聯(lián)手微軟才有可能。
盡管楊致遠也實施過一些裁員措施,但其待人寬厚卻是人所共知。與大多數(shù)CEO的強悍作風相去甚遠,他做任何決定時都會思前顧后,患得患失。這個性格注定了他不能擔當起在雅虎危難和關鍵時刻的殺伐決斷。他是個老好人,但老好人不一定適合在危機時刻做一個能提升士氣、帶領員工突破業(yè)務瓶頸的CEO。他是一位合適的酋長,但以后大家一定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對他頂禮膜拜了。
職場檔案
楊致遠
首次任職CEO時間:1994~1995年
離職原因:認為雅虎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因此主動為公司聘請了新的CEOTim Koogle。
復出時間:2007年7月
復出效果:強烈反對微軟高達400多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但又無力帶領雅虎重回高速增長的軌道,在2008年底再次去職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