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丁
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像成都和重慶這兩座相鄰的大城市之間的距離,更多存在于心里。諸多的誤解和諸多的想當然,讓兩地的面目在對方眼中模糊。既生渝,何生成的感慨演變?yōu)楦鞣N形式的論戰(zhàn),基于的都是對彼此的無知。
一座城的真相即將展示在我們面前,高鐵開通之后短短兩小時的時空距離,讓“兩地”第一次成為“生活圈”,夢想照進現實,兩城的生活方式隨之而改變,去重慶吃小面,來成都逛錦里,身處其中才會真正了解到,何為成,何為渝。
之后輕裝上陣,用2小時到重慶享受快樂,用2小時回成都愜意生活。
小打小鬧與攜手共進
成渝這個詞被說得順口了,聽起來感覺足夠一家親,但對于兩地的市民來說,話到嘴邊就變了味兒。實際上,成渝地區(qū)是指中國重慶、四川成都兩座城市周邊及之間的地區(qū),其經濟規(guī)模超過西南6省總產值的50%,但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傳統(tǒng)意義上,成渝地區(qū)僅僅是指沿成渝鐵路(或成渝高速公路)的狹長地帶;但今天,成渝地區(qū)通常是指整個四川盆地,含蓋了四川省的成都、綿陽、內江、自貢、南充等市和重慶市的原地級重慶市和涪陵市的轄區(qū)。作為中國西部經濟最為發(fā)達的區(qū)域,成渝以其距離近、關系緊、發(fā)展接近等各種共同特質,迅速成為了一對歡喜冤家。
市民的城市榮譽感,證明了這兩座城市的居住滿意度,市民之間無傷大雅的互掐,證明了這兩座城市不分伯仲的潛力。與坊間市井廣泛流傳的有點酸的段子不同,成渝兩地的捆綁在經濟上幾乎可以被稱作最佳拍檔。東有京津,西有成渝,目前,成渝地區(qū)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珠三角地區(qū)和長三角地區(qū),9.5%的年增長速度亦超過環(huán)渤海地區(qū),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帶?!拔魅恰焙汀胺撼捎濉敝惖母拍钜辉偬岢?兩地的經濟合作從來沒有停滯過,一句話,榮耀屬于成渝。
一條鐵路與一個真相
與成渝熱火朝天的經濟合作如出一轍,兩地市民互相之間的評價和看法,也一直如火如荼地持續(xù)著。其中諸多的一廂情愿和想當然,都是由于兩地動輒耗費半天的行程所致,無法認真體會,自然無法全面了解,其中許多的傳說出處都不可考,幾經添油加醋之后便成為了今日的模樣。
但是隨著“和諧號”的開通,再次完美地闡釋了相對論,兩地的物理距離依然是那么遠,可是時間距離的縮短,讓“兩地”便成了“兩小時生活圈”,生活圈內,兩座城市都拱手捧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樣貌,重慶究竟有沒有成都人想象的那么燥熱容易讓人疲憊,成都究竟是不是沒有高樓大廈,兩小時內一望便知。更加好的辦法,是將重慶當作成都周邊的一個農家樂過一個周末,那么,關于重慶吃喝玩樂方面的細節(jié),就需要自己去慢慢發(fā)現——成都人去往重慶,將不再是以客人的身份了,不需要主人的陪同,可以更加客觀更加細致地進入這個城市。這將不是從他人口中獲得的二手信息,不僅真實可靠,還帶著大江大河、高低不平的味道。
生活方式與未來暢想
成渝城市性格迥異,細細想來,實際上是完美的互補關系。成都柔軟,重慶剛硬;成都婉轉,重慶直接。因此,這也影響到兩城的市民,更容易結成戀愛關系或走進婚姻;兩城的企業(yè),更容易達成合作或將觸角伸向對方;至于兩城的白領,不論在生活的任何層面上,都更容易在對方城市找到更好的選擇。
比如對于房產來說,成都居民的家庭購房選址重慶,是兩小時內更經濟也更便利的選擇,企業(yè)選址同理。換到旅游業(yè)來講,去看一看重慶的大江,和去看一看成都的細景,則是成都人和重慶人都向往已久的美事。就此類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互相之間堅持的底氣和被對方影響的可能性,實在是值得思考的趣事。
據說,在四年后,成渝間的通行時間只需要不到一小時,現在想來,幾乎可以說重慶將來會如同溫江一般成為成都人的第二據點。從這么近那么遠,到這么遠那么近,多幸福我們經歷過,見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