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凌
朋友在寫字樓上班,她父親每天中午都跑來送飯。老人68歲了,身體還算硬朗,能騎自行車跑幾公里路,再提著飯盒,“呼哧呼哧”地爬上4樓。今天紅燒魚塊,明天可樂雞翅,把朋友養(yǎng)得白白嫩嫩。
真搞不懂,她也老大不小了,今年38歲,還有疼她的老公,就是送飯,也輪不上她的老父親啊?再說,寫字樓下面就是小飯館,價格也不高,大家都說她的行為有些過分。
那天,去她家玩。她一邊做飯,一邊說:“明天,讓我爸把我的身份證送到我單位……”
我實在看不下去,說:“你家離娘家也就一站路,為什么不自己取?如果你實在不愿跑,讓你爸送到你家來也近些,為啥非要他多跑幾公里路,送到單位?”
她并不生氣,說:“你不懂,我只是想讓他鍛煉身體?!?/p>
朋友說,她的父親前兩年身體不太好,血稠,醫(yī)生吩咐說,要多運動。但是,老人家只喜歡下棋,一坐就是一天。母親早就不在了,父親又不愿意跟她一起住,一個人過日子,經(jīng)常是兩個饅頭、一碟小菜就是一頓飯。為了讓父親運動,她買來了門球棒,買了魚竿,希望他打球,或者跟別人去釣魚。但是,父親只熱愛下棋,球和魚竿都閑置在陽臺上。
后來,她想到一個好辦法。
再回娘家的時候,她開始一個勁地兒埋怨:“現(xiàn)在的菜太貴了,吃著也不放心,化肥農(nóng)藥超標(biāo),要是把院子后邊的地種上菜,一年能省不少錢。自己種的菜,好吃又放心?!备赣H說:“好,就種菜?!彼褋G下多年的鋤、耙取出來,種了茼蒿、豆莢、青茄,有空就拔草、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她從這事中得到了啟發(fā)。
為了讓父親能吃好飯,她又回家說:“在公司上班,中午連頓飯都吃不好;回家做吧,又沒時間,都快吃出胃病了。要是每天能吃到老爸做的飯,該有多好。”不出所料,父親高興地說:“那還不容易,我反正沒啥事,中午做好了,給你送去?!?/p>
就這樣,父親每天認(rèn)真地種菜,精心地做飯,做完了,自己吃點,再騎車給女兒送去。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好,人也精神了許多。
她說:“這一方面是鍛煉,另一方面,父親也感覺到被女兒需要著,重新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當(dāng)然越活越精神了。”
聽完朋友的話,我如夢初醒。原來,朋友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盡孝,可謂用心良苦。
選自《戀愛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