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最近頻見哄搶。
請注意,決不是歷史上的“拳民”、流民、亂民或饑民,哄搶的也不是“義粥”和“寒衣”。說出來怪汗顏的,乃是一群衣食無憂的良民。為了區(qū)區(qū)一張“旅游券”而揎拳捋袖,跳踉爬滾。
報栽:……蜂擁而至的市民隨即將活動現(xiàn)場團團圍住,類似門票、宣傳資料的紙質(zhì)物品一掃而光,常州百萬旅游券滬上派送活動被迫終止。
報又栽:……一些市民強行沖進側(cè)門,門邊的保安和工作人員被人流擠倒,圍欄也隨之被擠倒。一些市民摔倒在地,部分市民手指和腳受傷……杭州旅游券發(fā)放被迫終止。
那天我在上海九江路現(xiàn)場。我都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左手邊那些白頭如雪的老伯。怎么看都像是溫文的退休白領。誰想轉(zhuǎn)眼就得了禽流感,拖著鼻涕在人堆里拳打腳踢;右手邊那些剛才還繡帕輕捫的女人。也忽然就角膜充血,牙齦浮腫。披頭散發(fā)地搶進人堆,喉間呼嚕著壓抑的呻吟……
誠如上海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所說:“即使有一千個理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事情,都不該發(fā)生!”
更何況,人稱“雙規(guī)券”的消費券,舍金量還遠不如當年的“代價券”——兩個城市的消費券都不能全額使用,比如杭州的消費券,須在當?shù)赜萌ニ氖F(xiàn)金的同時,才能搭配使用十元消費券,況且還“雙規(guī)”著哪——必須在規(guī)定的場所消費規(guī)定的項目。
如此精明的設計其實是期望用抵扣的“鮮頭”來挑逗人們的旅游欲。而迥非“免費的午餐”?!熬恪钡氖忻癞攬鼍推闫饋?,火車票多少、宿費多少、飯店用餐消費多少、土特產(chǎn)購買多少,它們都是無法“抵扣”的……結(jié)論大抵是:除了“急吼吼想玩的人”。更多人即使領到了券,也會因為“性價比低”甚或“得不償失”而使其淪為一張廢紙,“何苦去搶這張旅游券呢?”
“做啥,蚊子也是肉!人家有,我沒有,心里就挖煞!”
“挖煞”是真話。因“挖煞”而哄搶的風氣其實早就風行一2006年6月23日南京六合水庫幾萬斤活魚被哄搶一空;2007年2月5日北京風車節(jié),展出風車被哄搶一空;2008年1月16日,巨型抹香鯨擱淺福州長樂市,被哄搶得只剩骨架……
全國各地“五一”和“十一”的盆花年年被哄搶。甚至山東某地開工典禮,破土的鐵鍬也被搶光。一只“洋泡泡”也讓人大打出手……
哄搶者都是窮人嗎?不是。是被人脅迫的嗎?更不是。那么,“衣食足”,為什么仍然“不知禮”呢。
衣食足,仍無禮,原因很清楚:“挖煞”,書面語就是“心理不平衡”,不平衡的原因——物性貪婪。
“挖煞”的人,永遠沒有幸福感,和單車比,步行的“挖煞”;和摩托比,單車“挖煞”;和桑車比。摩托“挖煞”;和本田比,桑車“挖煞”;與高檔車比,中檔車統(tǒng)統(tǒng)“挖煞”……
推而論之,跟富豪比,殷實的“挖煞”,跟殷實的比,小康“挖煞”。跟小康比,溫飽“挖煞”……在堅決抨擊貧富差距過大的前提下,我們也不能不承認,任何社會。貧富差異是永遠存在的,如果你天天“挖煞”,時時“挖煞”。一“挖煞”就哄搶,一哄搶就喊爽,則非但“生活的下一輪永遠是‘挖煞”。而且還有罹患惡疾的可能,豈不聞癌癥患者一半以上都有“‘挖煞綜合征”,嚴重的,為“挖煞”而“挖煞”已是一種慣性,這樣的惡習,如果還有人很學院地說“是人性自然的流露”的話,我倒要陰暗地問一句,如果人性都是這樣表達的,那么從不這樣表達的獸性是否高于人性呢。
話得說回來。中國社會一向“民以吏為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權(quán)力造成的社會公平的缺失。更容易刺激社會情緒的“挖煞”。一個普通良民,當他看到跋扈的權(quán)貴可以輕取各種利益,從承包工程到子女入學。直至免于交通違規(guī)處罰;當他知道馬明哲們——不帶一分資本金而被委派到國企做管理的干部——只要天天坐班,就可坐享年薪六千六百萬的天祿,而自己只好孵在家里獨自“挖煞”,他就會覺得被“公平地”拋棄了——對這些人來說,哄搶,也許就是他們惟一夠得著的“平衡”——物不平則鳴,不是少數(shù)。
吏們是不是也該好好想想:“縱使有一千條理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貪婪,也不該發(fā)生!”
胡展奮
最近頻見哄搶。
請注意,決不是歷史上的“拳民”、流民、亂民或饑民,哄搶的也不是“義粥”和“寒衣”。說出來怪汗顏的,乃是一群衣食無憂的良民。為了區(qū)區(qū)一張“旅游券”而揎拳捋袖,跳踉爬滾。
報栽:……蜂擁而至的市民隨即將活動現(xiàn)場團團圍住,類似門票、宣傳資料的紙質(zhì)物品一掃而光,常州百萬旅游券滬上派送活動被迫終止。
報又栽:……一些市民強行沖進側(cè)門,門邊的保安和工作人員被人流擠倒,圍欄也隨之被擠倒。一些市民摔倒在地,部分市民手指和腳受傷……杭州旅游券發(fā)放被迫終止。
那天我在上海九江路現(xiàn)場。我都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左手邊那些白頭如雪的老伯。怎么看都像是溫文的退休白領。誰想轉(zhuǎn)眼就得了禽流感,拖著鼻涕在人堆里拳打腳踢;右手邊那些剛才還繡帕輕捫的女人。也忽然就角膜充血,牙齦浮腫。披頭散發(fā)地搶進人堆,喉間呼嚕著壓抑的呻吟……
誠如上海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所說:“即使有一千個理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事情,都不該發(fā)生!”
更何況,人稱“雙規(guī)券”的消費券,舍金量還遠不如當年的“代價券”——兩個城市的消費券都不能全額使用,比如杭州的消費券,須在當?shù)赜萌ニ氖F(xiàn)金的同時,才能搭配使用十元消費券,況且還“雙規(guī)”著哪——必須在規(guī)定的場所消費規(guī)定的項目。
如此精明的設計其實是期望用抵扣的“鮮頭”來挑逗人們的旅游欲。而迥非“免費的午餐”。“精算”的市民當場就掐算起來,火車票多少、宿費多少、飯店用餐消費多少、土特產(chǎn)購買多少,它們都是無法“抵扣”的……結(jié)論大抵是:除了“急吼吼想玩的人”。更多人即使領到了券,也會因為“性價比低”甚或“得不償失”而使其淪為一張廢紙,“何苦去搶這張旅游券呢?”
“做啥,蚊子也是肉!人家有,我沒有,心里就挖煞!”
“挖煞”是真話。因“挖煞”而哄搶的風氣其實早就風行一2006年6月23日南京六合水庫幾萬斤活魚被哄搶一空;2007年2月5日北京風車節(jié),展出風車被哄搶一空;2008年1月16日,巨型抹香鯨擱淺福州長樂市,被哄搶得只剩骨架……
全國各地“五一”和“十一”的盆花年年被哄搶。甚至山東某地開工典禮,破土的鐵鍬也被搶光。一只“洋泡泡”也讓人大打出手……
哄搶者都是窮人嗎?不是。是被人脅迫的嗎?更不是。那么,“衣食足”,為什么仍然“不知禮”呢。
衣食足,仍無禮,原因很清楚:“挖煞”,書面語就是“心理不平衡”,不平衡的原因——物性貪婪。
“挖煞”的人,永遠沒有幸福感,和單車比,步行的“挖煞”;和摩托比,單車“挖煞”;和桑車比。摩托“挖煞”;和本田比,桑車“挖煞”;與高檔車比,中檔車統(tǒng)統(tǒng)“挖煞”……
推而論之,跟富豪比,殷實的“挖煞”,跟殷實的比,小康“挖煞”。跟小康比,溫飽“挖煞”……在堅決抨擊貧富差距過大的前提下,我們也不能不承認,任何社會。貧富差異是永遠存在的,如果你天天“挖煞”,時時“挖煞”。一“挖煞”就哄搶,一哄搶就喊爽,則非但“生活的下一輪永遠是‘挖煞”。而且還有罹患惡疾的可能,豈不聞癌癥患者一半以上都有“‘挖煞綜合征”,嚴重的,為“挖煞”而“挖煞”已是一種慣性,這樣的惡習,如果還有人很學院地說“是人性自然的流露”的話,我倒要陰暗地問一句,如果人性都是這樣表達的,那么從不這樣表達的獸性是否高于人性呢。
話得說回來。中國社會一向“民以吏為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權(quán)力造成的社會公平的缺失。更容易刺激社會情緒的“挖煞”。一個普通良民,當他看到跋扈的權(quán)貴可以輕取各種利益,從承包工程到子女入學。直至免于交通違規(guī)處罰;當他知道馬明哲們——不帶一分資本金而被委派到國企做管理的干部——只要天天坐班,就可坐享年薪六千六百萬的天祿,而自己只好孵在家里獨自“挖煞”,他就會覺得被“公平地”拋棄了——對這些人來說,哄搶,也許就是他們惟一夠得著的“平衡”——物不平則鳴,不是少數(shù)。
吏們是不是也該好好想想:“縱使有一千條理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貪婪,也不該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