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艷
當我起身走近文成公主的時候,時光已經(jīng)過去了1300多年。那是幾年前的一個秋季,我沿著當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唐蕃古道,也即今天的青藏公路走了一趟青海、西藏。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的思緒被一個女子遠去的背影牽系著。從西寧到玉樹,從山南到拉薩,從那曲到江孜……似乎每一方山水都留有她的足跡,每一座寺廟都能遇到她溫婉的微笑,每一個傳說都晃動著她的身影。我們都是大唐的子民,我們的唇齒之間還殘存著千年之前的大唐口音,因此每一次對她的發(fā)現(xiàn),都令我倍感親切和敬意。
穿越漫漫的時光隧道,公主,我仿佛隨你走進了當年那高堂闊殿、金杯玉盞的大唐皇宮。那時的你是怎樣的快樂無憂呵!身集萬千寵愛,長就豐姿綽約的身材,眉黛疊翠,笑靨如花,在父母膝下承歡,被無數(shù)宮女侍候。閑時在宮中彈琴賦詩,在書房里研讀圣賢,到佛堂里祈禱,在后花園里嬉戲。夢里是在花叢中追逐的蝴蝶,是不知哪一天出現(xiàn)的王子多情的明眸……有誰想到,一宗蘊含著歷史使命的政治聯(lián)婚會把你的命運徹底改寫。唐貞觀八年間的盛世長安,到處是一片人聲鼎沸、歌舞升平的繁華景象,沒有人注意到一支來自萬里之遙的吐蕃王國的求婚隊伍。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不僅戰(zhàn)勝了外強內(nèi)敵,而且把周圍諸部落兼并,這是吐蕃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時期。深具雄才武略的松贊干布,以飽滿的熱情致力于吐蕃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其睿智的目光早已越過青藏高原投向了國勢如日中天的唐朝。
1300年前的那天,你是否愁眉深鎖,幾度輾轉(zhuǎn)難眠?畢竟只是溫室里長大的一朵嬌弱的花朵呵。遠嫁萬里,今生何日再見爹娘的龍顏?那遠在天際的雪域之國,你聞得慣酥油嗆人的氣味嗎?你抵御得了那里的高寒和缺氧嗎?還有那個素未謀面的男人,你該如何放心地將今生的幸福交托?但是,作為大唐皇帝宗室的女兒,你如此的深諳世情善解人意。你讀得懂父皇因為邊境戰(zhàn)事而終日陰郁的一臉愁緒,你理解邊境黎民因為紛飛的戰(zhàn)火而顛沛流離的苦況,你同樣感受得到吐蕃來使求婚時臉上殷殷的誠意與期盼
7年后的那輛風輦注定要從長安的深宮里走出,簾里是一位高貴而纖弱的唐朝女子。親人折柳相送,護駕到鄯城(今日的西寧),在這里再嘗一道漢家的飯菜,再穿一次漢族的霓裳,西去便是關山萬里。把父皇贈送的日月寶鏡摔碎吧,這可望而不可及的故鄉(xiāng)親人的容顏,豈不是徒添悲情之物?而明眸里思鄉(xiāng)的淚水卻禁不住如斷線的珍珠串串瀉落,公主曾經(jīng)駐足的青海湖畔,據(jù)說河水從此嗚咽著倒向西流……
公元634年,那次歷史性的會面就這樣被載入了千秋史冊。在黃河之源的柏海,一個吐蕃英雄在暮色中騎著戰(zhàn)馬疾馳而來,一個大唐盛世的女子披著一路風塵漸次走近,這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相遇,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的相遇。時年25歲的一代贊普松贊干布為著心儀已久的大唐公主,不惜星夜兼程,千里迢迢趕赴柏海相迎。他鷹隼般有力的目光含著睿智,寬厚強健的體魄透著稱雄四方的威儀,而談吐之間流露的溫和與熱情又使他平添了一份儒雅。公主流盡了淚水的明眸在柏海的黃昏終于閃爍出一縷明媚的光亮,或許在歷盡了這一路跋涉的千辛萬苦之后,幸福的燈盞正在前面高掛著?
從長安到拉薩,走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無法想象最初的艱辛,這支龐大的人馬沿著地球的屋脊迤邐而行,漫長的孤旅幾乎穿越了整個亞洲大陸。
西藏的藏民終于迎來了他們美麗的王后,萬千條哈達把濃濃的敬意投向了公主。布達拉宮的朱門為這位大唐女子熱情地敞開著。這座足以稱雄于世界建筑之林的輝煌宮殿據(jù)說便是松贊干布當年為迎娶文成公主而營造的。具有雄才武略而又不乏溫婉細膩的一代贊普,還特意按唐朝的式樣和風格為公主修建了小昭寺,其正門正好面向東方的長安。1300年后的今天,當我屏息靜氣地側(cè)身入內(nèi),透過那疊積著歷史煙塵的曲折優(yōu)美的窗棱、反展如飛的大屋頂、對開的窄門、檐下的斗拱,還可依稀感受到贊普當年綿綿的愛意。我想,當年初到雪域的文成公主在那一刻是否驚疑夢回唐朝?對于一個至情至性的女人而言,還有什么比愛更能滋潤她的心靈,更能堅定她留下來的信念呢?吐蕃王沒法表達上蒼對自己的恩賜,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用戰(zhàn)馬馱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游走在吐蕃遼闊的疆域,讓公主感受大地的期待。在藏文化發(fā)源地的雅隆河畔,英雄細數(shù)藏文化的源遠流長,侃侃而談自己的遠大抱負,他坦陳了目前吐蓄亟待發(fā)展的林林總總,還談到了對漢文化由衷的向往……一代梟雄,卻心系蒼生;萬人之君,卻如此虛懷若谷。公主對英雄的愛意更添了深深的欽佩,還需要猶豫什么?這片百廢待興的土地正等待著自己的參與。
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佛像開始供奉在小昭寺,從此藏傳佛教的香火在西藏繚繞不絕,佛祖永恒的微笑澄明了一代又一代信徒的心靈。文成公主本身就是一盞文明的燈盞,文成公主入藏,陸續(xù)輸入了唐朝的冶金、家具制造、紡織、建筑、制陶、碾米、釀酒、造紙、制墨等技術(shù),至今日喀則的銅匠還奉文成公主為他們的祖師。她教他們耕翻土地,推行歷法:她把隨身帶來的醫(yī)書和醫(yī)療器械交給藏醫(yī),把佛經(jīng)佛像送給寺廟的喇嘛,把精致的手工藝品送給藏族姑娘;幽幽的酥油燈下,她親自為藏嫗傳授紡織、刺繡的手藝;為了更好地了解漢族文化,文成公主還力促贊普派遣吐蕃貴族的子弟前往唐朝攻讀漢文經(jīng)典著作;在桑耶寺的壁畫前,我還看見高貴的公主高挽著發(fā)髻,粗衣麻布,單膝跪地,右手指著面前的勘輿圖表,雙目凝神注視,利用陰陽五行法探測著大昭寺該坐落的方位。
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吐蕃的歷史從此迎來了一次規(guī)模頗大的漢文化輸入。經(jīng)年之后,松贊干布目睹他的王國正日復一日地發(fā)生著令人驚喜的變化:蠻荒的田園出現(xiàn)了縱橫的阡陌和交錯的溝渠,中原的谷種在雪域的土地上吐穗,唐卡、氆氌、氈墊等工藝品開始以吐蕃的名義揚名于天下。吐蕃的上層社會從此拋棄了住帳篷的習慣,改住房屋,貴族身上華麗的綢緞替代了原來單調(diào)的毛皮衣料。家家戶戶門前經(jīng)幡飄拂,室內(nèi)奶茶芬芳。佛堂之內(nèi)晨煙裊裊,開闊的田野上,美麗的麥子和青稞在風中搖曳……日子就這樣變得美麗和豐潤起來。當年纖弱的大唐公主已經(jīng)被高原的陽光浸潤得黝黑而壯實。與其說她是吐蕃國的王后,倒不如把她看作是一只吐絲的春繭,默默地向吐蕃大地奉獻著她廣博的愛意。在她的身后,離不開松贊干布緊緊相隨的身影和一往情深的目光。在21世紀的今天,站在當年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駐足流連過的雅隆河谷,我不止一次地想,在松贊干布戎馬倥傯的生涯中,有哪一次戰(zhàn)績比他成功地迎娶文成公主更為輝煌和顯赫呢?
只是,美好的日子總是來得太短。公元650年,吐蕃王朝的一代明君、唐朝的附馬都尉松贊干布,在與公主共度了十年琴瑟相諧的融洽歲月后,駕御西去。其時的吐蕃與大唐恰又狼煙四起,幸福的燈盞熄滅了,美好的愿望擋不住邊境已經(jīng)點燃的戰(zhàn)火。遙望東方,公主,你曾經(jīng)有過怎樣的愁腸百結(jié)?你為什么不
告假還鄉(xiāng),為什么還在苦苦守候?在走向你的途中,我曾經(jīng)一次又一次地追問你,然而在漸次了解你的過程中,我已經(jīng)慢慢地讀懂了你。是的,你注定只能這樣寂寞地堅守著。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留有你美好的回憶,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曾灑下你辛勞的汗水,英雄造福黎民的抱負還在,藏民的殷殷期盼猶存,這里長眠著你的愛人,而你已不僅僅是屬于大唐的公主,你是吐蕃王深愛的女人,是藏族人民敬重的王后,多少年來,你已經(jīng)把自己融入了拉薩平原博大、溫暖而有力的懷抱中……
在堅守了漫漫三十年的歲月之后,文成公主死在烽煙彌漫的吐蕃大唐對戰(zhàn)之時。那些淳樸善良的子民把她安葬在松贊干布的身邊。公主逝世后,吐蕃史書一反不記載后妃的死喪和葬儀的慣例,將文成公主載入史冊,以示對這位全身心為吐蕃人民謀福利的王后的懷念。公主的塑像和松贊干布、赤尊公主(松贊干布所娶的尼泊爾公主)一同被供奉在藏傳佛教各院的顯著位置上接受著萬民的朝拜。公主當年親自種植的楊柳,更有一代又一代的喇嘛輪流值班澆水,期望它永遠昂然挺立。公主的事跡從此走進了藏族的曲藝、詩歌和傳說中,成了一個永恒的神11300年后的今天,我游走在西藏大地上,似乎依然聽到流水在為她歌唱,山川在為她祝福,聽聽一首藏族民歌唱出的無限深情吧:
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
獅子進了大森林
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
西藏從此幸福太平
(樸記:公元七至九世紀期間,吐蕃第三代王赤祖贊德執(zhí)政,派遣使團赴唐請盟。公元708年,唐中宗的宗室女兒金城公主沿著當年文成公主走過的足跡出嫁吐蕃贊普棄隸縮贊。公元823年,吐蕃與大唐在拉薩大昭寺前設唐番會盟碑。雙方息戰(zhàn)言和,從此唐蕃紛爭基本結(jié)束。漢蕃情誼就這樣涓涓流淌了12個世紀……)
殷墟感懷
豫北的冬日并不寒冷,午后的斜陽軟軟地撫著人的臉。我來到西依太行、東接華北的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古都遺址——殷墟博物苑,厚重的殷商之風撲面吹來。殷墟博物苑的大門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宮廷園門,是殷商文化的標志。它座北向南,紅色框架式全木結(jié)構(gòu),造型是按甲骨文象形文字中“門”的構(gòu)形而設計的,三門并連,一字排開,中間大兩邊小,簡潔而大氣。梁柱上雕滿了饕餮紋、夔龍紋、蟬紋等商代紋飾,紅紅的底漆,墨黑的圖紋,透出莊重威嚴的古都氣勢。
殷墟規(guī)模巨大,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總面積2000多公頃,分為宮殿宗廟區(qū)、王陵區(qū)、族邑村落遺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及作坊區(qū)等。進人苑內(nèi),扁豆形、小扁蛋形的石子鋪滿地面,踩上去滑溜溜的,那些石子或許就是殷人踩過的。巨大的司母戊大銅鼎仿制品鼎立在鋪滿蛋形石子的廣場上,它高133厘米,口徑長79.2厘米,重875公斤,系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鼎,是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原件收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走過花壇是甲骨文展廳,展廳是一棟仿殷商的建筑物,每一根柱子都是按照遺址原來的柱基位置樹立起來的,體現(xiàn)了商代建筑物的特點——“茅茨土階”——即在高土臺上立起柱子,屋頂用厚厚的茅草鋪上,四面為重檐造型。專家說這是根據(jù)甲骨文里表示殿堂的“享”字、“高”字的象形及《周禮·考工記》中“殷人重屋……四阿重屋”的記載設計的??赡芫蛷哪菚r開始,皇宮高臺便成了皇權(quán)威嚴的象征。
博大燦爛的殷商文化悄無聲息地沉睡了3000多年,今日的殷墟博物苑僅是那時殷商都城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卻是古都城的中心地帶。1899年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中國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漢字在殷都誕生,目前出土的十多萬塊甲骨上已發(fā)現(xiàn)的單字約4500個。漢字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備,這表明甲骨文字是相當成熟的漢字。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一個顯赫的曾經(jīng)輝煌過的王朝逐漸在世人面前彰顯出來。
盤庚是商朝第20代國王,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即位時為了擺脫政治困境,緩和社會矛盾,重振朝綱,力排眾議,于公元前1300年遷都到水土肥美的北蒙(今安陽),在此定都達254年之久,傳了8代共12個王,直至紂王亂政亡國。盤庚在位28年,為以后的“武丁中興”奠定了穩(wěn)固的政治基礎和厚實的經(jīng)濟基礎。盤庚死后,弟小辛繼位,小辛死后,四弟小乙繼位,小乙死后,其子武丁繼位。武丁修政行德,勵精圖治,唯才是舉,也是一代明君,他起用了有文韜武略的奴隸出身的傅說為宰相,在傅說等人的輔助下,朝政秩序井然,國力迅速強盛,百姓豐衣足食,人丁甚是興旺。國家不斷強盛,武丁于是對經(jīng)常前來侵擾和掠奪的西北的土、羌等部落、江南的荊楚、西南的巴蜀等進行了狠狠打擊,開拓了疆土,擴大了勢力,國家呈現(xiàn)出空前的繁榮。他統(tǒng)治的59年間(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商朝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史稱“武丁中興”。《詩經(jīng)·商頌》中的《玄鳥》歌頌了武丁王開疆拓土的功績:“武丁孫子,武靡不勝。龍旗十乘,大糟是承。邦幾千里,唯民所止……”博物苑東北面有一條古老的河流清亮亮地在陽光下流淌,那是洹河。河岸的水草油油地在水里擺動,水鳥掠過河面來來回回地飛旋。3000多年的歲月己被這尋常的流水帶走,往日的輝煌看不到了,能看到的是如此的平靜和平常。武丁時代,洹河兩岸何等繁榮,達官顯貴、商賈工匠、黎民百姓來來往往。時斷時續(xù)的戰(zhàn)爭在遠離京城的地方爆發(fā),給殷都帶來的都是頻傳的捷報、戰(zhàn)利品、一隊隊的戰(zhàn)俘和凱旋歸來的獵獵旗幟。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歷史檔案庫”,班駁破損的文字中,婦好的名字出現(xiàn)了200次之多,她率領千軍萬馬出現(xiàn)于惡戰(zhàn)的沙場上;武丁出征,她代表國王主掌王朝大權(quán);她還代表商王出席重大的部落會盟。一年夏天,北方的土部侵襲,擄去了不少人畜,國王派大將讓湄迎戰(zhàn),雙方數(shù)日相持不下。國王十分焦急,婦好請纓助戰(zhàn),她迂回敵后突襲奇兵,一舉打敗敵人。在今河北邯鄲一帶,她曾指揮了當時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親率13000多人的軍隊攻打入侵的敵人,擊潰了敵人數(shù)萬將士的圍攻,大獲全勝。武丁前后立過3個王后,婦好是他的原配,她年輕美麗、大智大勇、戰(zhàn)功卓著,是武丁最為器重、信任并一生深愛著的女人。武丁任命她為軍事統(tǒng)帥、大祭司,把這個杰出的女流放在十分顯赫的位置上。武丁為了她的平安,經(jīng)常祭告上天與祖先保佑婦好,“請減去我的壽命,為婦好加壽”。他們似乎是前生的約定,天授的默契,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上,這是一對絕無僅有的帝王夫妻。可惜上天偏愛一代“天嬌”,婦好33歲的時候就被差遣去了。
婦好沒有葬在王陵,而是葬在王宮旁邊,墓上建有享堂,甲骨文里的卜辭稱其廟號為母辛宗,目前的廟是按原基址復原的。那時,每天上朝的百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婦好的享堂,都會由衷地行個注目禮。武丁退朝后常常在婦好的墓前留連,一代帝王的萬千思念彌散在歲月的風霜雨雪中。從1976年發(fā)掘的婦好墓看,武丁在辦理婦好的后事上,注入了他對婦好千寵百愛的情愫:墓內(nèi)的隨葬品共放置銅器、玉石器、骨牙器1900多件,貝6800多枚,青銅器210件,大都刻有“婦好”銘文,其中不少是極其罕見的青銅器珍品。尤其是兩件婦好大銅鉞,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是婦好生前擁有軍權(quán)的象征,也是婦好生前勇武超群的見證。
3300多年后的今日,我留連在這位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軍事家的墓前,想象著她當年的英姿,敬仰她的智勇,緬懷她的功績。婦好的墓道兩旁排列著漢白玉雕像,據(jù)說是按婦好墓出土的精美玉器放大仿雕的,有玉鳳、玉鳥、玉龍、玉虎、玉人合共58件,每一件都情態(tài)靈動,各具神韻。能為這位巾幗英雄守陵,它們是有幸的。在英姿颯爽的婦好塑像前,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禮,帶著走馬觀花的遺憾,作別了洹河和殷墟。